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注释商榷

2021-01-21 03:01石会鹏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京口行政区域烽火

赵大鹏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2013年第二版,2018年6月第16次印刷)一书中,“宋词五首”选择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在注释“烽火扬州路”的时候,编者说“意思是扬州路一带燃遍金兵南侵的战火。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语文出版社,2018年6月第16次印刷,第197页)

“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没有错,是相当于现代的省。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1001年(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褒州二路。1020年(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1072年(熙宁五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1106年(崇宁五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1122年(宣和四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 1208年(嘉定元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但编者在注释“烽火扬州路”的时候加上对“路”的解释,等于是告诉学生“扬州省”燃遍了金兵南侵的战火。可是,南宋时候有“扬州路”吗?

其实,宋代的时候是没有“扬州路”的,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治所所在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省会城市。我们说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广州,但我们不会说“广州省”,淮南东路的首府治所是扬州,难道我们就可以说是“扬州路”吗?很显然,这样的注释是不够严谨的,很容易误导我们的学生。中职生的理解力原本就不是很强,这里加上对“路”的说明,只会让学生认为这里的“扬州路”指的是“扬州省”。而这样的理解很明显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沙灵娜译注的《宋词三百首全译》中在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注释中说:“扬州路,指淮南东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8页)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下册)中在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注释中说:“扬州路,指淮南东路,辖今江苏省北部、安徽省东北部一带,扬州为其首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按照沙灵娜和朱东润先生的注释,“扬州路”是运用了借代手法,用部分代整体,用首府所在地代称整个省辖区。这在表面上虽然说得通,但还是会让人产生我们是否可以用“广州省”代称“广东省”的疑问。

唐代的杜牧曾写過《赠别二首》,其中一首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也提到了“扬州路”。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卒于约公元852年;辛弃疾生于公元1140年,卒于公元1207年,杜牧比辛弃疾要早二三百年,他所生活的唐代是用“道”做行政区划名的,扬州所在的行政区域是淮南道,他不可能知道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朝代会用“路”作行政区划名,所以,他笔下的“扬州路”指的就是扬州城中繁华的十里长街。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常常出入青楼。后来他调离扬州之后还写过一首追忆扬州生活的诗——《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十里长街上有众多歌馆妓院,珠帘翠幕中有数不清的姝丽佳人。

到了南宋,金军主帅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这个时候昔日繁华的扬州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南归,至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到京口上任,正是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在南归之前,辛弃疾一直在烽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战争,亲眼目睹了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才会发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感叹。

由此,笔者认为,“烽火扬州路”一句,辛弃疾使用了杜牧的典故,通过昔日的扬州繁花似锦,如今却硝烟弥漫,有昔盛今衰之感。同时,这里的“路”并不是在说宋代的省级行政区域名,而是实指扬州城里的道路,意思说成“当年在扬州的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硝烟”会更贴切一点。

作者简介:石会鹏,1984年生,河南襄城县人,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暨南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

猜你喜欢
京口行政区域烽火
烽火瞬息
京口驿的回忆
行政区域微界线的精细与割裂
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学术与政治:民初中国地学会的行政区域研究
烽火服务器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地级市及市辖区职责划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