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应急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2021-01-29 13:39李世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物资运输

李世飞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北京 100084)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长期稳定快速发展,但全球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事故灾难等,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在全球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流的有序、高效运作,可以第一时间将救援人员、医疗队伍、急救物资、生活保障物资等送到灾害地区,这对降低突发事件等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近年来,铁路网规模持续扩大,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高速铁路,以及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高铁快运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旅客出行时间,提高了货物送达速度。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铁路应急物流在国家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铁路应急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应急物资运输需求,因而亟需对铁路应急物流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

1 铁路应急物流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1.1 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而产生的特殊物流活动[1],不仅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对保持社会稳定也至关重要。随着铁路不断发展,铁路应急物流在国家应急物流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应急物流具有通常应急物流所具有的突发性、时效性、非常规性和供给弱经济性等特点。

(1)突发性。应急物流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明显区别于普通物流的计划性。铁路应急物流是在突发事件下由铁路部门承担的应急物资的运输组织,与日常的铁路运输组织计划性较高相比,铁路应急物流具有需求突发、临时紧急组织运输的鲜明特点。

(2)时效性。应急物流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物资送到需求者的手中,这样才能发挥其效用和价值,降低灾害伤亡和损失。时效性是衡量铁路应急物流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超出规定时限,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

(3)非常规性。铁路对日常物资的运输组织按照一定的运输组织原则进行。铁路应急物流的非常规性主要体现在所运送物资的特殊性、运输组织方式的非常规性、运输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各单位协同作业要求等方面。

(4)弱经济性。铁路应急物流的目的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运送到需求者手中,即追求时间效益的最大化和灾害损失的最小化,一切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主。因此,与普通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和成本分析原则相比,铁路应急物流具有更多的公益属性和社会属性,属于弱经济性活动[2]。

1.2 现状

近年来,我国铁路应急物流先后经历了抗击“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大地震、超强台风袭击、洪涝山体滑坡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统一指挥、调度有序,并不断丰富应急物资的供应等方面的保障手段。

1.2.1 组织结构

铁路应急物流组织由参与应急物资运输的铁路各相关部门组成,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客运部门、货运部门及其他各相关部门,全路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所、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特货”)、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快运”),以及全国铁路所辖客货运营业站。铁路应急物流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2.2 基本流程

铁路应急物流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获取应急物资需求相关信息,根据不同应急物资运输需求进行运力配置,装车站组织装车并发出确报信息,调度部门确定货物运输最优径路并组织货物运输,到达目的地车站组织卸车。铁路应急物流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1.3 存在问题

目前,铁路应急物流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应急物资装卸、运力配置和货物运输过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图1 铁路应急物流组织结构图Fig.1 Organization chart of railway emergency logistics

图2 铁路应急物流基本流程图Fig.2 Basic flow of railway emergency logistics

(1)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有待健全。在应急物流管理体制方面,发生突发事件后主要是以国铁集团运输调度指挥中心为主体,抽调各相关部门成立临时应急物资保障组的模式来组织应急物资运输,这种模式存在面对突发事件组织应急物资运输时责任主体不明确、不能有效整合和调动各部门统筹协作的问题。在应急物流规章制度方面,虽然《铁路运输调度规则》明确了铁路运输担负着保证国家重点运输的任务,但是对应急物资的判断、信息收集、运力配置、装卸作业组织、运输调整等,没有较为明确的可执行性规章制度指导,这样在实际执行中会因人而异存在执行偏差[3]。

(2)装卸车效率有待提升。应急物资通过汽运方式运送到铁路货场或者装卸站台后,由铁路组织人工或者叉车进行装卸作业,存在物资落地后再进行装车的重复作业过程,装卸车效率不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装卸车方式有待完善。

(3)运力配置和运输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获得应急物流需求信息后,铁路根据应急物资的品类、运量及紧急程度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车型进行运力配置,再通过人工分析和选择,以调度命令的形式指定列车运行径路,并告知相关铁路局执行,或者直接执行普通货物列车径路,在运行过程中按照普通货物作业流程执行。从运力配置到列车运行径路选择及列车运行盯控,基本由人工来决定,运输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

(4)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一方面,铁路与国家或地方政府应急物资信息共享平台缺失,无法及时收取灾害信息和相关的应急物资运输需求信息。目前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国家应急管理部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将需要运送的应急物资的品类和数量通过发函等方式告知国铁集团;或者地方政府告知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再上报国铁集团。这种传统的应急物资信息渠道效率较低,存在滞后性,应急物资运输需求信息缺少完整性。另一方面,铁路应急物资运输全过程使用的都是普通货物运输信息平台,难以做到实时监控、信息共享、提前预警,应急物资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

