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

2021-01-21 04:20李舒婷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群众舞蹈

李舒婷

摘要:群众舞蹈是一种群众性的舞蹈文化活动,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宣传教化、精神调剂、团结凝聚等功能。

关键词:群众舞蹈;社会效能;宣传教化;精神调剂;团结凝聚

群众舞蹈是一种群众性的舞蹈文化活动,它具有自娱性、群体性、随意性、季节性等多种特征,融多层次、多元化、融普及与提高、雅与俗为一体。群众舞蹈具有宣传教化、精神调剂、团结凝聚等社会功能。

一、宣传教化功能

宣传教化功能是指通过群众舞蹈的传播产生感化育人的效能。群众舞蹈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参与群众舞蹈活动,会受到渗透其间的思想倾向性影响和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从而自觉选择行为取向,情操得到陶冶,道德观、价值观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一)传播效能

传播效能是指群众舞蹈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能在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思想和观念的传递方面产生影响。群众舞蹈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信源,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具有独立性和差异性,通过群众舞蹈活动,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交流,思想与观念也在相互碰撞,实现有效传播,这种传播呈现双向性、丰富性、迅速性、扩散性等特点。每一位参与者首先是获取,在获取的过程中心理、思想等会不知不觉地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然后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获得的信息、思想和观念传播给他人,对其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陶冶性情和规范行为效能

群众舞蹈对参与者的性格、思想、情操、修养等方面能产生影响。群众舞蹈将舞蹈的娱乐属性与社会价值及人的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群众舞蹈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进而对参与者发挥影响。一方面,参与者通过娱乐审美,或感悟人生道理,或陶冶情操,或净化心灵等,不知不觉中,参与者的性格、情操、品德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群众舞蹈使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准则的规范。道德、法律、文化和习惯等渗透在群众舞蹈活动的内容,对参与者发生规范行为的效能。群众舞蹈要达到良好的、积极的传播效能、陶冶性情和规范行为效能,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内容健康;娱乐与审美有机结合;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融为一体。

二、精神调剂功能

精神调剂作用指的是群众舞蹈在调控参与者的意识和一般心理状态方面所产生的效能。群众在自发自觉参与群众舞蹈活动的过程中,会对自身的价值、才能、修养、财富、感知能力和情感倾向等状况进行自我关照、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并由此带来自身情感、想象、意志和愿望的稳定或变化,从而发挥精神上的调控和互补作用。

(一)娱乐休息效能

人们参与群众舞蹈活动,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积极性的休息。从生理角度讲,人必须劳逸结合,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各项机能;从心理意义上说,人的精神需要张弛有度,才能使人的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状态。休息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积极性休息与消极性休息。积极性休息能使人的外周感官感觉冲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工作和劳动。娱乐休息伴随劳动而生,并贯穿人类生活的全过程,以群众舞蹈等娱乐方式表现出来,即使有些活动带有宗教色彩——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愉悦“神灵”,同时也在愉悦着自己。群众舞蹈的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而它的娱乐休息的效能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二)抒发宣泄情感效能

抒发宣泄情感效能是指群众舞蹈能在调节参与者和情感方面产生影响。人类情感丰富,喜欢、厌恶、愤怒、悲伤、恐惧等都是情感的基本表现,受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内容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情绪的稳定,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释放,即宣泄。“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等,说明群众舞蹈一直就具有宣泄情感,稳定情绪的功能。通过群众舞蹈宣泄情感,会使宣泄者道德情感与美感等交织在一起。群众舞蹈能为参与者提供尽情展示自己才华、技巧、风采、能力和自身价值的舞台,既检验了自我,又获得了愉悦,也会被社会所发现和认同。群众舞蹈的宣泄效能能够使群众舞蹈的参与者的情感情绪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躁动变为平稳,使生理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

(三)审美效能

群众舞蹈的审美效能指的是通过群众舞蹈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并予以人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群众舞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使人产生生理快感和理性快感有机统一的美感,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心理体验。群众舞蹈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端正审美态度,从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而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又影响到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变化。

三、团结凝聚功能

群众舞蹈通过人们的参与,相互交流感情,达到对某些问题的谅解和共识,聚合或暂时聚合成一种力量,使得某种社会意志得以实现,某种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群众舞蹈这种团结凝聚作用具体表现在沟通、吸引、激励效能上。

(一)沟通效能

群众舞蹈能使参与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信息输出,同时也接受他人思想感情信息的反馈,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群众舞蹈在横向的沟通上,可以加深社会组织内部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一些民族把群众舞蹈活动作为选友择偶的重要途径,如苗族的“赶山节”、“姐妹节”、壮族的“歌墟节”,高山族的“丰年节”,侗族的“三月三”等群众舞蹈节俗,都是男女青年择偶、定情、恋爱的节日。个人或团体通过群众舞蹈活动实现了沟通关系、加强合作、扩大影响的目的。群众舞蹈活动在纵向的沟通上,可以改善代与代之间的心理差异上。老年人向青年人传输观念,青年人也向老年人传输思想,彼此互相影响。在不断重复、递进、循环的过程中,使代与代之间达到心理上的沟通。

(二)吸引效能

群众舞蹈能以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在激发人们兴趣,引导注意力,增强感染力等方面产生影响。群众舞蹈总是能以许多新鲜有趣的活动吸引无数人的参与,如观社戏、看焰火、舞狮子、联欢会等。当今社会的“酒文化节”、“茶文化节”等,由于群众舞蹈通过发挥沟通、吸引效能,进而形成激励效能,使社會成员行动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表现在个体,则意志得到激励,觉悟得到提高,于是便会奋起行动。

结语

群众舞蹈的多种社会功能始终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文化生产方式,使社会和谐平衡地发展,并不断地推动着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E51F507D-CFDC-4E6B-8057-72BCFCFD317B

猜你喜欢
群众舞蹈
浅谈群众舞蹈的普及及发展
浅析群众舞蹈编排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谈群众舞蹈创作的艺术化运用及表现手法
浅谈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的发展
论当前群众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的群众舞蹈创作
文化强市背景下江门市群众舞蹈文化研究
探索和思考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