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扩写讲评

2021-01-29 01:51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相国汉王萧何

张 锋

【作文原题】

请根据下列文字,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题,将其扩写为一篇小小说或微型剧本,要求人物特点突出,情节符合逻辑,字数不少于800。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命题解说】

本次训练侧重考查以下几点:

1.剪裁能力。由于给定材料信息繁多,而篇幅有限,因此只能以“追韩信”为叙写重点,相关背景及后续结果不可作为叙写焦点。

2.合理的想象力。一方面,情境扩写需要想象力,但想象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历史的大致原貌。对于史书上未涉及的细节,可以大胆虚构,合理补充。另一方面,情境扩写不仅是为了形象再现历史故事,更要凸显人物个性。

3.说理分析力。本材料扩写,重点不在于写如何“追”,而是在如何“劝”。尤其萧何劝回韩信的理由要可信,要具备说服力,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优秀习作】

萧何月下追韩信

周 毅

韩信怒马三十多里,人疲马乏,终于勒住了马的缰绳。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他悲愤难抑,当下取箫,动情吹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直写韩信出亡,简洁明快。化用《赤壁赋》文句,巧妙生情。

坡下一道黑影蹿出,直奔韩信而来。

“将军莫跑!将军莫跑!萧何来也。”

韩信怒目而视:“萧相国,您这是要抓我回去吗?来来来,今日你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说罢便挺枪相迎。

波澜一,此处言行描写符合逃亡情境下韩信的心理。

“将军误会了,我只是恭请将军回营。”萧何直喘大气,不停地擦着汗珠。

“回营作甚?继续做治粟都尉吗?”韩信冷笑。

韩信“冷笑”深藏怨气,暗示其出亡原因,用笔细腻。

“将军莫要……”

“将军?”韩信怒吼着打断萧何,“我是什么将军!言之不听,计之不用,汉王与项羽那厮何异!”

波澜二,“将军”一词刺痛韩信以致“怒吼”,符合人物心理。

萧何叹了口气:“将军,莫要如此自哀!以何愚见,将军绝非池中之物,终有一日当登峰造极,扶摇直上。”

“奉承之语少言,请相国速速归去。我已无心再追随汉王,唯愿躬耕于野,了此残生。”韩信抱拳告辞。

萧何用褒美之词缓和紧张气氛,但韩信仍未放弃抵抗,符合人物性格逻辑。

“将军此番离开,又有何地可容?”萧何又上前一步,“不如与我回去,与汉王一道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何地可容”直击韩信要害,“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复激起韩信雄心,萧何之睿智可见一斑。

“四海之大,自有留某之处。至于升官发财,已不再奢望。”韩信翻身上马,“谢相国追我之恩!后会有期!”说罢便欲离开。

波澜三,气氛缓和,但韩信不受汉王信任的心病仍未消解。

萧何没有上马,只是仰天长叹:“天下又少一良将矣!”

韩信停马驻足,看着萧何:“良将犹在,奈何并无良主。”

萧何抬头看着韩信:“你若信我,我必荐你为大将军,统万军,破项羽,觅封侯。”

许以高官厚禄,彻底打消韩信顾虑,连用短句,铿锵有力。

韩信策马走到萧何面前,银枪龙吟,突然直指萧何咽喉,枪尖又倏地停于萧何喉前三寸:“你若骗我,我必先取你性命,举兵反叛,攻破咸阳。”

波澜四,威胁恫吓,韩信不争的外表下蕴蓄着狮子般强悍的气势,野心昭昭,人物形象变得更丰满。

萧何腿似筛糠,险些瘫倒在地。可旋即又挺步上迎,直抵枪尖,不退半步。

萧何由恐惧而坚毅,文人亦有勇气,堪与韩信形象相颉颃。

“我并无二心,只想为汉招募良将,拯救天下,亦不愿将军之才埋没于荒野!”萧何的坚毅目光迎着韩信冷冷的眼眸。终于,韩信缓缓放下了手中银枪。

“走吧!”韩信掉转马头,战马一阵龙吟般嘶吼,声震空谷。

萧何翻身上马,紧伴左右,两人向着晨曦中的汉军营寨迅疾驰去……

【点评】

叙写生动,波澜起伏,张弛有度,人物形象鲜明且具新意。萧何的镇定机智以及文臣的胆怯巧妙集于一身,韩信的怨愤、英雄气概与野心亦集于一身。

猜你喜欢
相国汉王萧何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一语破迷局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鉴 画(小小说)
移动互联新探索
萧相国世家1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