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2021-01-27 11:58沈泽婉深圳市大望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探究性初中生素质教育

沈泽婉 深圳市大望学校

自1998年党的第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以来,推行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大为不同,尤其在教育目标和方向方面与后者有着显著不同,尤其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试水,教育的目标逐渐向“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为核心,兼顾学生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该种趋势势不可挡。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种,一方面必须掌握语文教学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具备熟练应用的技能,通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创造的学术氛围种,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及建立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必须保证学校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落实情况,基于学生正确且及时的引导和干预,鼓励学生各项能力齐头并进,进而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靶向标”

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在接受教育时,通过鼓励、支持、引导、监督和管理的方式,所逐渐塑造出的符合个人成长预期、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能力和品格。2016年9月,教育部重要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颁布,该成果指明核心素养包括三方面的重要内容,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综合表现分为六大要素,进而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渠道做出了具体指引。

另外,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搭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改革进程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引发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对此设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也水涨船高,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媒体、新学习工具的辅助作用,不断调整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使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角度的目标夯实基础。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挑战

(一)学生学习阅读技能较为被动

尽管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未达到成熟程度,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初中生较十几年前的初中生,可以从各个渠道接触到数量巨大的信息,其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过去已经有了质的提升。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阅读技能的过程中,不能再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求,仅仅关注阅读题目答案是什么,而应当转而思考这个答案的正确性,此外,初中阅读教学不能为了答题而答题,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阅读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价值理念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形式。

可惜的是,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坚持最为传统的教学理念,老师依旧占据教学活动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仍然被动的接受着理论知识,缺少给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即使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困惑,教师可能也因为客观的、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的拓展机会,这就导致在素质教育口号下,部分初中生的探究性阅读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学生仍然不具备“探究”所要求达到的思考深度,仅仅满足于表面化阅读。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体现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应当正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尽管从整体角度观察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具有冲动、易怒、暴躁等某些消极的心理性特征。但是学生间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在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构建上,也具有显著差异。新课标要求中,已经明确突出了学生在阅读上具有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社会经历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类信息有所不同,其看待问题出发点和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思想,不能因为学生的回答不符合通常的答案就对学生予以否定,不能以教师自己的思想为“标准答案”,强行要求学生接受教师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答问题,应当在充分理解学生多元化个性的前提下,竭力避免否定甚至打压摧毁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阅读性探究过程中,不重视该问题,则探究性阅读本身将彻底丧失任务意义。

老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是固定的文字性描述,但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心理则完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这也是新课程阅读里的最新教育要求。

三、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的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拒绝将所谓的标准答案生搬硬套,强迫学生接受标准答案。丰富课堂教学案例,采用多元化的新媒体手段让阅读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注重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此外,还应当对这些不同的看法进行区别对待,如何其价值观本身并未发生偏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但如果学生发表的观点过于偏激,甚至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则应当引导和纠正这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及时辅以正确有效的指导。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初中生素质教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