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实践举措分析

2021-01-21 05:29涂利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重要性分析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涂利

摘要:就现阶段而言,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入,我国愈来愈重视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与正确三观的形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经历,通过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并着重论述了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举措,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分析;整合策略探究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在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诸多漏洞与积弊,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1]。小学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目理论学科的知识输入教育,还应该不断提升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作为班级的协调调度者与教学引导者的小学班主任,必须肩负起“学生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进而推动学生的个人的道德素质、人格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班主任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在后天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情感认知,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信任度,也让他们能够愿意付出真心去相信旁人。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学生应当以正向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来实现个人的规划成长,敢于批判自己,敢于直视困难,始终保持其个人发展的独立性,也能够融入到整体氛围之中,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个人成长。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人格素养的有效提升,从而形成正向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让学生以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改善以往悲观以及怨天尤人的处世态度。

二、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举措

(一)正确引导,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班主任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动力支持。在组织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可采取赏识教育以及鼓励教育方式,让师生在互相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构建稳定的师生关系,为后续工作环节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小学德育教师还应该学会欣赏、关爱、尊重、包容、鼓励学生,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要求教师尽量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学生的时候,由内而外地发出对学生的喜爱和赞赏,去了解每一個孩子值得被关爱的地方,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师爱心的发散,还能够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而在沟通当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完善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正向效用。

(二)创新德育教育理念及方法

当前小学教育工作当中应该结合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及方法,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当中,应当发挥教育者、引航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良性发展。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从而引发学生对于道德的思考与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2]。比如说,结合小学语文六年级(部编部)“开国大典”这一课题教学内容,班主任可以在课下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纪录片或电影桥段,通过观影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其对于道德的理解与认知,并撰写观后感。还可以在教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的时候,在课堂上播放环境保护相关的公益片,启发学生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家校共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校园与学生的原生家庭作为教育引导学生的两大核心阵地,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心发展状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其次,家长作为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见证者,对儿童的喜好、个性、习惯、特点以及学生身上存在的陋习非常熟悉;除此之外,老师可通过家长的实际反馈以及家教情况更为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喜好特点、性格缺陷等实际状况。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教育都十分重要,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3]。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组织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不能单方面强调学生的学校教育,而应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并开展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活动,提高家校共育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中,在组织、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家长会、亲子互动、家长开放日、家校同行活动等多种方式予以实施。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组织实践德育教育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带领学生走近科学,开展家校同行活动,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要想真正有效组织并开展家校同行活动,首先,应该始终秉承“自愿参加”的原则;其次,在活动开展之前,老师应与学生家长共同拟定出行规划、制定活动教学目标,并对任务予以明确分工。如:在温暖的春天郊游赏花,在春光中记录儿童的欢声笑语;在丰收的秋季,去果园摘水果、农作物,让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来由与涵义,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与劳动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应该自觉承担起班级管理者的职责,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务必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德行操守,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人格素养。展望未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当重视赏识教育,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及方法,从而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豪,赵利辛,王石杰,郭美娜.现阶段我国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探究[J].教育与文化期刊,2020,014(033):101-102.

[2]尹聪达,赵思雨,张玉芳,梁博浩.刍议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实践举措[J].新形势下教学观念汇集,2019,021(089):451-452.

[3]王伟志,木雅.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实践举措分析[J].新课程.小学教学管理,2020(12):34-36.

猜你喜欢
重要性分析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实际性运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浅谈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