2 铁路应急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铁路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负责铁路应急物流规章制度建设,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应急物资的装卸车和运输过程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及相关运输组织原则,组织应急物流的具体实施。

2.1 优化铁路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

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完善交通运输保障体系,是国家战略的要求[4]。铁路应急物流作为国家应急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顺应国家应急物流战略发展,融入国家应急物流发展制度和体系建设。铁路应急物流体系与国家应急物流体系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铁路应急物流体系与国家应急物流体系之间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lway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and nat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其次,应以铁路应急物资运输主体承担部门——国铁集团运输调度指挥中心为主,构建由国铁集团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和国铁集团其余各相关部门、国铁集团所属三大公司、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所及全路客货运车站共同参与的铁路三级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的铁路应急物流组织结构,实现集中管理、责任分工、平时服务、灾时应急、统一高效,并制定相应的应急物资运输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明确应急物资概念、应急物资运力配置和运输组织原则,使应急货物运输组织有章可依、便于执行。

2.2 优化铁路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2.2.1 装卸车保障体系

装卸车保障体系主要由铁路货运部门负责,是铁路应急物资运输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负责与地方物流企业进行对接,组织应急物资的装卸车作业。铁路应加强与中国邮政等各大型物流公司的配合,发挥这些企业在首末端运输和分拨配送环节的独特优势,并形成长效的配合机制。一方面,应根据不同应急物资的装卸车需求,与合作企业配合,采取不同的装卸车方式,提升装卸车效率;另一方面,为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资运输的配送要求,应推广无接触式的首末端装卸作业方式,装车站尽量使用集装箱装车,由汽车将应急物资集装箱直接运至铁路装车点,使用机械化装车作业,铁路卸车站也直接使用机械化卸车工具将集装箱吊上汽车,汽车再拉至应急物资配送点卸车,全程实现人员、物资无接触,可以有效防止疫情传播,也减少货物落地再装车的重复作业,提高装卸车作业效率[5]。

2.2.2 物资运输保障体系

物资运输保障体系主要由铁路调度部门和机车车辆部门负责,负责提供运力配置和动力支持,并对运输过程进行全程盯控。

(1)发挥铁路运输方式多样化优势。铁路应完善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统筹运力资源,根据应急物资种类选用适合的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紧密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应急物流运输效能的最大化。主要应急物资种类与可选用的运输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应急物资种类与可选用的运输方式Tab.1 List of main emergency materials and transportation modes available

(2)发挥铁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作用。应充分依托铁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在获取应急物资需求信息后,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进行运力配置,包括车型选择和数量匹配,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车务站段,以便第一时间组织空车调配和装车作业;再根据应急物资发到站需求,综合考虑运输距离、线路状况、运输过程中机车换挂、列检作业等影响因素,智能化选择最优运输径路,保障应急物资运输的时间效益最大化。

2.2.3 信息保障体系

信息保障体系负责将获取的各类应急物资的需求、种类和数量信息及时处理后实时传递给相关运输单位。

(1)建立统一的铁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作为国家应急物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应建立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应急物流平台、地方应急物流平台和航空、水运、公路等其他应急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做到应急物资运输信息的及时更新、方便查询,并形成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依据信息组织运输、反馈信息的应急物流信息闭环管理模式。

(2)推进高科技手段在铁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应用。铁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借助高科技手段,深入推进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铁路应急物资运输的大数据分析、GIS信息、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方面的运用,实现铁路应急物资运输的自动化监测、车辆定位跟踪和位置感知预警,不断强化对应急物资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解决应急物资运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应急物资的安全快捷运输。

2.3 优化铁路应急物流流程

在现有铁路应急物流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铁路应急物流信息保障体系、装卸车保障体系和物资运输保障体系进行优化,使铁路应急物流体系向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反应更加迅速的智慧物流方向发展。优化后的铁路应急物流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优化后的铁路应急物流流程图Fig.4 Flow chart of optimized railway emergency logistics

3 结束语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的自然灾害、不确定的公共安全事件等,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救援、快捷安全运输应急物资,为受灾人员及时提供保障,可以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保证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铁路应急物流体系作为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物资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不断优化,提高信息化、智能化运输水平,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国家综合交通应急保障体系尚在完善,铁路应急物流体系如何融入国家综合交通应急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物资运输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基于任务的航空装备保障体系概念建模研究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散杂货运输专栏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救援物资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