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1-01-27 11:58荣欣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会计核算中心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

荣欣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会计核算中心

我国宏观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在政策上对科研单位支持力度的加大,激发了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深入化。怎样提高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管理水平,文章从当前科研单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方法,用来规范科研单位的经济行为,使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不够严格规范

科研项目立项严,经费来源渠道多、研制周期长等特点,立项之后对资金性质、支出范围、工作内容、项目周期、制约机制等缺乏有效管理。科研单位存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协调的现象,业务部门注重项目经费的取得,项目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大;提前启动的项目,对项目经费的归集没有计划性,未按照批复任务书的内容列支经费。财务部门虽然了解政策法规,但缺乏科研项目生产流程的专业知识,对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缺乏实质性了解,对预算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因此,业财融合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项目的合同签订审核方面有待提高

科研项目的大额采购是通过合同的方式完成,为了约束供货单位的经济行为,合同的签定、管理、审核就很关键。财务部门很少参加合同的谈判及签订过程,合同会签流于形式,缺少风险把控。资金支付时,财务只是依据合同商务条款来支付,使得财务付款环节很被动。有些合同缺少必要的条款,合同无签订日期、无三方报价、大小写金额不符、预付款的支付比例随意、无质保金等等,造成无法约束供货方的经济行为。

(三)科研项目往来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是单位的资产,具有流动性被称为随时跑路的收入。会计核算要求及时性,但实际情况中往往科研项目提供了商品和服务,销售发票入账的会计期间、入账金额不正确,或计入错误的应收账款账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形成了单位的呆账、坏账。

科研项目由于预算编制不合理,超支的预算先挂往来,会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真实的经济状况。

(四)收入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

科研单位的财务目标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因此投入的经费很难短时期内转化为经济增长值。由于科研单位的公益性质,它的创收压力较小,科研单位的财务制度又自成体系,实际的收入管理中,往往存在资金未及时到位、条款不清,资金利用率低、创收意识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科研单位的资金运维能力。

(五)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待加强

科研设备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主要是国家的拨款和自筹资金。科研单位自筹经费的固定资产未建立共享机制,采购存在重复购置现象,从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不够,导致科研项目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另外,由于专用材料的专业性较强,采购脱离市场定价,对专用材料的管理记录、采购、领用、保管也缺少必要的监督。

科研项目专用费的购置不符合项目预算,如设备的名称、数量、性能指标不符。购置设备的备品备件,实际采购数量超预算批复的数量,超预算在科研项目中购置的办公和生活家具,以及设备的付款进度与合同约定不一致。

二、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的一些思考

(一)对科研项目全面规范的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的基础,应健全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审批、决算与评价等内部管理制度,结合年度工作计划,预计在本年度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将其确定为总体绩效目标,加强科研项目预算、支出、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研项目预算系统化、科学化编报,将所要实现的科研项目总体绩效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实施内容,并设定衡量预算实现程度的绩效指标。提前启动的项目应获得相关批准文件,据此确定成本归集,前期由其他项目垫支后期转入的项目账,需要提供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以及时间相符性的逻辑关系。同时依据科研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运用穿行测试,强化决算结果导向作用,做到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有据可依,绩效审计有据可查,健全科研项目预算与决算相互促进的机制,实现对科研项目支出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保障科研项目资金的安全。

(二)科研项目的合同管理精细化

科研项目合同的签订环节,建立合格供应商库,规范合同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应参与其中,建立健全控制机制,从源头上加以防范因合同不规范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财务人员办理合同资金支付时,应根据合同台帐,审核合同的质量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是否符合科研项目预算、如购置的办公用品、硒鼓在材料费里体现就不合规,合同的价款报酬是否明确、是否按照订立合同时的履行地市场价格。对合同的履行期限、结算方式、交货方式的风险进行把关,如销售合同有无交付风险、客户的信用等级,有无坏账风险,采购合同付款时有无资金短缺的风险、是否在项目预算范围内,审查发票开具的时间及发票类型,合同签署是否符合单位的签批流程制度。财务人员对合同支付的进度节点、支付金额进行核对,未满足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不得支付现金,科研项目的资金支付应附支付审批单、合同会签单等材料。

(三)科研项目往来款项加强核算监督

有效管理科研项目的往来款,可以加强资金内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合同时对往来款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有明确的规定,对应收账款定期清查,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进行往来款项的结算,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央企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农民工工资,做到“零缺欠”。对往来科目的客商,账龄、有无合同、原因、周转率等进行维度分析,建立催收结算的长效机制,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必要时应用法律手段。往来款回款率纳入销售考核指标,压实基础工作的常态化。

(四)收入政策调整后对科研项目收入的思考

我国会计政策收入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重新编写,通过五步法确认收入。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第五步,履行各单位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五步主要与收入的确认有关,第三步和第四步主要与收入的计量有关。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客户必须拥有现时权利,客户有能力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老收入准则是风险报酬转移观,新收入准则是控制权转移观。以某科研单位出售的民品为例,某科研单位向甲公司提供民品的合同,交货地点为甲公司的仓库,即控制转移时确认收入。在风险报酬转移情况下,如果民品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均免费提供替换品,风险报酬转移情况下确认收入。

企业需提供重大的服务以将该商品与合同中承诺的其它商品进行整合,并具有高度关联性,形成合同约定的某个或某些组合产出转让给客户。科研项目的收入确认正是依据此原则,当拨入科研费时,借:银行存款贷:拨入科研费,年底核销时,当支出大于拨入科研费,按照拨入科研费的金额进行核销,当支出小于拨入科研费,按照支出数的金额进行核销,即借:拨入科研费,贷:科研收入。

(五)建立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固定资产是科研项目研究的物质保证,只有做好资产总额的完整记录,才能对资产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

科研项目专用费的购置,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标准进行审批,防止出现“实际购置”与“项目批复”对应不清晰,设备名称不统一,数量台套不对应,把设备分摊入材料等问题。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只能列支专用设备和材料,不得列支通用类固定资产。通用类固定资产由科研单位统一采购和调配,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总额进行盘点清算,采取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在资产登记、使用、处置、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资产报告、责任追究等方面,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严格审核固定资产的清理报废,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建立专用材料的采购、登记、验收、入库、领用记录等环节的控制程序。

三、总结

科研项目管理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外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财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强化PDCA循环的管理思路,通过质量管理周而复始的执行,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为科研单位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