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端:大山里的“农作物医生”

2021-01-28 03:58姚世衡
电脑迷 2021年1期
关键词:万州区农科院制种

姚世衡

万州区科协

张兴端是万州区科协兼职副主席、重庆三峡农科院副院长、院科协副主席。多年来,张兴端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依靠农业科技能使农村脱贫、农民致富。

近年来,张兴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垂范“三长带三师”,常年带领三峡农科院科协农艺师下乡进村、走家串户,开展科技专家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基层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被老百姓亲切地唤作“农作物医生”。

张兴端说:“虽然都是农作物,但不同作物品种的习性是不一样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不仅这样说,还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大山深处的田地成了他的“工作室”,白天采集数据、了解玉米制种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晚上与农户们一起探讨交流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农科院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参与制种这样的形式,张兴端带领他的团队,在乡里发展了100 hm2玉米制种,让许多农户尝到了依靠农业科技脱贫的甜头。

近年来,张兴端将负责的“玉米密度与肥料使用试验”选址在甘宁镇,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找准最佳种植密度和肥料使用量,每逢周一他都会来到海螺村调研。

张兴端介绍,把握好玉米种植的密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很多农民缺乏技术,尤其是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为此,张兴端把如何教会农民掌握玉米技术作为己任。

2019 年6 月,连续下了多日的大雨刚停,张兴端匆匆赶到了试验基地,一边观察玉米长势,用本子记下一串数据,一边示范,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取经。“跟着农科院的专家种田,一年抵得上三年。”村民说。

张兴端累计主持参与完成国家、市级、地区科研项目9项,还获得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大棚温室育苗。 刘壹刀 摄

猜你喜欢
万州区农科院制种
科技创新结硕果
——云南省农科院发布110个杧果新品种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安徽农科院研发新型野外阳光型人工气候室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优质栽培示范园 用“特、优”点亮果农致富之路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 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实践、体会和建议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