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路径探析

2021-01-21 18:00姜瑜芳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

姜瑜芳

摘要:听障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众,由于其听不到生活中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对于舞蹈学习的难度更比普通人要大的多,并且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听障学生的视觉以及感官却是非常灵敏,对于舞蹈热情和追求比正常学生要高,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青情况,根据学生特征利用意境教学方式,为学生传达舞蹈所蕴含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舞蹈素养,通过舞蹈来增强听障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关键词: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

引言:

舞蹈作品当中都蕴含着创作人员和舞者的情感,展现着创作人员的审美和综合素养,为使听障学生能够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情感,通过这些情感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人格,感受到舞蹈艺术美。教师要掌握学生所具有的闪光点,让这些闪光点成为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并利用学生想象力强的特征在课堂中创造出各种舞蹈意境,让听障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意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一、创造生态舞蹈意境

听障学生相对较为特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部分听障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卑感会逐渐强烈,可能会出现不与人交谈、抑郁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中,要根据听障学生心理特征,为学生构建健康、积极的生态意境,通过舞蹈教学改变学生心理。舞蹈主要是人们用优美动作来表现出的一种艺术,人们将各种动作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舞段或者舞句,将大自然当中某种生态的特征形象、直观展示出来,非常优化、生动。教师要把握住舞蹈的这种特征,发挥出舞蹈得天独厚优势,以此来为学生展开舞蹈教学,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舞蹈艺术当中[1]。例如:在教学音乐剧“池塘的春天”时,这一舞蹈主要就是让学生表演各种动作,构建一幅春天场景,如鱼儿在水中游荡、小鸟张开了双翅、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动物们在嬉戏玩闹,这些迹象和动物特征非常相像,利用这些特征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景象。不过在后续表演当中会出现一些学生所讨厌的动物,教师可利用各种小情境来改变学生认知,如小鸟宝宝在等鸟妈妈过程中出现一只老鼠想将他们吃掉,这时身后的蛇发现了老鼠,并上前将其吃掉,使鸟儿避免了一场灾害。通过这种舞蹈表演让学生明白自然当中的动物都有其存在意义,这也就是生态环境的规律,人们也一样在生活中也需要遵循相应自然规律。

此外,在指导听障学生学习舞蹈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利用情感意境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舞蹈动作能够与情感充分融合,充分展现出舞蹈精髓。例如:让学生闭上双眼,来想象一下人类的起源发展过程,在学生脑海中会逐渐浮现出人类发展的历程,让其慢慢体会和感受,逐渐就会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通过不断循环、由小到强发展至此的,身为现代社会的人类,自身还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只要不断学习和努力势必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学生情感意识被激发之后,其对于舞蹈的了解也将更加深入,在舞蹈当中能够融入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新鲜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创造情态意境

听障学生在孩童时期内心世界是纯净的、清澈的,他们的世界简单且单调,用最为普通的动作就能够将自身感情表现出来,这也是听障学生舞蹈表演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虽然听障学生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生活和成长空间非常有限,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限制,使其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看待事物的纯真,让其精神获得满足,增强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观察力的提升。例如:在表演《爱的音符》这一音乐剧时,其讲述的是一位双目失明女孩,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挚爱的亲人,变得越来越消极,后来在同学以及老师鼓励和帮助下,女孩逐渐振作起来,重新获取了对生活充满了向往的故事[2]。这种舞蹈对于听障学生的冲击力较大,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表演也会更加的真实,对其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听障学生从中能够感受到普通学生无法感受到的生活气息,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心态。

听障学生在表演舞蹈过程中,因为不能听到音乐,而舞蹈在音乐加持下人们才能更好体会到舞蹈所具有的内涵,这也就导致学生情感表现非常困难,需要教師在教学中耐心启发学生、指导学生,认真对舞蹈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听障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明白舞蹈动作产生根本原因,做到因情而舞。例如:《黄土黄》作为残疾艺术团代表性作品,艺术团为加深听障演员对黄土的热爱,曾带领听障演员前往黄土高原体验和感受舞蹈所蕴含的情感,这也使得听障舞蹈演员将这一段舞蹈动作所蕴含的情感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也可合理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表演舞蹈时传达情感,感受舞蹈意境。

三、创造心态意境

听障学生对外界的了解相对于普通学生较为缺乏,对于心理情绪不能很好的管控,各种动态的情绪在生活和学习中会不加修饰表现出来,这些情绪有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可能是低沉消极的。要想使这种消极的心态得到解决,就需要教师根据听障学生实际情况,利用舞蹈表演来将这些问题向学生反映,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也能够展开自我反省。例如:教师可根据舞蹈学生妈妈不在家的日子,来为学生打造舞蹈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当中随心所欲,将自己想做的事情表演出来,如有些学生表演的是在课堂中光明正大睡觉,还有学生表演偷拿钱财,购买零食,并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3]。教师可仔细观察学生表演情况,根据表演内容来分析自己教育的不足之处,深入了解学生,利用舞蹈来与学生进行心灵层面接触,解决学生心态问题,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这也是为听障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4]。不过在实际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之间差异,选择针对性教育方法,发挥出舞蹈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帮助听障生掌握节奏律动,提升生活自信,扩大交际范围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由于听障学生的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听障学生在展开舞蹈表演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几乎没有,很难将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但是听障学生有着纯洁的心灵和真实情感,其能够用自己真正情感来演绎舞蹈[5]。教师需要根据听障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听障学生自身的优势,加上利用意境来感染学生,创新舞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舞蹈工具,引导并鼓舞学生掌握合适的舞蹈学习方法,让舞蹈表演成为帮助学生的手段和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改善学生的体态缺陷,使学生感受到艺术魅力,让每位听障学生都能够从舞蹈当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获取新的生活目标,获得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听障学生的身心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苗. 听障大学生舞蹈教学优化策略[J]. 艺术评鉴,2019(18):137-138.

[2]李苗苗. 舞蹈训练对听障群体的身心影响[J]. 戏剧之家,2018(6):121.

[3]张敏. 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路径探析[J]. 东西南北:教育,2020(12):162.

[4]韩卓君. 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路径探析[J]. 好家长,2016(20).

[5]黄露斯.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策略的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3(4):89-92.

[6]张敏. 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路径探析[J]. 东西南北:教育,2020(12):0162.

猜你喜欢
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
春色满园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朵花的意境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