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2021-01-25 00:55何秋洁陈国庆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温江区功能区成都市

何秋洁,赵 睿,陈国庆

(1.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2.四川大学 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一、引言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提升显著,人们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人群的身体健康,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愈发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健康问题急需引起重视。此外,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处于上升态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亚健康的状态明显会直接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人口老龄化则会加重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精神压力,亚健康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健康产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发展健康产业,能较大程度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涵盖领域多、辐射面广、在刺激消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复合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都市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建设健康产业功能区,打造健康产业高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

主体功能区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必定是使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的又一个绝对有效途径。政府部门在2017年12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就已经宣布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实现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可见,成都市既具有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基础,又有主体功能区的良好战略规划。本文着力于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展开研究,提出提高健康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培养高端人才等对策建议,以此来实现如下四个目标:使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使各个区域协调发展得到促进,能可持续发展和为其他地区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健康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早,Paul Pilzer(2007)将健康产业称作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它是包括了医疗服务业、健康保险业等在内的产品与服务[1]43-67。Vincent K Omachonu(2010)从健康产业的重要领域医疗保健展开研究,为有关医疗保健创新的若干问题打开了大门,鼓励真正有价值的医疗保健创新,并为医疗保健创新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2]1-12。Karthikeyan Iyengar(2020)等分析了今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卫生保健系统的影响,意图通过利用危机期间获得的经验教训加强卫生保健、医疗保健乃至健康产业的发展[3]。国外对于协同发展的研究也有一些值得参考,Rong Chen(2019)从大数据时代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讨论了金融技术与风险监管的协同发展,认为协同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4]744-747。Guan Chun Liu(2015)等通过回归模型研究了保险和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效应,得出不同地区之间保险和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这一发现也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见解[5]。

国内关于健康产业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首先,有学者讨论了关于健康产业如何界定的问题,吕岩(2011)认为现代健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健康,而是一个关注人的整体的多元性概念[6]16-20。王波(2012)等认为健康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概括来说健康产业是与人类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产业的统称[7]36-40。随着整个社会对健康产业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学者开始研究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金碚(2019)从健康产业的经济学理论入手,分析了健康产业的经济理论对该领域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健康产业的社会需求规模较大,因此健康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发展具有无限潜力[8]1-7。吕岩(2011)基于健康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我国健康产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健康产业在面临着挑战的同时又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6]。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时涛(2014)等通过对比健康产业在国际与我国的发展现状,得出我国健康产业存在诸如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均匀、人才稀缺等问题的结论,因此提议通过建立健康的产业体系、创新营销模式以及培养更具专业性的人才等方面来促进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9]36-37。任静(2013)等认为我国的健康产业体系各个基本方面已经相对完整,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还分析了健康产业的重点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健康产业的一系列相关建议[10]25-28。也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对国外健康产业的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上,夏艳玲(2018)通过比较美国、迪拜、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借鉴吸收国外的发展经验,得出我国可以从健康理念的树立、政府政策的引导、市场环境的创造等方面实现我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11]77-81。除此之外,国内也有许多关于协同发展的研究。李琳和刘莹(2014)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哈肯模型对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要想实现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重在形成“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12]1603-1616。毛汉英(2017)则针对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实现协同发展的宏观区域政策[13]2-14。龙云安(2019)等通过分析自贸试验区与经济功能区协同发展的现实可能性,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了区域经济的协同[14]68-73。

目前我国对于健康产业与协同发展的研究并不缺乏,但针对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五大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协同发展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研究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五大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确为必须且有重大价值。

三、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现状

健康产业,顾名思义,是以健康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产业,健康产业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持和促进人群日益重视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健康产业的市场容量成倍扩大。发展和壮大健康产业是民众的需求,也必将使国民健康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必需的重要举措,更是促使国民经济稳定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7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为使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大会决定,将成都市温江区作为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2018年,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成果出炉,效果图如下图所示,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一步步由蓝图走向现实。

图1 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图

资料来源:温江区融媒体中心

(一)医学城建设现状

2008年6月20日正式批准建设的成都国际医学城,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现代服务业园区,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A区为医药工业制造区,其重点在于打造医疗工业制造组团、医疗器械制造组团、医药工业企业等;B区则是医学医疗聚集区,负责重点打造医学医疗创新组团、创新服务中心等。作为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心脏”,成都医学城协调配置、整合链接优势资源,以“三医融合”为发展理念,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化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一流、机制灵活的现代化医疗健康产业园区[15]68-69,全面提升成都市医学技术水平。

