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为纽带,面向中小型航运企业的高职“五共”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1-21 07:38胡昌送蒋祖星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院校

胡昌送,蒋祖星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2.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协同创新一般被认为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等多主体联合,突破组织壁垒,汇聚创新资源,充分释放技术、人才、资源、信息等创新要素活力,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其本质是通过组织内外的协同来开展知识生产、传播、转化和应用。但当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定位不准、平台不实、机制不活、能力不强、反哺教学作用不明显”的问题突出,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纽带,表面化、单一化、短期化的浅层次合作依然大量存在,“有协而无同、有同而无果、有果而无用”的现状使得“学校热企业冷”的合作氛围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从知识生产视角究其根源,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知识生产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协同知识生产目标与定位不清、联结纽带缺乏,生产组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不够,知识生产组织结构不适应社会化知识生产要求,知识再生产的制度设计和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深入推进的“症结”。

基于以上问题和成因分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海事学院(以下简称“海事学院”)为试点,开展了如下改革与实践:

1 主要改革与实践

基于社会化知识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应由资源型合作向产品型合作转变的理念,以提高高职院校知识生产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价值”导向的知识产品共同生产为目标,确立技术服务为纽带“立地式”协同创新定位;以搭建多元主体、创新要素自由流通的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以拓宽和畅通多主体参与渠道、优化协同创新机制为关键,以推进专业(群)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实现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目标共定、平台共建、过程共管、产权共有、成果共享的“五共”改革目标。

1.1 技术服务为纽带,系统构建高职院校“五共”协同创新模式

1.1.1 提出产品型合作理念,明确技术服务为纽带的“立地式”定位

一是提出了产品型合作理念。基于社会化知识生产背景下知识生产的“应用价值”导向,以及异质化、社会化和多元化特征,提出了区别于资源型合作的产品型合作理念。产品型合作是以“应用价值”导向的知识产品生产为目标,企业、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充分参与和有机融合,共同投入相应的知识生产要素并全程参与知识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共同完成这一知识产品生产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其与资源型合作存在有本质的区别,见表1。产品型合作是社会化知识生产背景下知识生产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

表1 资源型合作与产品型合作的区别

二是基于产品型合作理念,明确了技术服务为纽带的协同创新目标与定位。基于产品型合作理念,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应是以“应用价值”导向的知识产品共同生产活动,其知识生产目标包括两类:一类是复制性知识产品,以协同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一类是原创性知识产品,以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目标。在协同和服务对象定位上,高职院校应以“立地式”科研与人才培养为主,服务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致力解决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致力培养行业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此,水上运输类专业群确立了面向中小型航运企业,以企业亟需的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改进与产品二次研发、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为纽带,协同开展复制性和原创性知识产品生产的协同创新目标与定位。

1.1.2 系统构建高职院校“五共”协同创新模式

从产品型合作理念出发,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关注知识产品的共同生产,创新协同创新体的治理结构,推进协同创新组织一体化发展,畅通行业企业参与渠道,实现“校企生”等相关利益主体多方共赢,系统构建了高职院校“目标共定、平台共建、过程共管、产权共有、成果共享”的“五共”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以目标共定为基础、以平台共建为重点、以过程共管为核心、以产权共有和利益共享为保障,从决策、投入、过程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保障了协同创新各主体围绕共同的知识产品生产活动共同制定目标、共同投入资源、共同参与和管理生产活动、共同分配知识产品,解决了协同创新中长期存在的“有协而无同、有同而无果、有果而无用”问题。

1.2 推进组织一体化发展,共建“1412”平台,构建多主体共管共有协同创新组织体系

按照“平台共建、共管、共有、共享”的协同创新改革思路,水上运输类专业群主动联合广东海事局、广东省航运集团、广东省船东协会、上海海事大学船舶控制工程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政府主导、行业主导、学校主导、“校企双主体”混合所有制等4类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1个校企合作理事会+4个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1个行业主导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混合制科技服务企业”的“1412”协同创新平台体系。见图1。

图1 “1412”协同创新平台体系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一是学校为主导,建立健全水上运输类专业群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使之成为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基础性平台。在学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水上运输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指导组织、协调、监督评价本专业群开展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主要职能,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了包括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校企合作部及企业联络工作站的内部组织机构,充实了专业群校企合作会理事成员,新增广东省船东协会、安阳市船电公司等理事成员15家,新建佛山市航运集团等校企合作联络工作站12个。

二是政府为主导、学校牵头,搭建各类高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平台。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服务优势和校企合作优势,积极联合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科研院校组建、申报由政府主导的各类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平台。近年来,先后牵头组建了包括广东省船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船舶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轮机自动化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水路运输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等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

三是行业为主导、服务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领域,建立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交通强国建设需求,聚焦船岸信息一体化、船舶节能减排监控技术和港航智能化等“智能交通”关键技术领域,水上运输类专业积极联合交通类相关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事业单位,于2016年共同组建了港航智能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四是“校企双主体”,建立混合所有制科技服务企业。以混合制改革为推进协同创新组织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探索协同创新多元主体内部治理新模式。近年来,水上运输类专业群积极开展了“校企双主体”共建混合所有制科技服务企业的改革试点,先后于2016年与深圳远航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广州奕航科技公司,于2018年与广东华云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智慧港航(广州)研究院,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致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品化的实体企业。

