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基础上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乙肝患者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29 08:00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聚乙二醇卡韦

张 彦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天津 30007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rus, HBV)为隐匿进展的疾病,病程时间长,无 显著临床不适症状,易与胃肠不适,上火,疲劳等相混淆,易于生活中忽略,从而对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乏力、厌食、恶心、腹胀等是该疾病的临床主要表现 症状,根据其化验检查表现,可将慢性乙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同时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母婴、血和血制品、性关系等途径进行传播,若不积极进行筛检明确感染,慢 性感染者不积极完善检查了解疾病所处阶段以及积极抗病毒治疗,严重者会出现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进而出现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出现肝性脑病,肝细胞未成熟即活跃分化而出现肝癌等疾病,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目前临床上对于慢 性乙肝患者,一旦突破免疫耐受,即应积极抗病毒治疗,目前主要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包括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和Peg-IFNa-2b)和核昔类似物(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均在不同时期抗乙肝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76例乙肝患者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详细化验检查,除外免疫耐受及肝硬化/肝癌情况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轻,中,重不同阶段,随机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干扰素组(n=38)和恩替卡韦组(n=38)。恩替卡韦组采用单纯服用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组在恩替卡韦基础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同时根据干扰素的不同亚型又分为a-2a组和a-2b组,各19例。恩替卡韦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1±2.6)岁。干扰素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4.2±2.4)岁。所有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HBeAg、HBsAg均为阳性;且HBsAg滴度小于1 500 iu/ml,经 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经我院相关医学部门准许。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血常规出现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0.5×10的儿,血小板低于30×109/L者;肝功能出现严重波动(ALT大于400u/l)肾心 功能异常者;有抑郁倾向及精神病家族史,无法正常交流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1.2.1 恩替卡韦组:恩替卡韦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100141;生产厂家:维力青,正大 天晴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 mg)治疗,口服,0.5 mg/)欠,1次/d。

1.2.2 干扰素组:干扰素组在恩替卡韦基础上结合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治疗,分别给予皮下注射180卩g Peg-IFNa-2a(国药准字:BS20040007;生产厂家:F.Hoffmann-La Roche Ltd.;规格:180pg)和180pg Peg-IFNa-2b(国药准字:S20140027;派格宾生产厂家:SP(Brinny)Company;规格:180 pg), 1周/次[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不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波动情况、血常规wbc,n,plt下降情况,HBeAg、HBeAb, HBsAg转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波动情况

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TBil、GGT较干扰素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及血常规波动情况a-2b组较为明显,对比a-2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不同组患者HBeAg转阴、HBeAb转阳,HBsAg转阴率

干扰素组患者的HBeAg转阴、HBeAb转阳,HBsAg转阴率均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组和a-2b组患者的HBeAg、HBsAg转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乙肝病毒的认识提高,积极注射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但对于生活 水平较低及教育程度较差的地区,感染率相对较高,且多于出现并发症时才就医诊治,乙肝感染有相对固定的家庭聚集性,临床医生积极对患者宣教,嘱其直系亲属排查,可查出 较为早期的病毒感染者,积极进行治疗,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达到乙肝患者不因乙肝病毒感染而死亡的终极治疗目标。

恩替卡韦是一种强效、快速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前处于一线地位,且因其价格较低,

服用方法简单,可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性和较低的耐药性,能够迅 速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乙肝病毒的核昔酸代谢,但该药物对乙肝病毒S抗原及e抗原清除率 较低,即使长时间坚持治疗,仍无法调节机体免疫功能[4]。停用抗病毒治疗后可出现病毒hbv-dna迅速转阳,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在抗病毒的同时兼顾免疫调节双重功能,但其起效较慢,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优势,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不同,二者结合应用不仅能够增强抗病毒作用,起效快,还能够发 挥免疫调节作用,更好的提高血清血转换率[5]。结合本文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治疗初期 出现肝功能及血常规波动,且往往波动较为明显的患者其病毒清除效果亦较好,HBeAg、HBsAg滴度下降更为明显,但需要临床医生积极耐心的监测,以免出现黄疸及骨髓抑制的 不良后果。

表1 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波动对比(±s)

表1 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波动对比(±s)

指标AST(U/L)F P ALT(U/L)TBil(μmol/L)GGT(μmol/L)Wbc(×109/L)n(×109/L)plt(×109/L)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恩替卡韦组(n=38)190.82±17.37 38.54±7.20 42.69±6.61 230.83±50.11 49.72±10.48 43.13±7.58 132.83±50.18 33.73±3.43 12.82±2.12 111.87±30.38 71.93±16.65 83.13±15.33 9.32±1.37 5.41±1.25 7.09±0.22 0.84±0.03 0.60±0.05 0.61±0.06 366.72±22.58 223.11±20.42 294.72±13.39 a-2a组(n=19)192.14±19.32 29.52±6.53 41.13±5.28 234.42±43.23 32.79±9.72 42.62±6.92 130.41±43.24 26.52±4.42 12.57±3.46 112.63±32.08 62.52±15.17 85.52±14.64 9.67±1.62 5.28±1.39 7.26±0.43 0.87±0.06 0.59±0.08 0.67±0.09 369.68±21.19 206.58±27.89 315.46±14.05 a-2b组(n=19)195.06±20.23 32.17±6.86 44.57±5.36 233.47±45.27 35.46±10.02 41.05±7.31 131.51±42.25 27.43±4.15 16.22±3.34 113.34±31.49 66.87±15.36 88.34±14.37 9.83±1.77 4.56±1.22 8.14±0.39 0.89±0.07 0.57±0.11 0.71±0.10 372.71±20.53 168.84±25.64 336.23±12.92 0.64 0.23 1.672 0.586 0.144 0.194 0.923 1.838 1.124 0.079 0.272 0.115 1.764 0.372 1.352 1.298 1.372 2.566 0.241 2.734 0.126 0.726 0.891 0.433 0.746 0.930 0.907 0.630 0.399 0.543 0.961 0.873 0.944 0.414 0.830 0.407 0.510 0.634 0.228 0.887 0.255 0.939

表2 不同组HBeAg、HBsAg转换率对比 %

综上所述,在恩替卡韦基础上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BeAg、HBsAg滴度 下降更为明显,甚至有30%患者可以出现HBeAg转阴,达到治愈乙肝的终极目标,同时发 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虽有一过性肝功能及血常规波动,但积极配合保肝及生血细胞 治疗,可帮助患者克服治疗初期的不良反应,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聚乙二醇卡韦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聚乙二醇为软段聚氨酯自修复涂层性能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