1.医药方面

医药产业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发展在健康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成都市医药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8年末总产值绝对额达到576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8.04%,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也逐年增加,2018年末已达到190家。

表1 成都市医药制造业情况表

医药产业在健康产业中发展较早,产业水平整体较高。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链的持续优化改进,成都市医药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

成都医学城借助温江区政府与高校的力量,不遗余力培育创新企业,通过在政策支持、企业服务和要素保障上给予一定倾斜,实现医药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为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技术引流,医学城借助已有基础和持续的创新力,吸附高水准、高附加值的制药及医疗技术企业进驻园区,药明康德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凭借药明康德在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医学城的实力得以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除此之外,成都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所突破,为成都市、四川省的医药研发及健康事业的发展汇聚更蓬勃的力量。

2.医疗方面

医疗服务业对于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的医疗服务资源已经比较丰富,相应的医疗设施也已经比较完善。温江区由于医学城的建设,在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等方面也有所提升,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在近年来的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温江区医疗服务情况表(年末数据)

在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医疗服务人员方面,温江区近年来各类卫生机构的实有床位数有所增长,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也稳步上升。截止2019年末,温江区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086张,比2018年增加了4.8%,卫生技术人员7115人,比2018年增加了17.4%,可见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建立、医疗从业人员的数量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与影响,使得温江区在医疗服务方面保持增长趋势,同时也在发展中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 温江区各类卫生机构情况表(年末数据)

良好的医疗条件是发展健康产业的必备要素,充足的医疗资源是发展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通过以上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温江区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医学城也积极利用相应的医疗资源,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做强医疗应用产业链,积极探索以康复专科为特色的价值医疗,引进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医疗品牌服务机构,提供更加先进的医疗技术,构建持续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3.医学方面

生物医学是21世纪的重要领域,生物医学产业作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也关系到全人类自身的发展。由于其经济效益显著,故而成为全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成都市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15]68-69,可以说,医学的发展对于国家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学研究,聚焦龙头企业的研究方向、行业领军者的最新技术以及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

成都医学城将做强医学研发产业链作为重点任务,加大培育、提升医学城的研发能力,促进德信安等企业的研发成果在成都医学城转化。目前,成都医学城已经发展到42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11个研发中心、5个创新工作站。同时,医学城在研发平台的搭建方面也下足功夫,引进或促进企业搭建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研发等合作平台,完整的医学研发布局将更加持续有力地推进成都医学城的建设与完善。

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成都医学城提质快进,发展势头强劲,被生物谷、中信证券等知名机构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园区、中国最具特色的生物医药园区以及中国最佳医疗健康产业园区。接下来,成都医学城将借助温江区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基础,实现医学城的进一步拓展,力争把成都医学城打造成为世界健康产业品牌新高地。

(二)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现状

健康服务业以维持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改善健康状况,提升健康水平,还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6],因此,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转向健康服务业也必然是大势所趋。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是成都市唯一的健康服务业主题产业功能区,也是温江按照现代城市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主阵地。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温江三大产业园区之一,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是温江区建设健康产业功能区的重要载体之一。

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516.34万元,比2019年预算数1238.93万元增加277.41万元,增长22.39%,这无疑也表明了温江区在打造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上的积极态度。立足45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温江区着力构建现代化健康服务业产业体系,下文主要从养老服务来分析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养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2019年,成都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维持高位,但降至五年来最低,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稳定,但高龄老人占比稍有升高,在老年人口中,60至69岁168.75万人,占53.40%,具体情况见图2与表4。

图2 成都市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图

表4 成都市老年人口年龄结构(%)

如今,我国的家庭结构大多为“4-2-1”模式,即四个老人、夫妻双方、一个孩子,这种结构使年轻一代需要背负沉重的养老负担。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并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成都市近三年在养老服务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发展,养老机构数量及床位数增长较快,2019年已有养老机构546家,床位总数12.5万张,相较于2017年分别增长了13.75%、9.65%。

