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

2021-01-24 13:06徐国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阻络散寒内服

徐国敏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人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关节疼痛。病理改变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质暴露、软骨损伤以及骨关节增生肥大[1]。该疾病尚不具备清晰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与免疫应激状态、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异常表达以及骨高压状态存在密切相关[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该疾病,最终可能发展为膝关节挛缩畸形,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患者丧失活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通常会采用激素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缓解关节炎症症状,虽然能获得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中医学将膝骨关节炎归为“骨痹”“痹症”范畴,认为该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机体衰老、痰瘀痹阻经脉、肝肾亏损,且寒湿阻络证为该疾病的主要证型。本研究旨在探讨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评价:(1)近1 个月多数时间感觉到膝痛;(2)晨僵时间在30 min 以内;(3)活动关节时出现骨摩擦感;(4)年龄在38 岁以上;(5)X 线检查显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缘骨赘形成,软骨下出现囊性变或者骨硬化情况;(6)关节液黏稠、清亮,白细胞计数(WBC)<2 000 个/ml,同时具备(1)(4)(5)(6)或(1)(2)(5)(6)或(1)(2)(3)(4)可确诊。寒湿阻络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肢体关节沉重、冷痛,或者肢体肿胀,局部畏寒,舌胖,质暗淡,苔白腻、滑,脉弦缓或紧。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2)中医辨证为寒湿阻络证;(3)不存在用药禁忌证;(4)临床分期为早、中期;(5)能清晰描述病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2)过敏体质;(3)存在严重肝肾功能疾病;(4)膝关节周围皮肤异常;(5)入组前1 周内接受其他相关治疗;(6)临床分期为晚期。

1.2 一般资料 选取沙县中医医院2018—2019 年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患者107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 例与观察组54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0 例;年龄53~78 岁,平均(63.3±3.2)岁;病程2~6 年,平均(3.19±0.15)年;临床分期:早期39 例,中期14 例。观察组中男36 例,女18 例;年龄52~75 岁,平均(63.3±3.3)岁;病程1~5 年,平均(3.12±0.18)年;临床分期:早期37 例,中期17 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沙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生产厂家:四川新斯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301,规格:0.24 g/片)治疗,服用剂量为1 片/次,2 次/d,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1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中药内服:给予祛痹方,其组方为忍冬藤15 g,乌豆24 g,秦艽10 g,防己10 g,海风藤3 g,海桐皮3 g,黄芩9 g,生地12 g,牛膝12 g,甘草3 g,每日1 剂,水煎服200 ml,每天早、晚饭后分2 次服用,以1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2)中药外敷:采用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药方组成包括胡椒10 g,肉桂10 g,莪术10 g,细辛10 g,延胡索15 g,白芷15 g,白芥子20 g,将以上所有药物研成粉末,加入生姜汁调制成为糊状,按压成为药饼,贴敷于阳陵泉、足三里、太溪、血海、梁丘穴,每次贴敷时间控制为4 h,每周行1 次治疗,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评定标准[5]:经治疗,膝关节体征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6]减分率>75%为治愈;经治疗,膝关节体征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WOMAC 评分减分率在51%~75%之间,则为显效;经治疗,膝关节体征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WOMAC 评分减分率在25%~50%之间,则为有效;经治疗,膝关节体征与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WOMAC 评分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2 组治疗前后WOMAC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WOMAC 评分判定标准:该评分包括关节功能、僵硬与疼痛,评分越低提示患者恢复越好。VAS 评分标准:采用VAS 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以0~10 这11 个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疼痛,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疼痛剧烈,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炎性因子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行10 min离心处理,TNF-α、IL-6、IL-1 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盒提供方为广州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比较2 组中医症候积分。以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严重程度为依据,采用0~3 分评分方式评价,0 分表示无,1 分表示轻度,2 分表示中度,3 分表示重度,中医症候总积分为各项积分之和。(4)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5,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WOMAC 评分、VAS 评分 治疗前,2 组WOMAC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 评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WOMAC 评分、VAS 评分比较(,分)

2.3 血清炎性因子 治疗前,2 组TNF-α、IL-6、IL-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2.4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2 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 2 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多数膝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活动受限、摩擦感、僵硬、肿胀以及疼痛等原因就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进展,则可能导致完全丧失关节功能,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8]。现阶段,膝骨关节炎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氨基葡萄糖属于天然氨基酸单糖类物质,在人体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合成、软骨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属于必需成分之一[9]。临床已有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提高蛋白聚糖、多聚氨基葡萄糖合成水平,对滑膜细胞形成刺激,使得透明质酸大量分泌,对磷脂酶A2、胶原酶活性进行拮抗,进而发挥作用,缓解关节软骨损伤[10]。但临床亦有多数研究显示,单独采用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关节炎仅可对部分体征与临床症状进行控制,难以有效阻碍病情进展[11]。鉴于此,本研究在该药物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以期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将膝骨关节炎归为“骨痹”“痹症”范畴,认为治疗该疾病时应以活血止痛、健脾散寒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WOMAC 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疗效确切,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内服中药方中的牛膝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独活散寒祛湿,忍冬藤、海风藤、海桐皮疏风通络,黑豆、黄芩、生地、甘草清热解毒,秦艽、防己祛湿止痛,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外敷中药方中的白芥子通络散寒,延胡索止痛理气,白芷止痛祛湿,细辛镇痛散寒,肉桂通络散寒,莪术行气破血,胡椒温中散寒,方中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祛湿、散寒止痛之功效。将以上中药制成药饼贴敷于阳陵泉、足三里、太溪、血海、梁丘穴,可循经对脾胃进行作用,增强药物通经止痛、温胃健脾的功效。TNF-α、IL-6、IL-1 均为常见血清炎性因子,TNF-α 可抑制软骨胶原合成,促进前列腺素释放,在免疫应答、炎症与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IL-6 可对抑制软骨糖蛋白合成,促进基质微分子降解与成纤细胞合成,加重关节软骨破坏程度。IL-1 则属于关节软骨破坏过程中最重要的因子,生物学效应广泛[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NF-α、IL-6、IL-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有利于减轻机体炎症情况。

综上所述,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机体炎症状态及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阻络散寒内服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内服外敷防疫情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胃泰灵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