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01-27 11:58李冰张铭晨李丽田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郴州市新型农村规划

李冰 张铭晨 李丽田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针对农村的新型规划方案,其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与城市社区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新型农村社区的性质是由若干个不同的行政村聚集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既不能等同于常规的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常规人口聚集。在借助合理有效的对策下,加快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营造出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帮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生活水准。

一、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一)可有效优化村镇布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从我国郴州市的基本地貌以及当地的农村住宅规划布局来看,其普遍具有村镇多、规模一般且较为分散的特点,在建设中缺乏相应的规划,没有充分结合郴州市的地理特点,发挥相应问题[1]。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将重新合理规划乡村住宅,将部分过于老旧的村落进行合理并合,将极大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作用。此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还将对村落中的马路、农田、树等项目的资金进行整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配置,有效利用资源,提升使用效益,增加乡村居民的居住幸福感,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二)有利于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

我国大力开展新型农村的规划建设,其基本宗旨便是可以快速提升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早日实现全面进步,有效缩短与城市间的差距。因此,建设新型农村,可以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公共设施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共享等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对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相应加快,进一步的提升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发展契机,为我国重新规划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郴州市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为了提升生活水准,发展自身经济,郴州市农村中的大部分青年都选择了进城打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整体的发展规划受到人口数量的制约,导致农村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出现相应的缺失[3]。不仅对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使留守村民无法享有更好的服务措施,且留守村民均以老人、妇女以及儿童居多,这类群体对于医疗、教育等拥有较高需求。因此,建设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将有效形成全新的居民生活社区,有效建设相应的居民公共设施,合理有效的应用相应资源,为提升农村服务质量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平台。

二、我国郴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一)建设步伐过大

在郴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部分城镇急于求成,未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便采取拆除、合并等措施,造成自然村镇规模偏小、居住分散等情况。在进行并存后,少则3-5个村落,多则10多个村落合并后盲目实行城镇化管理,求量不求质,使当地村民的生产与生活极为不便。

(二)相应规划过于仓促

在进行新型农村的建设中,部分村落存在规划编制过于仓促,调研不足的情况,尤其针对于当前的村庄、经济、结构、生活等层面,很难贴合当地群众之所想。导致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不足、相应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

(三)缺乏一定的规范化标准

在我国郴州市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相关部门缺乏国家级规范标准,意识不全。在进行规划过程中主要以“参考”为主,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使其建设的最终标准低于城市社区,干扰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4]。在此中模式下,农村居民完全丧失了传统村落的优点,既脱离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又达不到相应的城市生活标准,造成了农村居民严重的抵触心理。

(四)规划重点不明确

对郴州市目前的农村分析,其主要问题集中在“脏、乱、差”。其中,由于农村布局设计不合理,导致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使其呈现“脏”的特点;其次,未能形成相应的规划布局,整体村落的建设无序、格局混乱,使其呈现“乱”的特点;最后,农村道路狭窄,且部分道路存在阴雨天便泥泞难行的情况,路面排水性能不强,使其呈现“差”的特点。因此,郴州市部分农村产业布局凌乱,缺乏有效的产业布局规划。

三、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中提出有效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整体的规划意识

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时,需要提升整体的规划意识,通过实地考察等将相应的规划蓝图进行绘制,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实现。此外,还需树立城乡建设的龙头意识,坚持“富足规划”,与当地政府沟通,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并进行合理整合,做到“一处一景”、“一村一品”[5]。此外。不宜过多、过快的提倡并村,在进行新型农村的建设中需要循序渐进,在有相应条件的社区优先采用相应的发展措施,积极有效的发挥社区带头作用。

(二)提升整体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需要履行“不同地段赋予其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原则,将相应的土地利益最大化处理。此外,在农宅占地的分配中,需要根据农户从业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做到物尽其用,最大限度的节约农村土地,实现合理布局[6]。在进行相应的迁村并村中,提升居住地的节约利用程度,对于节省下的土地则可以进行综合有效的产业开发,建设相应的工业园区,促进农村经济实力的发展。同时,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大力进行商业开发,建设相应的商业街,整体提升我国农村的区域地位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进行相应的社区规划过程中,需要了解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是否具备综合发展的优点。重点应针对于村庄的社会、经济、结构、生活、风情等方式,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全面提升技术含量,把握村庄发展的相应问题,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提升整体的利用率。

(三)提升当地政府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

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需要当地政府对当地的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以及民族特色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充分融合当地的发展背景,使其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保证乡土文化的完好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郴州市的生活水准得到了大范围增强,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地域、乡土文化进行合理研究。在后续建造中,对空间布局、景观控制、活动场所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功能设计中,使其有机融合,发挥拥有的文化价值。

此外,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综合有效的规划相应布局,使其具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功能齐全的特点。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选取科学的社区地址,使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具备完善的社区可持续发展功能。与此同时,其他社区也需做好相应规划,提升我国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整体的发展过程中,做好统一规划,向“一村一品”迈进。

(四)构建高效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

在办公过程中,需要通过新建、改建、开发商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应的服务基础,保证每一处新建的农村社区拥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社区,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在综合性服务社区中,应包含但不限于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大厅、民政社会保障室、计生指导室、社会警务室、图书室、村民学校等。此外,针对于老幼群体,需要建立相应的基础活动设施,成立幼儿园、养老院、卫生所、超市等服务场所,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发展相应的社区服务

在综合性服务社区中,需要与互联网进行有机融合,建立健全的“一站式”公共服务网,将政府响应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延伸到相应的社区、民政、劳动、计生、卫生、体育、科技、农业、金融、物业等领域的综合管理,使之更具高效性。同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全体村民的便民超市,农资农技、信息中介、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养老托幼、餐饮、家政服务等项目,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相应的建设措施,保证整体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的重要变革,是一条必经之路,在我国农村走向新型城镇化道路中,需要一定的实践探索,全面保证在农村生活环境的建设中做好相应的改造。根据我国农村特色项目做到形式多样、风貌鲜明,充分考虑到我国新型农村的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用全面系统性的思想来综合解决新型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郴州市新型农村规划
我的爷爷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郴州市:夯实基础,提升环境监察效能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构”筑不一样的精彩——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同课异构”剪影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