表5 成都市养老机构数据对比表

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状况,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也就可见一斑。针对养老服务的健康服务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大地降低老龄化所造成的经济压力。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以高端健康服务为发展定位,既对医学城的健康服务有所延伸,又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分工合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不断强化“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稳步向前。2019年,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新增医疗美容等健康服务平台6个,引进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03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获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

(三)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现状

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的现实需求。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成都农高园)位于温江区北部,面积158平方公里,是温江区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个园区中生态环境最优越、旅游产业最具规模的园区。

作为成都市的休闲乐园和生态大公园,成都农高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区为产业定位,突出“农业+创新”、“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发展模式,致力于发展文创旅游、都市农业、医养健康三大产业。近年来,成都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成都市的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的趋势。

表6 成都市旅游基本情况

除此之外,从成都市农林牧渔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处于较为平稳的增长状态,同时农业服务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反映出成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服务特性,温江区农高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温江区农高园立足自身条件,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实现加速升级。2019年,农高园旅游综合收入109亿元,增长15.9%,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2.7%,引进新尚植物研究院等重大项目8个,同时13个项目开工建设,吸附生物科技研发等创新平台23个,孵化川农牛等农业科技企业38家,打造半亩方塘等民宿19个,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区,也是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区。

总体上来看,温江区近年来把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不断使空间布局优化,构建三医(医药、医疗、医学)融合、三区(成都医学城、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成都农高园)联动、三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健康服务业、都市农业)共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产业功能区已成型,已成势,实现建设成为在西部居领先地位、在全国为一流水准、在世界有知名度的健康产业高地的发展目标必将不会久远。

四、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五大主体功能区协同发展路径

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整个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条件与宜人的气候风貌为成都创造了发展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成都人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悠闲的生活环境,也养成了成都人闲适舒缓、从容淡然的性格特点,在成都发展健康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成都在促进国家战略实施上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成都做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战略方针,以此来推动形成更加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式,全面建设更加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天府。

(一)“南城”落实“中优”战略

“南城”,包括医学城和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两大产业园区,是成都市集中发展区域,“中优”即中部区域的优化。切实有效落实“中优”战略,即在“南城”加快高端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发展,优化产业层次、提升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区域带动、行业领先的主导产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功能体系[17]36-37。

成都市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温江区率先开展健康产业功能区的探索与创新。近年来,作为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成都医学城巩固基础、紧盯前沿、提升实力、稳步向前,发展势头强劲。健康服务业集聚区聚焦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将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密切围绕医疗、康复、养老价值链并满足人群日常消费,其发展态势也表现出勃勃生机。因此,实现成都医学城的进一步拓展,将其打造成为“三医融合”的国际化健康产业示范区、世界健康产业品牌新高地,是实现成都医学城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另外,为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优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空间布局,将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带动成都全市、四川全省乃至全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也与“中优”战略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首先要利用好已有的资源优势,温江区在近年来专注深耕大健康产业,温江区政府奋力攻坚,出台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并迅速落实兑现,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获得了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利用已经具备的政策优势,将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对区域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其次,提升产业层次成为落实“中优”战略的必然选择。对于医学城,引进更具实力的企业与科研团队,实现生物制药与研发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全方位为产业发展引进高端人才,吸纳优质资源。对于健康服务业,引进海外优秀的服务运营机构,聚焦高端健康服务。通过将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国际上领先的健康产业高地,优化中部区域的都市功能,更好地实现成都市健康产业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

(二)“北林”落实“西控”战略

“北林”,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即成都农高园为主阵地,将其作为生态涵养区,“西控”即西部区域的控制。落实“西控”战略,即在“北林”控制开发强度与生态红线,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与生态涵养功能,使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土质肥沃,物产富饶,具有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与良好条件。成都农高园以花木成林的自然景观为资源依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建设打造出集农业景观、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构筑绿色发展方式,因而是落实“西控”战略的不二选择。

严格控制好开发强度,守护住生态保护红线是第一要务。在开发强度上形成一定差异,使得不同定位的区域差异科学合理布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开发边界线,优化空间管控制度[18]。其次,建立奖惩分明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有污染行为的主体予以严格的惩治措施,激励各主体提高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打造突出历史文化与特色的成都农高园,再现千百年来蜀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耕读传家的情景,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生态涵养园区。

