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无信仰宗教观成因探究

2021-01-21 03:20宋炎睿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

宋炎睿

摘要:日本人多数认为自己无宗教信仰,但却每年都会参加与宗教有关的活动,其成因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日本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介绍,和从“religion”到“宗教”一词翻译演变的流程进行总结,结合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探究日本近现代无信仰宗教观念的形成与现状。

关键词:宗教观念;日本文化;拟态环境

日本是一个宗教信仰众多的国家,对其民俗宗教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日本的宗教信仰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崇尚多神、信奉万物有灵且多为祈福纳祥。[1]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与追求虚幻的幸福不同,反而更加追求当下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了解日本的宗教观,对于理解日本文学和艺术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日本人是“无信仰者”

根据日本文化厅2020年发布的《宗教年鉴》中对信教人数的统计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日本全国共有183,107,772位信教者,其总数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表明日本人中有部分信仰两种或以上宗教。日本官方将宗教分为神道系、佛教系、基督教系及其他教系四种大类,其中神道系和佛教系占比最高,分别为48.6%和46.3%,其人数均超过8000万人次。[2]

但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有关“宗教”认知的调查,被试者为日本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出的2400位18岁以上的一般人。在“你是否信仰某一宗教”一问中,有31%的人回答了佛教,3%的人回答了神道系宗教,但共有62%的人回答“我没有信仰宗教”。但同样在NHK放送文化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显示,每年至少会参加神宫活动若干次的被试者占比78%。[3]

那么,这些数据的矛盾点就在于,日本人对于宗教和宗教行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在文化厅的官方调查中,将求神拜佛的行为归纳到“信仰宗教”中,但日本人本身的认知中,参加寺庙活动和风俗祭典却并不是信仰宗教的代名词,而是日常生活中就会参加的,非常普通的行为。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分别是宗教理解、官方政策和外部影响。

(1)宗教理解

虽然如今在我们的理解中,佛教是从属于宗教的一个概念,但在日本人的历史观念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宗教是从属于佛教的,这与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点有关。如前文所述,日本三种主要的宗教信仰分别为神道系、佛教系和基督教系。关于佛教,日本学界普遍认为佛教是经由中国、朝鲜的路径传入日本的,在奈良时代(710-794年)和镰仓时代(1185-1333年),从日本来到中国学习的僧人把佛教知识带回日本,之后,日本人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佛教。但在同时期,神道系宗教卻并没有明确的创始人和教理体系,这也就意味着缺乏最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基督教系在整个江户时代都是被官方命令禁止的,直到明治初期才有所松动。这就为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创造了环境,而日本的佛教作为历史时期上唯一一个有明确知识体系的教派,在长时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宗教从属于佛教的认知。[4]

从另一方面看,“宗教”是由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词语,“宗”是佛教用语中对“核心真理”的代指,而“教”则是教授和传授的含义,因此,在日语语境下,对“宗教”一词最早的理解就是“传授道理、讲授知识”,是作为一个词组理解的,而并非我们如今对于宗教一词的定义。在日本将“宗教”的含义进行演化转变的时间节点,是在明治时期。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人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也因之引入了“religion”一词,但在翻译单词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很多困难。在“宗门”“宗旨”等词已经被使用的情况下,日本学者保留“宗”作为“核心真理”的最原始含义,选择“教”作为“教化”的含义,与彼时明治维新的大背景相贴合,最终把“religion”翻译为“宗教”一词。[5]在这种翻译基础上,加之基督教在日本的解禁,宗教逐渐演化成为如今对西方“religion”的解释,而佛教、基督教和其他诸教也并入宗教,被共同作为平等的部分对待。这种语义上的定义首先形成了日本人对于“宗教”的理解,也就是,包含佛教、基督教和其他诸教在内的,有一定信仰的社会意识形态。

