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英语教师话语研究述评

2021-01-21 03:01熊丽瑶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师话语研究策略研究现状

熊丽瑶

摘要: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教师在第二语言(或外语)课堂上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教师话语在语言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学的媒介,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对教师话语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而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回顾了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和教师话语的研究历史、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及探讨了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策略。

关键词:教师话语;研究现状;研究策略

一、教师话语的研究历史

西方语言教学界,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系统、深入地观察、理解、研究课堂(West1955;Moskowitp1968;Flanders1970)。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不少学者己经开始对教师语言进行潜心研究,如Gales(1979),Henzel(1979)和Long(1983)等;Chaudron(1988)等语言学家又以比较模式为基础对教师话语进行了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涌现了大量描述和理解外语课堂的研究方法,更直接地展示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充分揭示了课堂交互的重要性(Allright1984;Eilis1990;Long1983)。与此同时,教师话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80年代末,教师语言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方面,并对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进行了类型分析(Long11983;Lang&Sap1983;Chaudro)1983等)。从Elis对Chaudron分析的教师话语特点的总结来看,教师话语的实证性研究多集中在语言特征.上,如话语量、语速、词汇、句法和语篇等(Elis1994582),同时还有研究者从内化与功能上入手,分析教师话语中的提问方式、交互调整特点及反馈方式(Pica&Long1986)。

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提倡进行“教师研究”(Wal-lace2000;Richards2000).系统研究二语课堂.对语言教学中的教师用语.教师行为有了更细致的研究充分揭示了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输入和课堂交互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师话语应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使他们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AlwrBht199;Ellis1990/1994;Nunan1991;Krashep1999等)。

研究英语教师课堂中的教师话语可以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汤燕喻、刘绍龙,2003:19)0教师如何有效调整自己语言决定了他们是否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同时也决定了他们能否引导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输出。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旨在探索教师话语的特征和采用适当的教师话语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换言之,就是在中国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师话语来促进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情况进行研究。

二、教师话语的国内研究现状

就英语教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国内与西方在外语教学研究上已逐渐接轨但我国的外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黄国文2000)。因而在外语教学研究上仍然重视语言习得心理和教学法研究而轻视实际课堂过程研究(杨雪燕2003).

这些年来,学者们研究最多的是教师话语中的语码转换。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母语和目标语的比例.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母语或目标语、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和语码转换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话语数量和类型教师话语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提问、反馈和纠错等方面。

本文查阅了近十年来中国主要外语类期刊,发现涉及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文章并不太多。国内对于教师话语的实证研究始发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赵晓红(1998),《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一文。该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二语习得的前沿并将之付诸于检验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极为迫切的问题,其结果让人触目惊心:一堂45分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师讲话时间占用了课堂时间的65~90。虽然该调查只是针对十几位教师中的8位,却也具有管中窥豹的意义,可以基本上反映国内英语课堂教学的大体情况以及普遍存在且迫切需要整改的问题。而在研究中她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理论探讨教师话语的利与弊,而是对教师话语进行细化、量化数据统计。如在研究教师的反馈时,赵晓红(1998)对教师的反馈量进行统计,从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或得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

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的转折点发生于1999年,王银泉(1999)在其文章中指出外语课堂教学上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外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其他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是有区别的,最大不同在于“教师话语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教学的媒介”,向国内业界正式引进了教师话语的研究论题。一些敏锐的研究者抓住契机将二语习得研究的重心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引向较为灵活而更具有生命力的教师话语研究。

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周星、周韵(2002)调查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话语,从量化的角度对课堂话语三段模式的各个阶段进行纵深、细化的调查与分析,如对引出语目中教师话语量在师生总量中的比例进行具体的数字统计分析。在研究教师反馈语目模式中,她们对反馈的不同形式先分类,再量化统计。如将反馈的不同形式细化为简单表扬、表扬加以点评和重复加以表扬等,然后对各种不同形式的反馈形式进行总量与百分比统计,用具体的数字辅助评价课堂反馈形式。与赵晓红(1998)的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而言,周星、周韵(2002)在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方面更为细化、深入。

此外,胡学文(2003)探讨了教师话语的功能及特征,认为在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流行趋势下,教师仍起着主导作用。徐英(2003)则就外语课堂教师礼貌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何安平(2003)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话语中的认知思维导向进行了探讨。汤燕瑜、刘绍忠(2003)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教师语言的功能。胡青球(2004)探讨和分析了教师提问技巧、提问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关系。刘家荣(2004)对英语口语课堂话语交际进行了个案研究,系统分析了口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话语形式和话语输出量、师生语句的类型和长度、师生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数量和比例、师生语码转换的类型、数量和功能,以及课堂语境中的话语权力分布、话语权力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指出教師在二语课堂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用目的语进行课堂交际的机会,让学生享有更多发言权和控制话轮转换的话语自主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口语输出的质和量。李秀莲(2004)在分析把握教师话语的礼貌性方面,指出英语课堂中存在的师生权力不均等、关系不平等等现象。所以教师须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礼貌性话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曾庆敏(2004)、周军平(2006)等揭示了只有注重提高话语输入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二语习得。赵晨(2005)在采集了30节英语课的语料,探讨三个不同水平课堂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语言错误选用纠正反馈语和这些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输出。咸修斌、孙晓丽(2007)在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上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话语差异很大;教材本身并不能决定课堂话语的特征,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即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话语也不完全具备自然谈话的特点。

