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2021-01-19 04:02薛金良张晓余向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口瘘年龄段食管癌

薛金良 张晓 余向东

食管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1]。吻合口瘘是手术后最严重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平均约5%,病死率高达50%[2-3]。及早发现吻合口瘘并采取干预措施能减轻其带来的创伤。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反应炎症、创伤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及判断炎症和创伤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价值[4-5]。我们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前及术后7天CRP值的变化情况,探讨CRP对预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127例。纳入标准:(1)病人均经纤维胃镜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食管癌;(2)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3)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排除标准:病例资料不全;病人术前或术后合并冠心病、肺栓塞;术后单纯合并肺部感染[6]。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吻合口瘘将127例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吻合口瘘组),对照组90例(无吻合口瘘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发病部位、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病人术前、术后CRP水平比较

表3 年龄段之间的CRP对比分析(mg/L)

吻合口瘘诊断标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分为颈部吻合口瘘和胸内吻合口瘘。颈部发生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部皮肤出现红肿、皮下气肿及压痛,并可有腐臭脓液溢出,伴或不伴有发热,拆开颈部切口可见食物残渣、胃液等。颈部吻合口瘘根据病人的体征、临床症状等诊断不难。胸内吻合口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 、呼吸困难等;胸片、CT检查可见胸内包裹性积液或液气胸;行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如若见造影剂外溢可证实诊断[7]。

二.方法

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7天内的CRP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CRP预测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病人术后血清CRP水平变化:两组病人术后7天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组病人术前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4天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区别(P>0.05);观察组第5~7天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年龄段之间的C反应蛋白比较见表3。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对年龄进行分段,不同年龄段病人各个时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颈部吻合口瘘和胸腔吻合口瘘CRP水平比较见表4。结果显示,胸腔吻合口瘘和颈部吻合口瘘病人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胸腔吻合口瘘病人和颈部吻合口瘘之间CRP对比(mg/L)

5.术后CRP水平对食管吻合口瘘的预测诊断价值见图1。行ROC曲线分析显示,以57.05 mg/L 为临界值,术后第7天的CPR水平诊断吻合口瘘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0.9%,曲线下面积为 0.934。

图1 术后第7天CRP对吻合口瘘预测诊断价值的ROC分析

讨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按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瘘,术后1~3天为早期瘘, 4~14天为中期瘘, 2周以后发生的吻合口瘘为晚期瘘[8]。吻合口瘘是能够预防的[9],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操作的标准化及吻合器安全性的提升,由手术本身引起的早期吻合口瘘逐渐减少,大多数吻合口瘘出现时间较晚。如果在病人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以前就能够提前预测诊断吻合口瘘,将能缩短吻合口瘘的治愈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我们观察两组食管癌病人术前及术后7天内CRP的水平变化,探讨CRP在预测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很低,机体发生创伤或感染情况下,CRP含量可迅速升高,2~3天达峰值,创伤或感染被控制后,CRP则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且该指标不受性别、年龄、贫血等因素影响[10-11]。本研究中,食管癌病人术后血清CRP浓度迅速上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7天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其原因可能是 CRP作为反应机体炎症创伤的非特异性指标,手术后的应激状态或早期吻合口瘘的刺激使CRP水平升高[1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CRP水平在术后第4天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观察组在术后7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4天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7天观察组CRP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天后对照组创伤恢复,CPR逐渐下降,观察组由于吻合口瘘的刺激,CPR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食管癌病人术后4天后CRP持续升高,则应排除肺部感染、冠心病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对年龄段之间的CRP及颈部吻合口瘘和胸腔吻合口瘘之间的CRP进行分析。我们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对年龄进行分段,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在各个时点的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胸腔吻合口瘘病人和颈部吻合口瘘的CRP值无显著差异。与高云飞等[13]报道不一致。因为条件所限,不能每天给病人复查血液指标;并且受管床医生不同影响,复查血液指标时间不一致,造成数据缺失。

进一步应用ROC曲线对CRP预测吻合口瘘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CRP值57.05 mg/L作为截点值,术后第7天CRP 水平对预测食管吻合口瘘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0.9%,提示用CRP 作为预测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参考指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如果在临床中发现病人第7天CRP值仍高于上述水平,就要注意该病人可能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增加,应尽早给予干预措施以阻断吻合口瘘的发展。检测CRP简便、费用低,临床应用广泛。

食管癌术后7天的炎症指标检测稳定性高,并且能反映吻合口愈合的状况。一般认为,早期吻合口瘘与吻合的技术有关;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一次性吻合器的应用,早期瘘的发生率不断降低[14]。术后检测CPR值对食管吻合口瘘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在本研究中样本数量有限,所得结论尚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食管癌病人术后7天CRP水平在食管癌术后预测吻合口瘘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CRP水平升高不降的病人需要严密注意吻合口情况,及早发现,早治疗, 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15]。

猜你喜欢
口瘘年龄段食管癌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炎症相关指标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