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对降低死亡率的价值分析

2021-01-21 12:12郑雪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球囊组间死亡率

俞 静,郑雪芹,李 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急诊科,安徽 合肥 230001)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等特点[1],对患者生命安全十分不利。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现象,进而使得心肌坏死而导致[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病率同时在不断升高[3]。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十分重要,可提升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并对降低死亡率的价值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参照组(n=50例)。其中,

参照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3~78岁,平均(58.63±6.24)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 9例,女2 1例;年龄42~78岁,平均(59.07±6.12)岁。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存在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经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检查确诊;③接诊时有交流能力,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其他心脏疾病者;③恶性肿瘤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急诊护理方式用于参照组患者,即待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接诊工作,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及时行介入溶栓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到相关科室,并给予常规住院治疗。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观察组患者,具体内容:医院接诊人员及时与救护车随行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以对患者病况作了解,便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节省治疗方案制定时间。安排急救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做好接诊准备工作,同时联系辅助检查科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患者入院后可及时接受各项检查。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接诊入院患者,并迅速将其转移至急救中心。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由指定急救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工作,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做好对患者的问诊评估、采血送检、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图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相关工作,并及时上报医生各项检查的结果。待患者病情得到确诊后,即刻按医嘱给药,同时与介入导管室联系,以便介入导管室及时做好PCI准备工作,迅速转移患者至治疗室进行PCI治疗。治疗操作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带稳定后再转移患者至相关科室接受相关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间抢救用时和急救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疾病复发率情况,并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n(%)]表述;t检验计量资料,(±s)表述。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抢救用时、急救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组间抢救情况对比(±s,min))

表1 组间抢救情况对比(±s,min))

组别 例数(n) 抢救用时 急救球囊扩张时间观察组 50 33.69±7.15 75.46±11.98参照组 50 52.76±10.86 116.38±23.71 t-- 10.371 10.892 P-- 0.001 0.001

2.2 组间抢救结果情况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死亡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组间抢救结果情况对比[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且死亡率较高[4]。近几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对人类生命安全产生颇大威胁[5]。有关研究表明,中老年群体是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高发人群,该病主要与年龄、饮食结构变化、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相关[6-7]。而及时的救治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就对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抢救用时、急救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8.00%)高于参照组,死亡率(2.00%)、疾病复发率(8.00%)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对降低死亡率的价值较高,研究可行。

综上所述,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可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和急救球囊扩张时间,同时死亡率、疾病复发率均较低,抢救成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球囊组间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