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

2021-01-19 02:11江苏省启东中学顾宴辉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平面运算

江苏省启东中学 顾宴辉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其一,非先天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获得,每一个学习个体均可能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应坚信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具备发展的潜能。

其二,与特定情境相关。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中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研究,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其三,借助外在行为表现。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内在的能力与品质不易被发现,也难以对其进行评价。对此,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中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外在行为的细化,希望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判断学生是否生成数学核心素养,也为教师指明了数学教学的方向。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路径

1.在数学概念定理的分析中生成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概念定理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在概念与定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引领学生从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观察中抽象出数学语言,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促进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生成。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例,若是采用概念定理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抽象出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定理,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几组图片,引领学生从图片的观察中发现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并抽象出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三种位置关系,引领学生从感知刺激过渡到理性思考,进一步思考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数学抽象素养的落实。

2.在数学活动的过程化中培养数学逻辑推理素养

逻辑推理素养生成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清晰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在经历观察、体验与内化中学会理性思考,从中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念。这里的理性思考主要是指推理与判断的思维活动,引领学生在推理与判断中认识到事物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参与中实现数学素养的主动建构。

如在《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讲述函数的概念,而是先组织学生回忆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知识,说一说初中数学中学习的函数定义是怎样的?你能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吗?让学生在回忆与举例中激活已知经验。接下来教师给出三个例子,鼓励学生从三个例子的推理中实现已知到新知的过渡,在知识迁移与函数概念的分析与推理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推导出其中存在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发展逻辑推理素养,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

3.在问题引导中生成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建模素养的生成需要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从数学视角发现、探究、验证、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还要在反复的推敲验证中不断改进数学模型,善于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

4.在数据统计计算中培养数学运算素养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数学运算素养的生成需要建立在学生充分掌握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并能够根据问题及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算,最终得出正确的运算结果。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显然,无论是数学运算素养还是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围绕数据实施,因此,数学教师在运算素养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据分析、计算、推断、归纳总结机会,让学生在数据的统计与计算中掌握运算的技巧,锻炼统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促进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找到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生成路径,以此促进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助力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平面运算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花生是谁的
真假借据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