三、国内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性与启示

Allwright&Bailey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控制学习者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在教师行动研究促使一线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尤其是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师话语。通过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笔者结合实际研究中的问题,认为要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师课堂话语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变课堂教师角色,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教学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得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认识到外语课堂是交际性的,教师话语对师生互动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内因,因而多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目的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師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宰者、灌输者,而是由原来的权威变成了管理者、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能够创设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真实的交际情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话语的运用要有计划性;②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帮助者和督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话语,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③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评估者。教师应了解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话语由易趋难表现在语速的快慢、用词量的多寡、表达结构的繁简以及语篇的难易上。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与传统的课堂控制者相比,教师本身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受到更大的挑战。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券师自身口语水平和外语教学理念水平

在在传统的课堂里,英语教师较注重语言知识、语法、句型等知识的讲授,只注重书本知识,而没有注意到把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没有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我国英语教师本身英语水平有限,且缺乏在职培训,有时缺乏有关英语教师教学新理念,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话语的有效性。林润清在一个调査中发现,受过系统训练、口语很好且釆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更好(转引自陈艳君,2004:145)0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高教师自己口语水平和相关外语教学理论水平显得至为关键。

(三)提高教师话语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心理学家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人大脑神经放松并且最能唤起参与者的兴趣,从而轻松自然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使用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的课堂话语。现在的教学理念基本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多釆用小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真实感受。这样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对话式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语言内容比语言形式更重要,语篇能力比句子层面上的语言能力发展更重要。除此之外,教师话语中还可安排一些游戏或活动,比如brain storming;riddle guessing; news report等。老师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去编造故事。在组句时釆用各种句型并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同时又品味到各自的故事和话语的许多精妙之处。再者,教师在课堂话语中偶尔注入一点幽默,如:笑话、趣味竞赛等等,同样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机会复习和巩固所学单词、句型等,这样将大大激发学生思维和交际的积极性。

(四)关注教师话语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影响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B.F.Brunner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使学生感到它值得学习”。Krashen(1982)指出,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以及焦虑程度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到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器官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如果学习者动机、自信心强,而焦虑程度低,那么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大,输入效果就好。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情感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内因,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少其挫折感和失败感,培养主动、开放的交际心理环境。因此,教师除了为学生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优秀教材外,还应在课堂上使用文化价值含量高的话语。事实上,语言与文化有机联系,只有把学习语言和学习文化结合起来才不会忽略语言的人际功能。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展现国外独特的社会风貌,使学生能在学习目的语国家文明的基础上,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在学习异国文化时,同母语文化进行感性比较,增强跨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教师话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讲授和语言示范的作用,教师话语在学的成长路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对于师生关系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为学生多提供用英语交流思想、表达信息的良好环境,使他们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应该关注课堂教师话语,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Review,by:,Gilbert,A.,&Jarvis.(1993).Focusonthelanguageclassroom:anintroductiontoclassroomresearchforlanguageteachersbydickallwright;kathleenm.bailey.ModernLanguageJournal.

[2]ChaudranÇSewndLanguageCAssyrianResearchkneadingandLeamng[M].CambridgeCUP1983.

[3]EllisRInstructadSecndLanguageAqu¡sition[M.OxfordBackwe]l1990.

[4]EllisRThes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vdOUP1994.

[5]FandersNAAnaVzjngTeacherBhav¡or[M].NYAeesjanWe_s]ey1970.

[6]LongMH&ÇJSapCassromForignerTalkDicourseFomsandFunctpnsOfTeachersQuestponsq11HW.Seli9&MHLongClassromOrientedResearchinSecondLanguageAcquisjtionMassNewburyHause1983268285.

[7]LarsenFreemanQDiscourseAna]YsjsinSewondLanguageResarch[q.Row]eyMass:NewburyHouse1980.

[8]WestMLeamingDRadaForegnLanguage[M].LondopLongnanPress1955.

[9]戴煒栋,李明调整语话语初探[J].外国语,1998(3):1-5.

[10]邓研祯。试论英语教师语言的特点和变异[J].文科教学探索,2003(8);29-31.

[11]郭宝菊.中学英语教师话语状况调查与分析[J][小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3):19-20.

[12]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9.

[13]胡学文.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J]小山东外语教学,2000(3):39-43.

[14]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2013(2):161-170.

[15]林琼.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109-110.

[16]兰卫东.TeacherTakandLeamerOPporuniq[J].中国英语教学,2014(2):7-10.

[17]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一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285-291

[18]李华.从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看国内教师话语的研究[J].外语界,2017(5);83-90

猜你喜欢
教师话语研究策略研究现状
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现状探析及对策思考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讲授课堂教师话语研究
国内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