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1-01-24 13:06曾海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洛芬滴眼液氧氟沙星

曾海波

白内障为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之一,是在辐射、中毒、创伤、免疫与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遗传以及老化等因素影响下,晶状体出现代谢紊乱及蛋白质变性,进而出现混浊的情况[1-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手术方式之一,其是采用超声波粉碎晶状体核,使其成为乳糜状,然后再将其和皮质一同吸出,手术完成后保留晶状体后囊膜,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3]。虽然该手术方式在白内障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也可能出现眼球灼烧感、视力疲劳、眼部异物感以及眼球干涩等干眼症状,不利于患者预后[4]。临床研究认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创伤与术后眼部炎症,而科学合理的治疗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德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对本研究知情同意;(2)不存在用药禁忌证;(3)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术前存在睑板腺、葡萄膜炎以及角膜炎等眼科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34 例)和乙组(36 例)。甲组中男26 例,女8 例;年龄46~69 岁,平均(56.0±4.7)岁;病程1~8 个月,平均(4.19±0.63)个月。乙组中男29 例,女7 例;年龄45~70 岁,平均(55.9±4.6)岁;病程2~9 个月,平均(4.21±0.59)个月。2 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德兴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甲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73248,规格:5 ml〕、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203122,规格:5 ml ∶24.4 mg),1 滴/次,4 次/d,共治疗1 个月。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099,规格:0.1%(5 ml ∶5 mg)/支〕,1 滴/次,4 次/d,共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经治疗,眼睛不适感、干眼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出现感染情况,则为显效;眼部不适感明显减轻,没有出现感染情况,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6]。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分[7]。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SIT 结果、BUT、FLS 评分,其中SIT 是指沿着滤纸条首端折线处将其反折5 mm,置于下眼睑结膜囊内中外1/3 的位置,另外一端保持自然垂下状态,双眼闭合5 min 之后将滤纸取出,记录泪液浸湿滤纸长度;BUT是在裂隙灯下从最后1 次睁眼到角膜出现第1 个干燥斑的时间,共进行3 次,最终取3 次平均值;FLS 片状着色记3 分,弥漫点状着色记2 分,散在点状着色记1 分,无着色记0 分,各象限总分共12 分。(3)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评分[8]。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SPEED 问卷评分,包括异物感、干涩感2 个维度,总分范围为0~6 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4)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9]。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WLS 对患者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其共有5 个评价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5)不良反应。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眼部刺激、眼睛模糊、头昏。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乙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高于甲组的64.71%(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9,P=0.006)。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 [例(%)]

2.2 SIT 结果、BUT、FLS 评分 2 组治疗前SIT 结果、BUT、FL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IT 结果、BUT 长于甲组,FLS 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SIT 结果、BUT、FLS 评分比较()

2.3 SPEED 问卷评分 2 组治疗前SPEED 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PEED 问卷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SPEED 问卷评分比较(,分)

2.4 SWLS 评分 2 组治疗前SWL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WLS 评分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SWLS 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 甲组分别有2例、2例、1例患者发生眼部刺激、眼睛模糊、头昏,乙组分别有2 例、2 例、2 例患者发生眼部刺激、眼睛模糊、头昏;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6/36),与甲组的14.71%(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

3 讨论

白内障为临床致盲率较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为视物模糊、混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以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诸多优点[10-11]。近年来,临床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倾向于采用该手术进行治疗。虽然该手术方式的效果理想,但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角膜上皮细胞,降低黏蛋白分泌量与黏蛋白上皮黏附功能,对泪膜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出现眼球灼烧感、眼部异物感以及眼球干涩等一系列干眼症状[12-13]。为此,为促进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现阶段,临床通常会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人工泪液治疗,首选药物为玻璃酸钠滴眼液,该药物属于氨基聚糖,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之后形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保水性,能够延缓或避免水分流失[14]。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可以大量吸附水分子,维持水液层的稳定性,进而有效抑制泪膜表面的水分蒸发,促使浅表组织处于润滑状态[15]。但多数临床实践显示,单独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提高,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患眼部环境。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同样为临床应用率较高的滴眼液之一,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所以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治疗后SWLS评分高于甲组;提示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究其原因,普拉洛芬属于一种丙酸类化合物,同时也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等各种炎性递质的生成。前列腺素是眼部炎性反应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能促进炎性反应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加局部痛觉敏感性。普拉洛芬可抑制二十碳四烯酸衍生物的合成,降低环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与合成,减轻眼部炎性反应。其次,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乙组治疗后SIT 结果、BUT 长于甲组,FLS 评分低于甲组;乙组治疗后SPEED 问卷评分低于甲组,这进一步证明了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有效性。BUT 是临床用来评价泪膜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SIT 则可以用来反映泪液分泌量是否异常,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BUT、SIT 结果也会有所延长。FLS 评分主要用来反映角膜、结膜表面是否有缺损情况,是用来辨别干眼症状的一项重要方式,其与临床状况呈负相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猜你喜欢
洛芬滴眼液氧氟沙星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化学稳定性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