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路

2021-01-27 11:58曾瑾陆军军医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智库素质教育学科

曾瑾 陆军军医大学

随着网络互联和移动载体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学子的欢迎,这使得图书馆的数据服务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运用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信息服务,适应新媒体环境,更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重要课题。针对该课题本文提出如下思路:

一、微阅读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便携式移动式终端设备逐渐普及,用户从以报纸书籍、电视广播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进入到以数字化为主导的新媒体时代[1]。多元化资讯、多元化通道的出现让人们的传统学习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变。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都成为了阅读的主要对象,在此背景下发展处微阅读这种新类型。

微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基于多媒体通道和短小精悍的篇幅,产生强大的内容社交功能,也即交互性、社会性、碎片性等特点。目前,微阅读已然成为当前社会最为普遍的阅读方式。基于此,众多高校图书馆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新媒体平台的微阅读服务项目。目的是透过具有知识性的微阅读服务,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开展研究性阅读的能力,进而为用户营造更加舒服的微阅读环境,为传统阅读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二、新媒体氛围中图书馆学科服务与知识共享

当前国内外的大中专院校的图书馆学科服务部门纷纷开通微博官方号、微信公众号等新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学科服务[3]。新媒体发展氛围下各大图书馆客户纷纷不仅仅进行于简单的文献检索服务,更多的是进行基于专业知识内容,提供各种知识检索综合方案的服务能力,对这些图书馆学科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另外,单一的学科馆员因胜任力偏低,学科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主导形式正经历着学科馆员单一服务向团队服务方式转变的过程[4]。

图书馆借助于新媒体的网络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地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实现了和用户的在线互动交流,其服务能力和准确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成员通过借力新媒体平台进行服务已经成为时下图书馆科学的研究热点[5]。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进行专业化服务,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科学服务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水平,对于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学科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高校图书馆智库团队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逐步从提供基础的文献服务向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转型。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和知识迷航现象普遍发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库式团队服务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6]。

高校图书馆智库式服务团队能力的构建以及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如何评价,以循证图书馆、能力成熟度模型等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进行研究,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四、创新读者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从当前信息型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当前的各图书馆开展以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培训、文献信息检索利用的课程教学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其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信息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传统的信息检索素质教育体系收到巨大冲击考验。需要创新建立适应时代变革发展需求的新信息素质教育模式[7]。

高校图书馆应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式的学习体系,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社交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也为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案,图书馆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百度等网络平台站点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创新嵌入式馆员服务,积极为信息素质教育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更为有利的场景。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使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两者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各种信息检索、查新等需求,这是一种非常有机高效的教育模式。通过丰富教学信息和方式,使得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达到活泼、生动、高效、交互、丰富的平衡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五、结语

新时代新媒体的融入,必然导致新的变革,顺应大潮流是高校图书馆及各类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最大背景。不管采用哪种手段或者哪类方式去适应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挖掘自身资源,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智库素质教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微智库
微智库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