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培育路径

2021-01-27 11:58祝婷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意识

祝婷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早日实现法治国家目标。因此,国家应当建立和完善法治规范,注重加强民众法治意识,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在高校法治建设中,对于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提出较多新要求、法治素养属于法治认知、信念与技能修养,且法治素养在大学生整体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强重视度。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治知识体系

除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都认为自己和法律距离较远,因此缺乏法治观念。多数学生不了解国家根本大法,按照调查研究显示,有72.1%学生选择《宪法》,18.5%学生选择《刑法》,4.2%学生选择《民法》,5.2%学生不知道。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部分学生不知道和不了解国家根本大法。上述现象和教育教学期间,法治宣传与教育力度不足等因素有关。由于法律教育具备指示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大学生法律知识都是从相关课程上获得。

(二)未形成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公民采用法治概念、原则、逻辑和规范,审视、分析和推理社会问题,以此做出决定的思想活动过程。通过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法律认知不足、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不尊重他人权利、遵纪守法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缺失,并且缺乏“法”权利理念。

(三)缺失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主要是敬仰和信奉法律体系,包含民众对于法治社会的期望与殷盼,通过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的法律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大学生群体缺乏法律信仰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调查中显示,有33.5%的学生认为平等,有50.1%的学生认为不太平等,有11.7%学生认为不平等,有4.7%学生表示不好说。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于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等信心不足。

(四)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不乐观,多数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并且该类行为呈现出智能性与多样性特点。由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且存在滞后现象,因此人情关系淡薄,缺乏法律意识和思维,法制观念也比较欠缺,上述行为会导致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法治培育理念,提升法治意识认知

第一,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为人才竞争。专业知识是人才考核的小部分内容,综合素质成为新的考核标准。学校教育应当转变原有教学体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以此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与法律能力。注重学生法律思维培训,能够全面提升法治素养。

第二,基于规则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核心在于规则性,因此大学生必须强化规则意识,能够将法律要求转化为行为准则及价值尺度,能够全面遵循法制规定与规章制度,维护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应当对法律保持敬畏心,能够将法治思维转化为生活经验,使用法律制度约束自身行为。

(二)实行多样化、灵活性教学模式

第一,采用案例式教育模式。高校法治教育改进,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优化改进教学方法,以此实现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法要求教师基于互动性、开放性的思想指导,融入案例讨论和多媒体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将社会热点与话题作为案例来源,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记忆法律制度与规则条例。

第二,丰富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此作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结合专业教学和法制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高校可以将《劳动合同法》、《继承法》、《婚姻法》作为校级必选课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选修《商法》、《国际贸易法》;会计专业学生选修《会计法》、《公司法》。开设多种法律选修课程,能够拓展高校法治教育途径,全面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

第三,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参与法治教育。高校应当全面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律师、检察官和法官,充实高校法治教育队伍,为学生讲解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提供实践指导。专业法律人员真实经历法律案例,因此会增添讲解过程的生动性,带给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积极性。

(三)扩展法治教育实践

大学生法治素养必须了解国家基本国情,深入实践活动中,以此加深法治理念和观念。同时对大学生法治实践方式进行创新。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因此建设法治校园环境,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组织学生法院旁听、模拟法庭、社会实践调研及走访监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法律知识,同时对法律体系产生信任感与敬畏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治素养培育在大学生综合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深入探究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法治培育理念,提升法治意识认知,实行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扩展法治教育实践,深入践行法治教育与法治素养培育,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与素养。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