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21-01-21 20:29万李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程思政

万李

摘要:在高等职业学校中,体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体育成绩也被列为高职计算成绩的分数之一,作为教学指标的一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还是有不足的,所以,在目前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对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也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四有”青年的重要课程之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体育课;教育改革

1、前言

近些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改革,也十分重要。国家主席指出,对于思修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把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融入教育的每个关键环节。在高职学校的教改中,体育课程改革也需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探索新的授课模式,寻找改革思路,让思修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来。

2、体育课程引用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1课程思政意义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在体育教学中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的教学有机结合,并且通过教学组的组织和方法创新以及内容方面的创作和优化来确定的,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

2.2十九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党中央在十九大中提出,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贯彻落实在各个学科中,高校应当首先明确自身的实际需求,各个学科同时推进,实现学科知识教育、常识的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齐头并进[1]。针对十九大的这一要求,高职学校的体育课也应该注意做出教育改革和调整,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理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3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课中的课程思政理念渗透,更能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这一学科的联系,结合课程实际有需要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培养人才。

3、目前课程结合新视角的难点

3.1教师思政教育素质不足

学校在招聘体育老师时可能更注重运动技能和体能方面,而思政教育方面的素质不够。在新要求下,学校需要对体育老师进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培训,以加强体育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

3.2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和教研组需要有计划的调整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止偏重于体能和体育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忽略德育要求。

3.3教学方法问题

整个体育教学组的方法需要创新,过去的课程中两成课时在进行放松运动,技能教授和训练大概占五成,而剩余时间都在自由活动[2]。这种方式下,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平平,身体素质和德育素质也不能很好的提高。

3.4资源利用和教学评价体系问题

体育课授课采用普通的演示教学,没有运用到先进教学手段,学生不能更直观的获得技能知识,也不利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对于课程成绩的评价结果过于单一,只是针对出勤和体育技能成绩来进行评估,忽略了体育精神等德育方面的评估体系。

4、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课程改革

4.1爱国主义精神和价值观培养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打好基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学好任何一项运动。专业也是一门技能。高职院校通过为学生提供许多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实现爱心奉献精神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和老师要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改革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为最终目标,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

体育本身具有非凡的斗志,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力。例如,在中长距离比赛中,如果学生有气喘、胸闷等“极端现象”,但学生仍坚持继续比赛,既能实现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又能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但是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延伸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将团队合作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校的体育教学也可以通过设置“职场模拟”场景,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得到锻炼,并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学生专业设置不同的运动训练。如汽车、船舶维修专业的学生要注意自身力量和素质训练,开展开放式体育锻炼。搬运重物、滚动轮胎等运动;对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注意手指的柔韧性和控制能力,设置台球、弹力握力等体育锻炼。对于光伏发电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触觉敏感度和救援能力,提供羽毛球、篮球等运动训练。对商务和酒店专业的学生,​​注意姿势和姿势训练,并提供身体和礼仪练习。对工程测量和地质专业的学生,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开设登山、攀岩等体育项目[4]。

4.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首先“思政课”在知识教学中实现价值取向,选择和把握机遇,将思政因素融入教学环节。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教师的言行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负责、敬业、技术娴熟的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教师学习制度,鼓励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享受,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实施,学校可以准备相应设备,为教师提供更完善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获取知识。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和课堂“思政课”的发展,教师要继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水平,建立正确价值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和体能,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特定的思想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思想。

通过完善相关内容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促进学习进步和思想修养;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教学目标。提供新学校效应数据,帮助学校领导制定更好的教學计划,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的完美结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学校和教研组的老师可以通过会议上的讨论和党的指导精神。,指定更好的教材和书籍,帮助教师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专业课与思政课融合的第一步是探索和把握各学科思政资源的教育目标,挖掘各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及思政内容教学资源。总结和探索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因素,通过实践故事、案例、交流、讨论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在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熟悉、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思考、交流和锻炼

5、结束语

综上,教改随着我国教育水平提高而不断深化,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也需要改革,从学生的身心健康两方面出发,探析“课程思政”这一理论的内容,发现课程思政与体育课教改二者之间的联系。比如说运用这一视角来改良教学手段、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相关的职业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教改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经帅, 张敏. 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 教育研究, 2021, 4(1):20-21.

[2]邱欣.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讨[J]. 广西教育, 2021(11):3.

[3]杨书龙. 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校本化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3):2.

[4]陈国松.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 消费导刊, 2020.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