1.3 创新校企协同、师生协同“双协同”机制,系统优化协同创新机制

以多主体全程参与协同创新为机制优化的方向,突破组织壁垒,促进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等创新要素的自动流通,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开展围绕“应用价值”导向的知识产品共同生产协同创新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校企协同、师生协同的“双协同”科技服务机制,构建了“三进一联合”的科技反哺教学机制,完善了校行企人力资源轮岗互聘机制,系统优化了专业群协同创新机制体系。见图2。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图2 “三进一融合”科技反哺教学机制

一是创新了校企协同、师生协同的“双协同”机制。在厘清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主要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各协同创新主体的优势,明确各阶段主要责任体和辅助体,构建了“校内多方协同技术开发→校内师生产品试制→企业试验试用→产品改进完善→依托协同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师生后期技术服务”科技服务流程链。该流程链凸显了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等协同创新主体在高职应用技术服务的作用,并将学生参与科技服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机融入协同创新之中,形成了校企协同、师生协同的“双协同”机制,成为水上运输类专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2015年来,校企生共同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64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6 项,完成10 余艘船的“船舶燃油远程监控系统”的装船工作。

二是建立了“三进一联合”科技反哺教学机制。关注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科技服务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作用,水上运输类专业将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活动有机融合。一方面,组建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由教师带领学生跑企业、做方案、搞研发、试装用、管售后、促就业,在技术服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进技术服务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比赛,将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近5 年来,组建了“港航智能化技术服务团队”、“船舶节能减排科技服务团队”等8 个师生技术服务团队,共同完成52 项技术服务项目;以技术服务成果开发和修订《创新思维导论》等教材4 部,开发“智能水狗(无人船)”、“基于能效管理的智能辅助操船系统”等比赛项目4 项。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校行企轮岗互聘机制。推动人才在协同创新中的自由流通,充分发挥各协同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学校人事聘任制度体系下,依托各类协同创新平台,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制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人员聘任和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人员聘任、绩效考核和奖励的管理办法,明确实施平台成员在学校、行业企业和相关协同创新单位轮岗互聘制度。近三年来,学校专任教师在合作单位轮岗从事企业生产和技术研发工作22人次,学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从事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项目研究60余人次。

1.4 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全面增强知识生产能力

专业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知识生产能力提升的基础。水上运输类专业群以主动适应行业转型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群内部结构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能力和创新素养的水运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对接《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重点,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课证岗”融通的专业核心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标准建设集生产性实训、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全面增强知识生产能力。

2 主要改革成效

2.1 试点改革,机制优化、能力提升,智力支撑作用凸显

2.1.1 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智力支撑作用凸显

通过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协同创新改革与实践,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高校或交通运输行业认定的协同创新技术平台4个、校企双主体的科技服务实体企业2 个,构建了“1412”协同创新组织体系,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以来,水上运输类专业群承担各类横向技术服务项目64项,到账金额1 667.5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账金额年度递增超50%。开展中小航运企业员工技术培训项目50余项,培训人次超过20 000,在船舶自动化技术、智能港航技术、船舶节能减排监控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技术优势,成为粤港澳地区航运行业重要的技术服务基地。

2.1.2 专业群内涵建设成效斐然,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以协同创新改革与实践为推手,水上运输类专业群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获准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建设立项、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获准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立项,航海技术专业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内获准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比例达100%。建成省级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施标准等专业建设成果被国内半数以上同类专业借鉴或直接采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2.1.3 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组建师生技术团队、构建“三进一联合”科技反哺教学机制,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达457人次,参与比例超过20%;9成以上专业群学生均参加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的成果介绍、技术交流与赛项培训活动,受益学生数超3 000人。2015~2018年间,专业群师生共同申报各类知识产权80 余项,已获授权59 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专业群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技能竞赛获奖达10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获奖45人次,年度递增量超20%。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水上运输类专业群人才始终供不求,供需比保持在1∶6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70%以上,毕业生就业起步月薪由800美元提升到1,200美元以上。

2.2 校内推广、业界认可、国内交流、产生广泛影响

2.2.1 校内推广、推动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水上运输类专业群多主体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混合所有制科技服务实体公司建设、“双协同”技术服务机制、“三进一联合”科技反哺机制等做法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亮点,在校内各专业(群)广泛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近三年,学校连续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2.2.2 业界认可、院校借鉴、推动同类院校专业内涵建设

2015 年,原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专程考察了水上运输类专业工程技术中心的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情况,对学校依托工程中心,开展师生协同科技服务理念和运行机制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2015 年至今,先后10 余次受全国首届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广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会新产品发布会等会议举办方邀请,介绍技术研发成果,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业界认可。所提出的协同创新模式与专业建设方式被南京交通、广西交通等多所行业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借鉴、应用,推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群专业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院校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