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1-01-24 13:06毛剑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毛剑峰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患者较为严重的病情状态,属于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表现为腔静脉淤血、肺淤血,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快速心律失常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发展将影响心脏射血功能,加重病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不仅需加强抗心力衰竭治疗,还需加强抗心律失常治疗,积极控制患者病情。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2],为明确胺碘酮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本研究采取胺碘酮辅助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300 ng/L,脑钠肽(BNP)>100 ng/L,胸部X 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门存在蝴蝶形态片状阴影,其征象表示为肺水肿向周围不断扩展,且心界处于扩大趋势,心尖搏动有所减弱,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可见窦性心动过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肌损害严重,左心房、左心室肥大等;(2)年龄<80 岁;(3)患者及家属对于研究内容知晓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意识状态清晰;(5)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2)研究中途因个人原因退出者;(3)合并其他系统病变者;(4)精神障碍;(5)治疗期间用药配合度较差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49)。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2 例;年龄43~79 岁,平均(60.5±6.8)岁;病程0.5~2.0 h,平均(1.0±0.2)h;疾病类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2 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0 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4 例,室性期前收缩伴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3 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Ⅲ级29例,Ⅳ20 例。试验组中男28 例,女21 例;年龄41~79 岁,平均(60.6±6.3)岁;病程0.5~2.0 h,平均(1.3±0.2)h;疾病类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1 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0 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5 例,室性期前收缩伴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为13 例;NYHA 分级:Ⅲ级28 例,Ⅳ21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NYHA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方案,主要措施包括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酸碱、电解质及水平衡紊乱状况,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 ml:35 mg,国药准字H44020249)1.5 mg/kg+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l:10 g,国药准字H20184027),若心率仍未转复,则按0.5 mg/min方案持续静脉滴注,并保证普罗帕酮静脉用药总剂量<210 mg/d。另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mg,国药准字H11021067),100 mg/次,4 次/d。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生产,规格:3 ml:0.15 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141)150 mg+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随后实施微量泵注,速度为1 mg/min,胺碘酮使用总剂量<1 800 mg/d。2 组均持续治疗24 h 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1)评价2 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24 h 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心率恢复至正常状态、心功能改善2 级以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减少幅度超过7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的减少幅度超过90%为显效;治疗24 h后心率趋近正常水平、心功能改善1 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减少幅度超过5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的减少幅度超过20%为有效;治疗24 h 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其他指标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h、治疗24 h 患者的心室率,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3)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观察2 组患者心功能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心电图QT 离散度。(4)统计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局部静脉炎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P=0.029)。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 h 后,试验组患者心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治疗12、24 h 后心室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率比较(,次/min)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心电图QT 离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电图QT 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2 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且病情进展速度,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心功能迅速下降,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加重病情[4-5]。急性心力衰竭发生后会导致心脏射血明显减少,引起机体各脏器血液灌注不足,易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而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导致心率加快,并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排血量下降,进一步促进心室结构及功能损伤的发生发展、心室结构及功能损伤,加重病情,因此针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需实施抗心力衰竭及抗心律失常治疗[6-7]。普罗帕酮是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起效迅速,作用持久,可降低心肌兴奋性,降低心率,但用药过量会增加不良反应。胺碘酮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血供,降低心率;且可抑制钙离子流动,延长动作电位;此外,其可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起效迅速,用药不良反应少,胺碘酮较普罗帕酮相比不仅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也更高[8-9]。本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5%;且治疗12、24 h 后试验组患者心室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个月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电图QT 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内径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使用胺碘酮辅助治疗可从多种途径控制心律失常,与普罗帕酮发挥协同效果,从而提升疗效,改善心功能。试验组中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与对照组的8.2%比较无差异,说明使用胺碘酮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使用安全性较高[10]。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并且对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有效转律,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