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1-01-24 13:06赵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依那普利心功能

赵丹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机体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器质性损伤或功能障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2]。当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异常时,致使动脉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心脏组织供血量不足,从而发生心脏血液循环障碍[3]。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还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故加强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依那普利、卡维地洛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控制血压稳定,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关于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较多,但关于二者联合治疗疗效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存在一定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2019 年1 月—2021年1 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88 例。纳入标准:(1)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心力衰竭;(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Ⅳ级;(3)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合并严重全身感染或恶性肿瘤者;(3)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4)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8 例;年龄28~78 岁,平均(54.36±5.14)岁;高血压病程1~14 年,平均(7.52±1.36)年;NYHA 分级:Ⅱ级16 例,Ⅲ级24 例,Ⅳ级4 例。研究组中男28 例,女16 例;年龄29~78 岁,平均(54.63±5.27)岁;高血压病程1~15 年,平均(7.56±1.34)年;NYHA 分级:Ⅱ级15 例,Ⅲ级26 例,Ⅳ级3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NYHA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待患者入院后,详细向其科普疾病相关知识,着重强调药物治疗对病情稳定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并促使患者主动配合药物治疗;(2)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主动与其进行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若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则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抚,可通过聊天、听音乐、看视频、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详细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包括药物剂量、用药次数及用药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567,规格:10 mg)进行治疗,5 mg/次,2 次/d,温热水口服,而后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增加药物剂量,每天最大用药剂量≤40 mg,连续治疗3 个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维地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47)进行治疗,6.25 mg/次,2 次/d,温热水吞服,而后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增加药物剂量,每天最大剂量≤50 mg,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1)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应用全自动电子血压测量仪(深圳市松之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型号:RAK289)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应用心脏彩超仪〔大为医疗(江苏)有限公司提供,型号:DWPF522〕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2)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与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6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血清并置于-40 ℃的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内皮素(E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统计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干咳、头晕、血脂异常。

2 结果

2.1 血压及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2 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EF、CO、SV、LVESD、LVED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CO、SV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血压及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治疗前,2 组患者血清NO、E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血清NO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 水平比较()

2.3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2 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IL-1、IL-6 及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μg/L)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中出现干咳1 例,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干咳2 例,血脂异常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1,P=0.488)。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多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较高,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使得机体血管压力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发生衰竭[4]。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并发出现可加重患者病情,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则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加重疾病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针对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多侧重于药物治疗与对症支持治疗,主要通过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心肌病变的进展,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5]。依那普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进而达到降压与恢复心功能的目的[6],但患者长时间服用依那普利较易出现头晕、干咳、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用药的积极性,因此临床应用受限[7]。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同时调节α1、β1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张末梢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进而改善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8]。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CO、SV 高于对照组,且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刘胜全等[9]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究其原因为: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发挥药效,提升治疗效果[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血清NO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IL-1、IL-6 及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依那普利心功能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