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背景下做好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1-01-27 11:58罗婧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劳动思政政治

罗婧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宅经济”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 +”是当下我国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状态,宅家就可以网购到各种吃的喝的用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疫情之下的网上问诊、直播课堂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高职大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虽然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积极向上、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但学习主动性差、纪律松弛、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沉溺于虚拟世界,人际交流变少。以“95 后”和“00 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人际交流基本上通过电子产品进行,在虚拟环境中,与现实世界交流顺畅,并且还能实现商品的交换,导致他们在其中无法自拔,沉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与老师、与家人、学生之间等的交流变少,与社会交流的机会减少,从而引发了情感冷漠、自我封闭和人际交往等问题。

2.自身承受能力低,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过渡阶段,在急剧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的问题。新闻上报道的大学生因各方面原因自杀的案例也不少,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在逐年上升。各大高校虽然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及心理咨询室,但部分学生仍然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不愿表达自己的心声,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不尊重劳动成果,勤劳的意识弱化。“95 后”和“00 后”的大学生,由于家长过度宠溺,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意义的劳动也开始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科技产品,进入大学的他们,更独立、更自由,生活上出行有网约车、吃饭有网络订外卖、洗衣靠手机下单上门取送等,生活上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让好逸恶劳的思想慢慢滋生,在集体劳动中也存在投机取巧、少劳多得的不良思想。有的即便是农村家庭出生的学生,吃苦受累的精神大大下降,对农活技能也很生疏,劳动技能逐渐下滑。

二、完善“宅经济”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1.加强劳动价值观的引导。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文件,意义重大。《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家庭学校社会要把“劳动最光荣”意识作为常识开展常态化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习、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唤醒自我的奋斗意识和进取精神。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须从家庭做起。家长要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从社会角度来看,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接受劳动锻炼。

2.加强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师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不只是通过课堂得到知识,手机、计算机等设备也能实现大量知识信息的获取,远远超过教育可以传授的知识量和知识范围,所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形式也被打破,使教师群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师资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还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还需要具有互联网技术素养,并且可以将互联网技术更好运用。所以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联网培训,要认清形势,改革思政教育方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互联网形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态势,所以思政工作者应该注意对互联网的利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范围,实现不断的创新。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了解大学生的喜好和价值观念,尽量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应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和 QQ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利用这些设备和平台进行渗透,扩大思想教育工作的范围,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还有名师和优秀学生建立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并且大力推行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引领思政教育的平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思政政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