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24 13:06罗海勇黎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呋喃唑酮四联阿莫西林

罗海勇,黎琪

目前,胃溃疡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而上升,以食欲减退、胃灼热、疼痛等为主要表现,上述症状常在餐后1 h 内发作,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1]。胃溃疡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吸烟、胃蛋白酶、胃酸增多、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等,其中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溃疡面愈合难度较大,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因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原则是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面快速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3]。目前,三联疗法为幽门螺杆菌主要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指出,与常规三联疗法相比,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应用四联疗法的效果较好,幽门螺杆菌清除高[4]。四联疗法包括:2 种抗生素、1 种胃黏膜保护剂、1 种质子泵抑制剂,杀菌效果较好,可有效修复胃黏膜[5]。本研究选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甲、乙2 组,分别予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旨在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8 月—2020 年1 月崇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66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胃镜和14C 呼气试验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6]。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依从性较差,中途性退出治疗者;(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溃疡处发生穿孔、出血者;(5)精神疾病障碍者;(6)治疗前30 d 使用过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7)严重重要器官(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8)病历资料不全,不能按时随访者等。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3 例。甲组中,男19 例,女14 例;年龄28~70 岁,平均(45.9±5.1)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1.35±0.21)年。乙组中,男20 例,女13 例;年龄28~70 岁,平均(46.0±5.0)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1.41±0.25)年。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甲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即:拉索拉唑(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4414,规格:15 mg)口服,30 mg/次,1 次/d,连用45 d;阿莫西林分散片〔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75,规格:250 mg〕口服,1 000 mg/次,2 次/d,连用15 d;呋喃唑酮(江苏悦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158,规格:100 mg)口服,100 mg/次,2 次/d,连用14 d。

乙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治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方法同甲组。铝碳酸镁(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544,规格:500 mg)口服,1 000 mg/次,3 次/d,连用14 d。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显效:溃疡完全消失,有瘢痕,无炎症,临床症状消失,无水肿;有效:胃镜下溃疡面积减少≥50%,有瘢痕,体征及症状基本好转;无效:胃镜下溃疡面积减少<50%,体征及症状基本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胃黏膜形态学[5],无痛胃镜检查观察病变位置,取小块组织活检,标本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操作后,观察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改善情况,得分0~3 分,其中重度3 分,中度2 分,轻度1 分,正常0 分。(3)治疗前后检测2 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于停药4 周后,行14C 呼气试验检查,阴性表示幽门螺杆菌根除。(5)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头痛、浑身乏力、肝肾功能异常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甲组的7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39)。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比较 乙组患者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比较(,分)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IL-6、TNF-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IL-6、TNF-α 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ng/L)

2.4 2 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甲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3 例,根除率为69.70%。乙组幽门螺杆菌根除30 例,根除率为90.91%。乙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30)。

2.5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甲组患者发生头痛1 例(3.03%),周身乏力2 例(6.06%),肝肾功能异常1 例(3.0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12%(4/33)。乙组患者发生头痛1例(3.03%),周身乏力1 例(3.0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6%(2/33)。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33,P=0.392)。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胃溃疡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低位,可产生多种酶、毒素,损伤胃黏膜组织,加重病情[7]。目前,临床已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列于感染性疾病中,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清除术治疗。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胃酸分泌量,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功能,尤为重要[8]。

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主要分布于胃黏膜组织中,并经人由内镜-人、粪-口、口-口等途径传播。研究显示,我国60 岁以上群体中,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9]。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是治愈胃溃疡、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措施。既往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较为明显,但因幽门螺杆菌加剧抗生素耐药性,导致部分患者虽然根除了幽门螺杆菌,但仍存在消化道症状。因此,传统三联疗法已无法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第一治疗方法,而是推荐含铝碳酸镁的四联方案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第一治疗方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与三联疗法治疗方式不同,四联疗法中增加了碳酸镁的使用,发挥了最大疗效,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胃黏膜。

呋喃唑酮为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阻滞细菌内氧化还原酶系统,引起幽门螺杆菌代谢失衡,最终消灭细菌。临床多数研究已证实,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含呋喃唑酮方案的疗效较为明显,其根除效果也较为理想[10-11]。阿莫西林为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穿透细胞膜的作用,且溶菌效果较好。兰索拉唑为二代质子泵抑制剂(PPI),生物利用率和亲脂性较高,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为强效抗酸及胃黏膜保护药物,可快速、稳定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还可促进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2,预防胃黏膜损伤。此外,铝碳酸镁还能与胃内胆酸汁可逆性结合,并吸附溶血磷酸酰胆碱。同时,保护溃疡创面不受其他侵袭因素损害,并能释放相关活性成分,形成保护力,提高胃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及抗酸能力,确保胃内微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有研究表明,铝碳酸镁可促进胃黏膜防御修复因子表达,提升黏膜修复作用[12]。本研究结果与王永虎等[13]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在其研究中,以三联疗法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四联疗法,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四联疗法可促进胃黏膜修复。与三联疗法相比,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且安全性高[14-15]。

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究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其他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呋喃唑酮四联阿莫西林
加味黄术汤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裂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国家药监局发布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公告[2019年02月15日 发布]
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停用有因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草鱼还在吃“禁药”又被检出危害残留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