(三)促进健康产业与主体功能区融合发展

“中优”“西控”相辅相成,二者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南城重点发展医学、医疗、医药产业,通过“中优”实现南城的精明增长,为温江的健康产业发展和市民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促进北林区域的生态价值转化。北林重点发展两养产业,通过“西控”实现北林的精明收缩,优化生态涵养功能,为温江区构建国际花园城市提供生态支撑,同时又发挥生态优势,为南城区域吸引优质企业与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深刻把握“中优”“西控”战略的内在联系,是落实“中优”“西控”战略的核心,同时也对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建设遵循着“南城北林”的总体空间格局,始终坚持“三医融合、三区联动、三业共兴”的发展观念,助推温江以及成都得以高质量、高速度、持续以及健康发展。主体功能区能有效促进各区域的协调统一发展,使其紧密结合,有效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提高资源使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有显著成效。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成都健康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成都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助推提升功能品质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于四川省的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未来,成都将继续聚焦“三医两养一高地”的产业定位,坚持优化产业层次、夯实功能承载,让成都健康产业的发展更气势。

五、对策建议

要想更快实现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可以多参考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国内的发展现状与环境出发,制定适合我们自己践行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与市场并重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表现之一,就是政府能够对市场起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19]。成都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主体功能区的战略,都体现了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但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想实现健康产业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不仅要依赖以政府为主导所出台的宏观政策,市场环境与市场监管也十分重要。

政府层面的政策措施能够对协同发展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使发展按照设想的方向而不至于偏离轨道,同时,国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必然会得到发展主体的响应与配合。此外,还有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资金支持,通过开源节流合理利用财政资金。但另一方面,只有加强产业的竞争力,才能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功能区。首先,要加强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创新性,只有利用对产业的创新,建设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健康产业功能区,才能提升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快促进相关产业的关联发展,才能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健康产业的体系;最后要加强健康产业功能区的监管,只有对落户健康产业功能区的企业加强质量的把控,才能在整体上提高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水平,从而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更快实现战略目标。总之,不仅要利用好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也要根据自身特色探索创新建设模式,提高竞争力,从而使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实现更安稳长久地发展。

(二)形成健康产业功能区的集聚效应

健康对于个人或国家都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健康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民的身心健康。国际经验表明,健康产业发展正转向以健康服务为主。健康产业作为十分具有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在建立多层次产业体系的同时,还应重点引导其形成集聚效应。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产业服务体系。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结合不同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高品质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例如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其亚健康状态比一般人群更加严重,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生活习惯制定不同的健康指南从而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产业则应该重在护理与监测,降低突发性疾病对老年群体的伤害。通过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大大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结构形态,在更深层面也实现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其次,实现集聚效应。加强城市群的建设,在成都实现健康产业与功能区的协同,使其具备辐射周边城市、吸引人力与资源的能力。同时,由于都市圈或城市群的存在,成都也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一旦形成健康产业的集聚效应,就获得了协同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成都吸收周边城市的养分,另一方面又推动周边城市加速发展。

形成健康产业功能区的集聚效应,与“中优”“西控”战略的建设引领示范区的定位一致,因此集聚效应对于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实现协同更能有效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培养高端人才,提升国际化水平

21世纪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争夺。因此,要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健康产业相关的高端人才,提升国际化水平。

首先,提高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只有更重视专业人才,才能使健康产业按照期望的方向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健康产业人才,重视实操教育,提高人才的实用性,同时,要提高社会对于健康产业专业人才的认可度,刺激人才流入健康产业。其次,要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必须使得健康产业形成升级。因此可以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建设高端人才示范区,实现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与国际接轨,从而提升成都的国际枢纽功能,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东进”战略的协同。为更好地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应该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利用好政府资金、着力优化市场环境;全面落实人才政策、深度挖掘人才潜力;形成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增强吸附优质资源的竞争力,为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六、结束语

作为当今中国新一线城市的领跑者,成都的点滴变化都可能影响着全国城市的发展变动。近年来温江始终坚持生态发展、精致发展,成为一座正在崛起的健康产业高地。同时,成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更具效率、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于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协同发展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想要更快更好地实现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应该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挖掘其发展潜力,优化功能品质,提升城市能级。未来,围绕“三医两养一高地”的产业定位,成都健康产业也必将奋力攻坚,实现更加宏大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温江区功能区成都市
温江区:联企清风为企业减压力增活力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大黑狗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方寸之间的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