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探析

2021-01-27 11:58端木于平宣城市文化馆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文化馆人员

端木于平 宣城市文化馆

文化馆是为丰富社会群众审美与文化素养而建立的公益性场所,其对受益群众而言是学习与交流的文化平台,对社会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而言却承载了提升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等重任的服务机制,因而做好文化馆的相关服务尤为重要。新时期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文化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文化馆从自身的问题出发,在问题的改善中进一步探索发展的路径。

一、新时期文化馆的发展态势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文化事业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新业态,这对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服务的内容更加广泛,2017年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二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要求更高,现在基本是“人人能唱,人人会演”,年轻人的文化才艺水准飙高,文化馆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很难被认可;三是传播展示手段和速度更加多样快速,数字网络文化日新月异;四是个性化要求更高,传统的“你演我看”的格局越来越不被接受,群众的参与意识变得更加强烈。这些新变化新形势就对文化馆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结构相对简陋

受体制和编制等因素局限,文化馆人员首先数量有限,对当前包罗万象的文化需求应对乏力。目前市一级文化馆一般30人上下,而且问题是专业基本集中在传统文艺项目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方面,而当今普遍需求的如动漫、视听编辑制作、数字化以及非遗类名目繁多的各种项目往往是普遍不足,或者是根本没有。而传统项目也是不断分裂演变多种新支,仅以音乐舞蹈为例,文化馆现有人员大多局限在唱和跳的层面,而对音乐创作、制作包括编曲配器、录音、舞蹈的新样式等方面也是望洋兴叹。所以导致文化馆目前的服务对象或者是到馆活动的人群基本都是集中在老人或孩子,年轻人很少问津。

(二)人才流动机制僵化

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一方面“老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抄着旧业,按部就班,甚至混日子,另一方面对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很难及时到位,导致文化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服务水准、服务质量很难适应时代要求

(三)综合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各级文化馆招录的人员基本都是所谓“学艺术”的,而我们现行教育体制对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还有显然不足。这些艺术生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综合文化素养不足的现象,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让我们以文化服务为根本的职业要求十分相悖,局面往往十分尴尬。而文化馆的年轻人员往往也就错误地将文化馆的服务理解为简单的唱歌跳舞演节目,处于浅层次的水准。

三、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策略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变文化馆人才队伍现状必须依赖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传统用人体制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从根本上说,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馆服务体系重要组成的基本属性不能动摇,文化馆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职能不可替代,不可或缺。通俗地说,文化馆必须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并且加强,不能因为文化馆目前面临的问题而去考虑将这个块面交给市场,那样必将导致直接面对公众的意识形态领域和群众需求的公益文化阵地丢失。同时,必须给文化馆在人员队伍建设上以更大的投入,更多的用人自主权,壮大队伍,增强活力。

(二)加强专业培训,拓展文化学习

基于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文化馆应做好长期的人员培训规划[1]。一是基本文化知识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训培育,二是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更新。制定实施继续教育和专业学习培训的机制和制度,规定在职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列入人员上岗,晋升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实行严格的考核测评,对不合格人员限期达标,负责予以解聘或下岗。在单位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定期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到专业院校或先进地区挂职培训。让人人有学习兴趣和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

(三)强化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奖罚制度

通过引进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来确保文化馆人才队伍的活力;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馆服务机构,其服务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考核应放在第一位,就是说,专业技能的高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专业必须是用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尤其要注意克服一种现象就是孤芳自赏,一心只顾去专营自己的专业,到处参加比赛以图获奖增加自身砝码,对公益培训、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以及各项基本工作敷衍推诿,对这种现象必须坚决遏制。明确树立起一个准则,就是文化馆更需要一专多能的服务型人才,而绝不是唯奖章是举,这一点在制定考核制度时特别重要。

我国各地文化馆承载着全面艺术普及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其服务与管理必定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新时期各地方文化馆的馆员要同时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文化馆人员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