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析

2021-01-27 11:58张耀星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农民农村

张耀星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引言: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设施完善、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在对科技能力进行吸收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下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已经渗透到了农村居民生活中,农村居民已经在慢慢的接受互联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供先进信息,培养更多的农村技术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互联网+有助于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世界变小了,人和人之间联系变得更加便捷与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互联网+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与便捷条件。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整个市场流通模式发生了改变,并且提供给了新农村生产发展新的方向[1]。通过互联网,农民不仅可以在网络中对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学习;在网络中涉及到世界各地的实时农业生产信息;专业的农业网站可以提供给农民技术咨询服务,可以快速及时的帮助农民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对其他地方成功生产经验进行借鉴,进而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给农业生产技术保障。

在互联网中,农民除了可以获取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信息,还可以学习到很多致富经验和信息、城镇用工信息,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对未知领域的不确定。经过大量的准确信息,农民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致富信息进行挑选,进而不断提升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利用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可以对流动环节进行减少,进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对销售收入进行提升。

(二)互联网+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人口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学历的,都想要离开农村,进入到城市中,这导致了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若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会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2]。因此,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行提升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农村人口较为分散,交通不够便利,具有较大的开办学习班难度,大部分具有学习愿望的农村居民都是自主进行学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提供给了农民自主学习条件。在互联网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资源,且互联网运转高速和具有较强交互性,便于农民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给农民远程教育。农民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对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互联网学习模式较为灵活,不具备限制性,可以反复进行学习,便于农民接受与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和水平。此外,在互联网中,传播着先进的理念与思想,有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理念,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三)互联网+有助于缩短城乡差异

农村生活不太方便,并且接受信息存在不及时的缺点,致使很多农民都在向城市迁移,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交网络的同时,也导致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感、传统道德越来越没落。而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其在农村中的慢慢渗透,使农民可以接触到先进思想与文化,使农民可以及时对社会进步与变化进行感受,有效改变了农民的心理。在农民足够了解城市后,会理智看待城市,进而有效缓解城市化速度[3]。此外,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四)互联网+有助于形成乡村文明风气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农村是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部分农村在偏远地区,以至于在建设时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与服务难度。而通过互联网建设,可以创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对党政工作、事务管理进行公开,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日常管理科学性、便捷性。通过互联网,可以对农村典型事迹、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可以号召村民学习,督促党政干部对综合素质、政治修养、工作能力进行提升,进而提供给新农村建设有力的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政干部属于领头人和重要力量,提升其综合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新农村政风与社会风气。并且,在互联网中,有娱乐节目、新闻、影视剧,可以对农村单调文化生活进行改善。在网络中老年人可以对娱乐节目进行观看,年轻人可以接受法制教育,提升法制意识。此外,通过对各方信息进行查看,可以开阔视野;闲暇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打发时间,有效降低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的事情出现概率,在无形中加快了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农村特殊性

在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互联网建设和其他区域建设划等号,但是农村地域较为宽广,人口密度不如城市,在管理方面较为容易简单。加之,农村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存在较大的难度,针对一些年龄较大、接受能力较差的农民,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使用方法与技巧进行教授,这样才可以有效打破新农村建设的瓶颈[4]。只有对该特殊情况进行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才可以有效加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

(二)专业管理人员存在不足问题

互联网,其是以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若缺乏掌握高科技技能专业人才,是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严重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推进、管理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具备多年从事传统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会感到无从下手与迷茫,部分工作人员虽然会使用互联网,但是针对互联网管理方面,也是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进程,需要及时针对互联网管理,培训相关人员。

(三)互联网建设缺少互动性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都有自己的网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农村居民在利用互联网时,仅仅是被动、单纯的接受信息,网页中展示的信息也大多是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规定、政策等,或者是转载其他网络文化,没有自身的信息发布,如新农村建设亮点、农产品供给信息、农村先进个人、农村典型事迹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互联网信息缺少互动性,究其原因,互联网使用与管理技术有待创新和完善。

三、借助互联网+,加强新农村建设策略

(一)注重农村互联网建设,对互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快速的普及,并且悄然产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实际上属于一种网络精神创造,其是基于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严重影响着社会生活[5]。农村属于中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时需要注重农村互联网建设,还需要注重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作用。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农村互联网建设的方案和工作规划,并根据改革要求,把网络宣传和传统文化宣传进行充分融合,在经费和人员方面加大经费投入。为了可以对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进行响应,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各单位为协助,在农村中对乡乡有网站工程进行实施和推进。乡乡有网站工程,属于大型公益工程,该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把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到全国农村中,创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进而加快建设农村互联网。但是,在开发时需要注意一点,考虑农村的特性,对简单易用的运行软件进行开发,并可以利用政策鼓励设备商、运营商、内容商等,参与到农村市场开发中,对农民使用互联网的费用与门槛进行降低,进而有效进行网络宣传,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提升农民网络意识与使用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中有一些农民还没有接触过电脑,更不要说使用互联网了,甚至还有一些农民拒绝使用互联网。实际上,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个人思想观念较为老旧和没有转变。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在新农村建设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注重在农村对互联网知识进行普及,使农村居民有机会和互联网进行接触,对互联网的推广,利用网络宣传,加快新农村建设[6]。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培训班,对农村居民进行召集,指引其进行学习,利用免费上网体验,使农村居民可以和网络进行近距离接触,使农村居民可以对互联网的丰富与便利进行感受。在新农村建设中,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人员。相关部门与人员可以在农村中挑选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较强接受能力和组织能力,且对互联网具有浓厚兴趣的农村居民,利用人才激励机制,派送这些农村居民进入到专业培训机构中进行学习,使其可以掌握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互联网知识、技术,进而有效促进农村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网络的宣传工作,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需要基于农村互联网建设,并根据农村特色与地方文化,做好网络宣传工作。想要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网络文化发展,需要通过网络宣传,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进行服务,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加强对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对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进行满足。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对农村地方文化进行不断开发,对农村特色生活进行深入挖掘,使网络宣传变得更加接地气,提供给新农村建设一条新的发展途径。通过网络的推广使用,可以使信息获取变得较为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丰富的网络信息会给传统道德伦理带来挑战。部分网民觉得,在网络中是绝对自由的,不用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尤其是在农村,农村居民不会受到任何约束,对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丰富信息进行接受,若这时农村居民缺少理智判断,非常有可能发生网络暴力、网络违法等问题。因此,为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新农村建设,在进行网络宣传时,需要指引农村居民基于道德约束,对网络进行使用,使农村居民可以具备辨别善恶真伪的能力。

(四)注重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新农村的社会服务水平

现阶段,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医疗设备落后陈旧、师资力量紧缺、相关信息资源闭塞,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服务水平,阻碍新农村建设。针对医疗服务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设置视频会诊、网络医疗咨询等服务功能,以便于及时准确了解病情,对医院服务质量进行提升[7]。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使教育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有效控制教育成本,把一流的教学,以面对面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创建农民和用人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发展模式,使富裕、优秀的社会资源可以被广大农民使用,进而有效缓解农村地区资源匮乏和城镇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进而缩短城乡差距,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竞争力和素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生产力和素质,还可以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别,加快新农村建设。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导致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明确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措施,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价值,不断完善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的网络意识和使用能力,做好宣传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农民农村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