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电影配乐《红色小提琴》

2021-01-21 20:29高婧王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高婧 王潇

摘要:小提琴协奏曲《红色小提琴》是由2003年上映的电影《红色小提琴》中的配乐改编而来。这部电影围绕着一把历经300多年历史的红色小提琴展开,这部作品的配乐在极大程度上烘托和渲染了电影的情感,由于电影配乐的使用赋予了这部电影浓烈的感情色彩。这部电影的导演在创作这部电影时曾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去寻找有关红色小提琴的音乐故事,并整理了有关与红色小提琴的音乐故事,并分了不同的时期归纳整理,并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进行了很详细的记录,最后使用所整理的音乐素材用来指导这部电影的创作。作曲家约翰·克里格亚诺担任了这部电影配乐的作曲,最终的结果使这部电影配乐非常成功的,并于 2000 年获得奥斯卡的最佳音乐创作奖的殊荣,而这部电影配乐的成功也使这部电影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关键词:红色小提琴;电影配乐;小提琴协奏曲

一、序言

在这部《红色小提琴》的电影中,它的故事主线是围绕一把把红色的小提琴展开而来的。这把红色的小提琴在17世纪诞生于西方,并在此后的300年中辗转世界的各个地方,并在这不同的时期经手不同的主人。由这把红色的小提琴为主线展开了电影的叙述,并见证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影配乐也随着电影的发展进行多次的变化为了适应电影的发展。本论文将从音乐艺术对于电影主题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赏析。

二、音乐艺术对于主题的深化作用

电影《红色小提琴》中的音乐围绕着电影的主题进行了很多的创作,但其音乐的动机一直是同一个音乐动机变化发展而来的。这部电影的音乐赋予了红色小提琴不同于寻常的意义,同时这部作品中的音乐是这部电影中的灵魂。电影《红色小提琴》的主题音乐是一首具有古典主义时代色彩又不失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部作品,同时又使用了现代作曲技法,使音乐极具现代性又不失其音乐的根基。这部电影的音乐营造出了一种非常凄美柔情的感觉,同时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是极具丰富的感情的。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的转换以及每一段故事的启示都由音乐作为连接,在使用同一音乐动机的基础上不断地引申发展,巧妙地引入下一段故事。并且在不同的故事中,音乐使用了不同的变奏手法,以适应电影的发展。在电影的画面与电影的配乐中导演以及作曲家对此有着极其完美的配合,使得影片在镜头与音乐方面都做到了首尾呼应,而音乐也进一步的对电影主题思想进行了加深。电影《红色小提琴》中的音乐与电影画面完美的配合也促使这部电影的成功上映,也使得这部电影的音乐有着极具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部电影也体现了导演在故事情节上巧妙的构思,而音乐也在这部电影中也扮演则极为重要的角色,也充分发挥了音乐极高的艺术价值,为观影者讲述了一部有关一把红色小提琴的感人故事,在电影中音乐的发展对于电影主题的深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影 《红色小提琴》中伴随着电影镜头不断的切换,以及新故事的出现,电影的配乐也随之改变。这部电影中的音乐有时婉转凄美,有时激昂崩进,有时宁静安详。小提琴在和它不同的主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在一幕一幕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部电影在其音乐的指导下,并伴随着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这部电影完成了在时间上巨大的跨度,并将和小提琴有关联的故事依次为观众进行呈现。也因此这部电影的配乐对于电影的主题思想深化和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部电影中的音乐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故事发展,为电影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以及渲染气氛的作用,使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这部电影与音乐的融合使得这部电影得到了很高的成就,而音乐自身的力量也使得这部电影中的音乐在音乐作品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电影音乐《红色小提琴》的创作手法

电影《红色小提琴》的创作是由作曲家约翰·克里格亚诺担任,其不仅熟知古典音乐的作曲技法,由广纳吸收现代作曲技法,并将二者完美的揉和。使其创作的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作曲家在创作此音乐时不限于某一种创作技法,而是广纳吸收各种创作技法,对于传统和现代做到了兼收并蓄。音乐在结构上使用了变奏的曲式结构、回旋的曲式结构、三部的曲式结构等。在音高组织上使用了音程序列、核心材料、十二音序列等。在小提琴演奏技法這个方面使用到了单音演奏技术、多音演奏技术、现代演奏技术、小提琴与乐队对答等。使音乐具有极强的交替性以及强烈的色彩对比,使音乐具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引导着这部电影中故事的发展。

四、结论

根据电影内容的需要,作曲家选择了适合电影发展的音乐创作手法对电影中的音乐进行创作,作曲家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音乐风格相融合,体现出了新时代个人鲜明特征,并与电影故事情节交相辉映。正如作曲家自己所说过的那样,不管是什么样的音乐形式都只能作为一种创作的素材,而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任何一种创作手法,我们应该在音乐的创作中不受于任何一种创作技法,也不应该追随任何的创作技法,而是应该广泛地吸收各种流派以及各种不同的创作技法,并且应该以一种极具个性的方式来呈现。而这部作品的作曲家正是秉承这种创作理念,因此它的作品才会得所有人的欣赏。而这部音乐作品的成功也使这部电影作品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马宝艳. 小提琴的旅行———电影《红色小提琴》音乐赏析 【J】. 电影文学,2007( 24) .

【2】雷兴明. 红色浪漫的启迪———约翰·科里利亚诺《红色小提琴———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恰空》的创作技术途径【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 02) .

【3】杜乡. 影片《红色小提琴》中音乐家的原型分析【J】. 电影文学,2008( 07) .

【4】戴定澄.红色小提琴“温暖而高雅”【J】.音乐周报,2004.

【5】雷兴明.红色浪漫的启迪——约翰·科里利亚诺《红色小提琴—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恰空》的技术传作途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

【6】费鹏.约翰·科里利亚诺小提琴协奏曲《红色小提琴》创作技法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6

作者简介:高婧(1998-),女,河南省郑州市,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