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提升的农艺技术措施分析

2021-01-27 11:58刘汝平刘萍王淑娟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农艺灌溉

刘汝平 刘萍 王淑娟

奎文区农业农村局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粮食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玉米的种植生产等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日照、温度、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其中有些条件是不受人们控制的,有些条件则能够有效控制,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针对这些可控变量,人们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通过提高玉米种植和生产的农艺技术,进行科学化的选种和栽培等,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大幅度提升玉米产量。

一、玉米种植过程中农艺技术问题分析

(一)玉米栽培缺乏科学的工作体系。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栽培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来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但在实际上,各地区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农艺技术机制,缺乏科学的农艺技术管理方式,体系建设不完善,无法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期间的抗病虫害能力,造成玉米产量提升不明显。在实际上我国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但玉米大规模种植生产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玉米播种农艺技术落后。部分地区在玉米播种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农艺技术指导,没有运用先进的地膜覆盖技术,地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到位,导致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三)玉米生长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只是根据玉米种植的经验进行生长过程的管理,在估算的情况下施肥和灌溉等,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计量工作,缺乏合理的规划,农艺技术的应用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玉米生长过程中没有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授粉技术。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工作,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水分等,保证玉米授粉质量。但是在实际的玉米生长过程中,灌溉与施肥等缺乏现代化的工作体系,栽培和授粉技术不合理,容易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影响,出现矮株、少粒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

二、提升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措施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措施。地膜覆盖技术是玉米播种期间运用的一项先进的农艺技术,通过覆盖地膜能够有效提升地表温度,保证一定的湿度,为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创造有利条件。地膜覆盖下,地表温度提升可以显著增加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分解,为玉米种子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地膜覆盖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使蒸发的水分在地膜上重新凝结滴落在土壤中,防止土壤水分流失,控制土壤湿度,促进玉米种子生根发芽和成长。地膜覆盖技术还可以保证晚熟品种的合理种植,延长种子的发育期,保证玉米种子前期生长的质量,使玉米植株健康成长,提高玉米的产量。

(二)分期进行播种保证延长授粉时间。玉米授粉时间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结实率,因此要尽可能的延长玉米的授粉时间。在玉米的播种期间就应该对玉米的父本和母本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一定种植面积内玉米植株的密集度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保证行数和比例控制良好。为延长授粉时间应进行分期播种,优化播种的机制,使玉米植株的大、中、小苗合理生长,保证授粉时间足够长。

(三)使用人工授粉技术。因为玉米授粉对结实率的直接影响,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在延长授粉时间的基础上使用人工授粉技术,防止天气气候等对自然条件下生物授粉的影响,提高玉米的结实率。相关人员应该关注天气条件,如果发现降雨等不良天气条件会对玉米的授粉有影响,应该果断进行玉米的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应该遵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遵循科学的工作原则,保证玉米的产量。

(四)科学开展施肥和灌溉工作。玉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施肥和灌溉两个环节,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能够为玉米成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提高玉米的产量。在进行施肥的操作时,应根据一定种植面积内玉米植株的密度和数量等进行科学的核算,得出所需要的化肥数量,根据比例进行施肥的科学的管控,防止肥力不够和施肥过多的情况。在灌溉时,应结合最近天气情况,做一个合理的预测,根据玉米实际情况决定灌溉的水量,同时防止灌溉水流失的情况,及时填补漏洞和平整土地沟渠。

(五)田间扒皮晾晒技术的应用。在玉米成熟以后,应进行扒皮晾晒等工艺。玉米成熟以后,玉米棒的表皮会覆盖有多层纤维表皮,最后的玉米脱粒等供需需要先将这层表皮扒下才能够进行。

田间扒皮晾晒的过程需要掌控好时间,时间过早就会使玉米籽粒的营养转化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玉米产量。扒皮晾晒时间过晚就会导致玉米脱水受到影响,不能在脱水时间内进行玉米的处理,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应该提前做好相关农艺技术的规划,统筹好工作时间,保证相关操作科学合理,为提升玉米产量提供保证。

结束语: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玉米的种植面积几乎没有扩大的可能,要想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玉米的产量,就必须重视农艺技术的应用。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农艺技术的更新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农艺技术管理体系,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以及人工授粉技术等控制好玉米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排除不利因素,在科学合理的农艺技术指导下,不断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相应的种植技术,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农艺灌溉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