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1-24 13:06湛健萍吴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湛健萍,吴慧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婴幼儿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因为细菌与病毒感染,其中细菌感染在我国最为常见[1]。支气管肺炎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呕吐等不良症状,影响正常成长,威胁身体健康,支气管肺炎不仅会对其呼吸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伤,并发脓胸、脓气胸等,危及患儿生命安全[2]。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以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为主,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布地奈德为常用药物之一,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抗炎作用,但其单纯治疗疗效并不十分显著。临床经验显示,在布地奈德基础上联合氧气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效果更佳,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浓稠黏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临床效果[3-4]。但临床关于氧气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赣县区人民医院儿科接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根据患儿起病较急、气促、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示出现肺炎的改变,确诊为支气管肺炎[5-7];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儿;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儿;临床资料不全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 例和研究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 个月~6 岁,平均(3.0±1.4)岁;病程2~8 d,平均(5.00±2.00)d。研究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3.0±1.2)岁;病程2~9 d,平均(5.50±2.00)d。2 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止咳、平喘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日常护理注意事项,注意对患儿进行保暖,随着天气变化进行衣物的更换,保持居住室内通风,严禁在患儿身边抽烟。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禁止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进食适宜水果,尽量不食用橘子、桃、杏等甘温的水果。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儿,应使其保持半卧位,或者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发生肺部淤血,引起肺不张。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患儿布地奈德(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475)进行雾化吸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适宜面罩,每次用药剂量为1 mg/ml,2 次/d。研究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儿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Zambon S.P.A 生产,国药准字H20150548,规格:3 ml ∶0.3 g)进行雾化吸入,每次用药剂量为300 mg/3 ml,2 次/d。2 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为患儿临床症状(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均已完全消失,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病情康复;显效为患儿临床症状好转80%~99%,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病情逐渐康复;有效为患儿临床症状好转60%~79%,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病情有所恢复;无效为患儿临床症状未发生好转,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病情未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8]。(2)比较2 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3)比较2 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20 ml,4 000 r/min 离心5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4)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济南好来宝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检测患儿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5)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咽部不适、恶心干呕。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IgA、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g/L)

2.4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FVC、PEF、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3)。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为起病急骤、较为迟缓的呕吐、发热、烦躁、气促等[9],患儿发病前会出现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数天,且早期具有38~39 ℃的高热情况,还会出现干咳、咽部痰声等,部分患儿后期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其健康成长、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10-12]。支气管肺炎还会引起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病情严重,影响极大,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多根据患儿起病急、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之后依据控制炎症、对症治疗、改善通气功能的原则进行针对性治疗。雾化吸入方式可以使药物直接与支气管黏膜相互作用,且使用药物剂量较少,不会对患儿支气管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治疗药物应用效果更强,逐渐被临床推广与应用且取得较好效果[13]。临床常用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可增强内皮细胞、溶酶体膜、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从而有效减少抗体的合成及过敏活性递质的释放,减缓抗原抗体结合时所激发的酶促过程,此外,可明显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最终有效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进而改善患儿病情[14]。但部分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后会出现轻度喉部刺激、咽部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其药物安全性欠佳,因此急需一种更有效的临床药物,以改善此种情况。

临床经验表明,在给予患儿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疗效更佳,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是一种祛痰药,主要用于治疗浓稠黏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15]。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乙酰半胱氨酸分子结构中的巯基基团可以有效断裂黏蛋白分子复合物之间的双硫键,从而有效降低痰液的黏度,使得痰液更易被咳出。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其发挥协同作用,效果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更佳。研究组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有效缩短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IgA、IgM、IgG 均属于机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 高于对照组,表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使支气管肺炎患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促进炎症反应的有效缓解。此外,治疗后研究组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抗氧化损伤作用显著,对氧自由基具有抑制、清除作用,从而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免疫指标及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