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优质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2021-01-21 12:12王媛媛梁丹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产科产程剖宫产

王媛媛,梁丹丹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本文提出产科优质护理,通过产前指导、产中护理、产后干预鼓励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改变分娩结局,提高预后效果。产科优质护理提升了患者及家庭满意度,创建和谐护患关系,增强产妇自然分娩认知,消除紧张感,乐于接受自然分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

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平均:30.1±1.2)岁。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21例。妊娠36~41周,平均:39.2±1.1周。

研究组:年龄22~39岁,平均:31.5±1.0岁。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6例。妊娠37~40周,平均:38.2±1.0周。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年龄、孕周)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列入标准:(1)经B超检查显示产妇均为头位单胎,胎儿与附属物正常;骨盆、阴道检查无异常。(2)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3)既往体检无慢性病史,爱人身体健康。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者。(3)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产史者。(4)中途退出,依从性不高者。(5)语言交流障碍,精神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分娩环节、分娩临床表现,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观察宫缩强度、频率,记录产程。饮食护理、胎动监测、胎心监护。

研究组:产科优质护理:(1)心理引导。护理人员为产妇介绍自然分娩的优势、分娩过程,增强其认知。主动交流,消除不良情绪,创建和谐护患关系。(2)责任制护理。产妇自入院后安排专门护理人员全过程负责,便于掌握产妇身体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评估骨盆、胎儿情况、产道情况。(3)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提供周到、热情的护理服务,例如:有效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导致胎儿缺氧。营造舒适的分娩环境,减小外部环境刺激。宫缩间歇建议多食高热、清淡食物,补充水分,以便补充体力在生产时更好的配合,缩短产程。如果胎膜没有破可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生产。排空膀胱,防止胎头下降。帮助擦汗、更换衣物,提高护理舒适性,降低剖宫产率。(4)与麻醉科合作实施无痛分娩,减轻产妇疼痛感,有利于自然分娩工作更好的开展。不过,无痛分娩费用高,家庭压力大,很多产妇无法实施。为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交流、听音乐等形式转移疼痛注意力。宫缩时拳头按压腰骶部可减轻疼痛,增强自然分娩信心。(5)医院对护理小组培训教育,采取竞争上岗,调动学习主动性,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当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有了提高,才能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理智正确的处理紧急事件,降低会阴切开感染率、窒息率,消除产妇对自然分娩的顾虑,降低剖宫产率。

1.3 评价指标

(1)观察两种干预措施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2)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3)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例如:有无出血、平均出血量;以及胎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4)观察产妇分娩疼痛评分(VAS评分量表):0~10分,分数越低表示疼痛感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x2检验、百分数(%)表示,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观察两种干预措施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 2.6 8%)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7.32%)低于对照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两种干预措施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n(%)]

2.2 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

研究组第一产程(321.44±11.04)、第二产程(27.46±3.58)、第三产程时间(381.44±12.44)均短于对照组(395.11±13.44、35.29±3.33、442.99±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产妇平均出血量、Apgar评分

研究组平均出血量(1 7 5.3 2±5.4 4)少于对照组(2 4 4.5 9±7.6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gar评分(10.27±0.31)高于对照组(8.55±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比两组产妇疼痛评分

研究组疼痛评分(3.25±0.33),对照组疼痛评分(6.99±1.05),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是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有着明显差别。首先,自然分娩是通过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的分娩形式[1]。剖宫产则是以手术从腹壁分娩出胎儿。对母子身体影响不同。自然分娩会影响产妇盆底功能,而剖宫产会留下瘢痕[2]。最后,自然分娩新生儿免疫力更高,通过阴道内的细菌刺激增强免疫力,促进肺部发育。剖宫产胎儿出生后面临风险的概率较高。综合来说,临床鼓励自然分娩[3]。为让更多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我院开展优质服务,有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经过产科优质护理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科优质护理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有促进作用。产科优质护理改变了以医护人员、疾病等为核心的传统护理方式,重视产妇心理、生理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升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知。结合产妇需求、受教育程度、性格、产褥期护理特征实施护理服务,在国内产科已经得到了推广。对于即将生产的产妇,我们要求家属陪伴在产妇身边,给予其精神鼓励。另一方面,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增强护理水平、扎实理论基础,掌握更多护理技巧、增强责任意识。除此之外,采取反复评估,便于发现不足,提高护理水平。因此,我们认为:产科优质护理能够促进自然分娩,改变分娩结局,建议推广应用。

综合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影响,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又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产妇护理需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产科产程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