关注分层作业,激活初中数学课堂

2021-01-19 02:11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闵泽平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轴对称分层图形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闵泽平

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在设计作业时就要采取分层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布置针对性、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查漏补缺。下面我就从不同方面谈谈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数量分层,夯实巩固

分层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数量着手,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灵活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增减。其中,对于学困生,要尤其关注数量,不要过多,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为主,帮助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适当拓展。

例如,在教学“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可这样设计作业:基础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5 时,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后,为了完成配方,方程左右两边应同时加上多少?(2)解方程:①2x2-4x-2=0;②x2+x-2=0;③4x2-6x+2=0。这两个小题都比较基础,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主完成,因此就要提出正确率的要求,减少小错误。探索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3,第三边长是方程4x2-6x-1=0 的一个根,请问: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能马上给出回答,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笔算的空间,促进其思考。拔高题:将一根长为64cm 的铁丝剪成两段,要求将每段折成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是160cm2,请问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借助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能清楚地体会到自身的能力,并且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答题数量,以此获得充分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帮助其在练习中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因材施教,借助差异化的教学启发学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挖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产生学习兴趣,不断获得突破与提升。

有效的作业设计要看重内容,借助分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看到希望,即基础薄弱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中等生有上升的空间,优等生能不断挑战。以“分式方程的应用问题”教学为例,呈现问题: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负责维修一段道路,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甲需要24 小时,乙需要20 小时,丙需要16 小时,丁需要12 小时。请问:(1)如果按照原计划,这段路由4 个人一起维修,需要多少时间?(2)如果采取轮班制,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单独施工一小时,以此类推,直到维修完成,一共需要多长时间?(3)按照第(2)题的工作模式,应该如何设计轮班秩序,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更快完成?面对这3 个小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第(1)题是简单的计算问题,考查的是分式建模,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第(2)小题存在难度,面向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思考、解决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第(3)小题属于拓展题,难度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可鼓励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探究。

在内容上进行分层,就能充分体现“自由民主”,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让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主思考,以此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点拨。

三、形式分层,寓练于乐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擅长的智能,不可忽视。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关注形式分层,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元的练习平台,让其在丰富形式的作业中充分展现、自我挖掘,以此体会到学习乐趣,促进自身智力的发展。

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时,考虑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教师就可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1)判断题: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轴对称图形至少有1 条对称轴。( )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只要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就能迅速完成。(2)作图题:如图,请在网格内再画一个小圆,使得补画后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尽可能地给出多种画法。这一题虽然难度增加,但学生积极性很高,随手就能画出很多种,这时就要引导判断,提醒学生最终呈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拓展题:运用线段、角、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设计一个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自我介绍,比一比谁的作品有创意。在学生完成之后,就可邀请设计得好的学生上台展示,相互欣赏,围绕“轴对称图形”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由此,学生在多元的作业形式中就能发散思维、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科的实用性价值。此外,根据学生兴趣,还可邀请他们自主设计作业形式,以此调动积极性,激发其做作业的兴趣。

总之,“分层作业”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能动性,在练习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练习,在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实现自我突破,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轴对称分层图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轴对称》巩固练习
雨林的分层
“轴对称”复习点睛
分图形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