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渗水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参数

2021-01-25 03:21刘慧忠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静压填料碾压

刘慧忠

(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济南 250014)

1 工程概况

京唐铁路JTZQ-6 标段起止里程为 DK128+077.46 ~DK153+874.6,本段以新冲积平原地形为主,具有平坦、地势开阔的基本特点。现场勘察结果表明,沿线分布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约3m。地下水补给形式相对单一,以大气降水为主,具有较强的硫酸盐侵蚀特点。路基为基础施工内容,通过CFG桩实现对地基的有效加固处理【1】,桩顶设0.15m 碎石垫层和0.5m 底板。以级配碎石为施工材料,经填筑后形成厚度为0.4m 的路基基床表层;路堤基床底层用改良土填筑,厚度2.3m;使用渗水土填料完成基床底层建筑作业。

2 工艺试验内容

1)组织物理指标试验,通过此方式掌握填料的质量情况,基本测试指标包含含水率、密度、颗粒等;

2)填筑、碾压设备选型;

3)施工工艺参数,填筑阶段包含摊铺厚度和设备行进速度等,碾压阶段包含设备组合方式、机具选择、设备行进速度等。

3 渗水土填筑碾压方式、松铺厚度及碾压速度试验

渗水土填筑对施工工艺提出较高的要求,遵循“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原则,依次完成各部分的填筑作业。选择长度为100m 的代表性路段,于该处组织填筑工艺试验,分析填筑工艺参数的可行性,视实际结果灵活调整。路基加固选用的是CFG 桩。铺设碎石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底板,若质量满足要求,则组织渗水填料填筑试验。

3.1 碾压方式组合试验

碾压方式组合试验共采用3 种方式,具体碾压区域为第一层左侧、右侧和第二层的左侧,主要工艺为:

1)静压 1 遍+弱振 1 遍+强振 1 遍+再静压 1 遍;

2)静压 1 遍+弱振 1 遍+强振 2 遍+再静压 1 遍;

3)静压 1 遍+弱振 1 遍+强振 3 遍+再静压 1 遍。

可以得知,上述3 种碾压方式的区别在于强振遍数不同,施工期间设备行进速度都控制为2.5km/h,虚铺厚度为35cm。

3.2 填料填筑虚铺厚度试验

填筑虚铺厚度的控制标准取30cm、35cm、40cm,分析各自的施工情况,展开对比试验。碾压作业采取的是静压1 遍+弱振1 遍+强振2 遍+再静压1 遍的方式,施工期间设备行进速度为2.5km/h。

3.3 机械碾压速度试验

第二层左、右侧施工过程中,将各自的碾压速度控制为2.5km/h、4km/h,在此条件下展开对比试验。结束碾压作业后检测压实度指标,包含孔隙率、弹性模量等,根据所得结果绘制曲线图,分析在不同碾压速度下各项指标的具体表现,以此为依据确定合适的碾压施工工艺,包含碾压组合方式、设备行进速度以及厚度控制标准。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试验段填筑试验

施工单位自检,同时由监理严格检查试验段施工质量情况。结果表明:若选择AB 组(渗水土)填料,此时的路堤及基床底层施工质量良好,实测的压实标准可满足要求,可以得知虚铺系数为1.15。压实作业可选设备为18t 压路机,要求松铺厚度控制为35cm,施工期间加强对含水率的控制,参考的是最佳含水率的40%,实际结果应在该值的±1%范围内波动。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时,应有序完成5 遍碾压作业。

4.2 渗水土填料虚铺系数的确定

以表1 的内容为参考,选择合适的虚铺系数。

表1 路基渗水土试验段第一层碾压沉降量统计表

4.3 各项试验指标的关系分析

试验检测数据要具有代表性且在数量上应相对较多,因此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根据现行规范得知,在K30(地基系数)、Evd(动态变形模量)、Ev2(静态2 次变形模量)3 项指标的测试中,每填高90cm 所设置的测点数量应达到4 个,实际采取每填高30cm 便设置测点的方式。K30、Ev2的检测流程较为复杂,对人力资源以及时间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试验后分析2项指标与Evd的关系,再根据Evd的实测值进一步得出K30、Ev2的值,此方式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得知,孔隙率<15%,且Ev2也完全满足要求,路堤中Evd为37.2,除此之外的其他指标也都满足要求,总体来看表现较佳。

5 CFG 桩加固处理施工技术

地基加固作业选择的是CFG 桩,所用设备以长螺旋钻机为主,并配套混凝土搅拌机,共同配合从而高效完成CFG 桩的施工作业。

5.1 钻机就位

根据施工要求使钻机转移至指定位置,检查垂直标杆的位置情况,将其用于反映塔身导杆的位置,若存在偏差则及时调整,确保钻杆与桩位中心对齐,严格控制好CFG 桩垂直度偏差,要求该值不可超过1%,否则视为不合格。

5.2 混合料搅拌

以设计配比为准称量原材料,混合后再给予充分的搅拌,为确保混合料质量,每盘搅拌时间至少要达到60s,检验生产所得的混合料性能。确保坍落度稳定在16~20cm,若高于该区间,可见桩顶存在大量浮浆,桩体强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若坍落度低于该区间,则会对泵送性能造成影响。此外,选取2组试块,分析其强度情况,进一步检验配合比的可行性。

5.3 钻进成孔

钻孔初期需要关闭钻头阀门,伴随钻进作业的持续推进,钻头触及地面后则要及时开启马达,以便快速向下钻进。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钻杆晃动时则要适当放慢进尺,以免出现桩孔偏斜现象。此外,施工作业面的标高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标,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2】。对于卵石层的钻进作业,会导致进尺变慢,与此同时,可见机架发生轻微的晃动现象,可以根据此特征判断钻杆进入该层的深度。

5.4 灌注、拔管

钻进并满足深度要求后,需选择合适的时间提拔钻杆,考虑混合料泵送量的实际情况,调整好拔管速度,使两者形成相匹配的关系,保证管内的混合料稳定在特定高度。对于饱和砂土层的施工作业,不允许停泵待料,正常状况下拔管线速度以1.2~1.5m/min 为宜,对于淤泥质土施工环境,则要适当放慢速度。做好上根桩的施工作业,将钻机转移到下一施工点位,施工作业有序推进。

5.5 注意事项

1)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及时暂停钻进,组织混合料的泵送施工作业,检查钻杆芯管内部混合料的情况,若完全充满则要及时拔管,单次提钻高度应控制在25cm 内,避免先提管后泵料的情况。

2)完成灌注施工后,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要工具处理混凝土,加振时间为3~5s,通过此方式提高混合料密实度。桩顶用土封顶,保证施工质量,不可出现干缩裂纹。

3)成桩施工作业要具有连续性,确保供料充足,以免因混合料供应中断而导致停机待料现象。通过地质勘察报告分析施工情况,尽可能避开饱和砂土。完成灌注施工后,及时使用水泥袋盖好桩头,实现有效的防护。施工期间要注重对投料量的控制,必须达到设计灌注量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4)成桩误差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桩长允许偏差为100mm、桩径为20mm、垂直度偏差不可超过1%。单排布桩时,要求桩位允许偏差不超过60mm。

6 结语

渗水土的特殊之处在于透水性较强,将其作为路基填筑施工材料可达到提高排水效率、减小工后沉降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方式下因填料透水性不足而引发的路基质量问题。本文则围绕渗水土路基施工工艺展开探讨,提出施工技术要点,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静压填料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静压托换桩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碾转
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装配技术
一种基于空气静压支承的自调心装置
聚合物型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无机填料填充PE—LD/EVA合金的导热及阻燃性能
北方某严寒地区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