(2)官方政策

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官方放松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禁令,这也使得基督教等宗教在日本获得了发展空间。但当时的日本官方把两种情况命令排除在外,不算做“宗教信仰自由”的范畴。其中第一种就是“神道教系信仰”,官方认为神道信仰并不是“宗教”,而是全体国民都应当尊崇的东西,并且规定参拜神宫和其他相关活动被认定不属于宗教行为,这在当时被称为“神道非宗教论”。而第二种则是把民间民俗信仰排除在外,此处的民间民俗信仰有一部分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了重组,并被当时的官方认证为宗教,但其余部分的民间民俗信仰则被盖章为“封建迷信”,认为是不应当存在的东西。[5]

这样两种例外,就导致一般民众对于宗教的认知更进一步。平常参加的祭典和相关活动都不算是宗教活动,一些民间信仰活动也被官方严令禁止。这也就是为什么前述NHK的调查报告中会出现大多数人都会参加神宫活动,但同时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没有信仰宗教”了。

(3)外部影响

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认为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中产生的虚拟信息环境,其并不是完全反映真实客观世界的,而是大众媒体将信息进行加工和选择后向大众提供的环境。基于以上理论同样可以对日本人宗教观的形成进行解释。[6]

首先,近现代日本的艺术作品、文学创作等对宗教活动的属性进行了弱化,更强调“日本特色的文化活动”而并非“宗教活动”。举例来说,圣地巡礼原本是历史上农民为了朝圣而进行的长距离、长时间的旅行活动,其本身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农民进行艰苦的旅行多是为了祈求农业活动风调雨顺。而如今,伴随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圣地巡礼的宗教色彩被不断弱化,而成为了一种二次元文化符号。ACG爱好者会通过实地打卡、还原作品场景等行为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同样的还有参加神宫活动等行为,这些曾经与神道教系紧密结合的活动,被媒体不断添加日本的风物诗、日本的特色文化等标签,最终淡化了宗教活动的宗教属性,而成为一种文化活动。

其次,大众媒体对不正当宗教活动的报道降低了对宗教的一般认知。不论是传统宗教还是新教派,如果教派循规蹈矩,那么这类宗教活动完全不会被报道出来;反之,如果进行了不正当,甚至不合法的宗教活动,那么该宗教团体就会被大众媒体广泛报道,因而被大众所知晓。长时间接触负面的报道,也会影响大众对一般宗教概念的认知,也因此产生想要远离宗教和任何与宗教相关的一切的想法,最终造成一般民众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的局面。

任何文化现象的形成都绝非一朝一夕,日本人对于宗教的无信仰观念背后也有其深远的历史因素和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对于这种无信仰的宗教观究竟利弊如何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如今日本社会青年群体的迷茫和冷漠已经给这种状态敲响了警钟。日本财团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针对17-19岁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仅有9.6%日本青少年认为国家会逐渐变好,同时仅有18.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可以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但同时针对中国同年龄层青少年的报告却显示,有96.2%的中国青少年认为中国会越来越好,同時6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7]人并不一定需要信仰宗教,但应当有自己明确的精神信仰,这不仅是指导个人人生的指南,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积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常梦菂. 从日语谚语看日本的民俗宗教观[D].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年.

2. 日本文化厅. 宗教年鉴(2020年版)[R]. 日本:日本文部科学省, 2020年.

3. 小林利行. 日本人的宗教仪式与行动变化解读[R]. 日本东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 2019年.

4. 竹村牧男.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与佛教[C]. //国际井上圆了研究, 日本东京: 日本东洋大学, 2015年:136-138.

5. 岩田文昭. 你需要了解的日本宗教[M]. 1. 日本:密涅瓦书房, 2020年 :5-6.

6. Project Gutenberg. Public Opinion [EB/OL]. 2014[2021.11.2]. https://gutenberg.org/cache/epub/6456/pg6456.html.

7.日本财团. 18岁意识调查:对国家和社会的态度调查(完整版)[R]. 日本:日本财团, 2019年.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与日语日常会话的共生
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征看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治愈系现象学分析
日语寒暄语背后的文化解析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