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021-01-24 13:06王晓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卡韦乙肝干扰素

王晓莹

肝炎后肝硬化是机体因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的结果,病理学组织表现为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肝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肝小叶。临床中,可将肝炎后肝硬化划分为3 种,即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为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1]。乙肝是最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随着时间流逝,乙肝病毒复制患者出现肝硬化趋势,导致患者出现免疫系统紊乱、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坏死等现象。经临床研究发现,乙肝后肝硬化早期处于代偿阶段,患者肝脏形态与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失代偿阶段患者肝脏出现异常,肝脏体积缩小并伴随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脑病、门脉高压、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3]。恩替卡韦属于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并清除病毒复制,控制病情发展,但此类药物治疗周期长,如不坚持服用其预后效果不理想。长效干扰素α2b 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蛋白质结合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增强人体抗病毒能力,达到治疗的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 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宗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2015 年更新版《慢性乙肝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4]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经病理学诊断后为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3)首次抗病毒治疗,且治疗前3个月均未使用微生态制剂、抗病毒药物等;(4)意识清楚,且具有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5)临床资料清晰完整,患者依从性较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肾功能性疾病者;(2)合并心血管、免疫系统、凝血系统疾病者;(3)合并其他类型肝炎者;(4)存在意识不清,沟通障碍者;(5)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恶性肿瘤者;(6)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7)药物过敏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9 年2 月—2021年2 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1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5 例;年龄31~77 岁,平均(5.3±8.7)岁;病程2 个月~2.3 年,平均(17.58±4.76)个月;Child-Pugh 分级:B 级40 例,C级16 例。观察组中男34 例,女22 例;年龄31~75 岁,平均(50.2±8.7)岁;病程2 个月~2 年,平均(17.34±4.58)个月;Child-Pugh 分级:B 级38 例,C 级20 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Child-Pugh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护肝、利尿、营养等对症治疗,并口服恩替卡韦片(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片)1 片/次,1 次/d,治疗6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 注射液〔生产厂家: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83,规格:500 万U/支〕治疗,行肌肉注射,1 支/d,连续注射4 周后改为3 次/周,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临床表征基本消失,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达到50%以上为显效;临床表征明显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在25%~50%之间为有效;临床表征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低于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A/G)〕、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博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鲁械注准20192220157,型号:BK-1200)对AST、ALT、TBiL、A、G 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HA、LN、PC-Ⅲ、Ⅳ-C 进行测定。(3)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门脉高压、肝肾综合征、疲累乏力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5,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2 组AST、ALT、TBiL、A/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 低于对照组,A/G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AST、ALT、TBiL 低于本组治疗前,A/G 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前,2 组HA、LN、PC-Ⅲ、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LN、PC-Ⅲ、Ⅳ-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HA、LN、PC-Ⅲ、Ⅳ-C 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

2.4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8/56),低于对照组39.29%(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44,P<0.05)。见表5。

表5 2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乙肝后肝硬化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不断复制传播引起的,此类病毒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其中约30%的人群逐渐转化为慢性肝炎,是引发肝硬化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肝炎。经临床资料研究发现,80%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从感染病毒到出现肝硬化临床症状的时间为5~10 年,早期乙肝后肝硬化无明显症状,50%的人群一旦发现已为乙肝肝硬化终末阶段,也称失代偿期[5]。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腹腔积液、门静脉高压、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其生存率极低,为14%~35%[2]。临床中大量样本资料证实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并减缓肝硬化进程。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是治疗乙肝性肝硬化的常用药物,其对乙肝病毒多聚酶具有强效抑制作用,能够通过磷酸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与乙肝病毒多聚酶底物竞争,从而达到抑制病毒活性、降低病毒复制的效果[6]。但恩替卡韦治疗周期较长,若不长期服用治疗效果难以保证,若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如头痛、乏力、疲累、恶心、肾功能损失等[7-8]。干扰素α 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并清除病毒,但普通干扰素t1/2较短,仅有4 h,无法达到长效抑制的效果,长效干扰素α2b 的t1/2为40 h,在人体内可持续作用168 h,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降低患者耐药性,达到持久治疗的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 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 低于对照组,A/G 高于对照组,表明长效干扰素α2b与恩替卡韦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肝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HA、LN、PC-Ⅲ、Ⅳ-C 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恩替卡韦加长效干扰素α2b 可有效减轻患者肝纤维化,提高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理想药物。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 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且并发症较低,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因时间、地域、样本数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两种药物对乙肝合并肝硬化的各项指标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卡韦乙肝干扰素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