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急性胃穿孔手术的指导研究*

2021-01-29 08:00罗才森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胃穿孔降钙素住院费用

罗才森

江西省全南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800

急性胃穿孔在急性外科腹部病症中较为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部位的急性腹膜炎[1]。导致急性胃穿孔的主要病因是暴饮暴食后引起的胃酸与胃蛋白酶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从而对胃壁产生强烈损伤。该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发展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主要救治方法是手术,且术后需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但术后容易出现抗生素的滥用或二次感染,故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及使用量,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的难点。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指标[2],不仅可以识别感染类型,还可以对感染程度对良好的评估[3],可以对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用量作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就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急性胃穿孔手术的指导作用作相关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全南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的60例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上的分类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血清PCT含量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而对照组则根据日常的临床经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5.51±6.80)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5~9 h,平均时间(4.02±1.18)h;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4.62±6.5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8.5 h,平均时间(3.91±1.10)h。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X光、CT、电子胃镜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穿孔[4]。(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等组织和器官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入院后于第l、3及5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水平,并每天监测体温至研究截点,根据降钙素原水平应用抗生素。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后停用抗生素。即当血清PCT>0.5 ng/ml时每天滴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且连续3天;后监测PCT水平,若其下降明显,则治疗有效,若无明显降低或反升,则治疗无效,需给予更有效的抗生素。最后,当血清PCT<0.5 ng/ml时停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1.2.2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入院时及治疗中的病情进展变化,决定使用相应有效的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用量、使用时间等情况。具体方法为:综合评估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源以及疾病情况,结合相应抗生素药性、以往类似疾病的治疗经验,给予患者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后期何时停用抗生素,需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做决定。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常规及血清PCT的检测: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放置于室温下20 min后离心(15 min,转速为3 000 r/min),再将血清分离,将4 ml血清留存于-80℃的冰箱中以备用。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68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常规指标水平;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含量。

1.3.2 对两组抗生素治疗作比较:(1)抗生素使用时间;(2)术后住院时间;(3)住院费用。

1.3.3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作比较:腹痛、腹胀、术后出血、吻合口梗阻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发病到入院时间等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2.2 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t=8.130,P<0.001)、术后住院时间(t=7.026,P<0.001)、住院费用(t=6.846,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s)

表2 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P抗生素使用时间(d)5.32±1.07 7.74±1.23 8.130<0.001术后住院时间(d)6.41±1.39 9.10±1.57 7.026<0.001住院费用(千元)5.73±0.84 7.51±1.15 6.846<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中腹痛、腹胀者1例、术后出血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中腹痛、腹胀者4例、术后出血者3例、吻合口梗阻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例(%)

3 讨论

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进行监测后,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抗生素的的使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血清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属于前体蛋白质中的一种,无激素活性,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质量的糖蛋白[5]。正常条件下,人血中PCT含量极低,在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出降钙素,但当机体内有细菌感染时,PCT的浓度会显著升高。已有不少研究证实PCT是预测细菌感染的良好指标[6]。故血清PCT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迅速将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区分开来,且可以有效评估细菌感染程度、药物临床疗效等指标[7]。PCT对发生急性穿孔改变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CT不仅在患者系统性感染时升高,细菌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脂多糖是PCT的最有效的诱导剂。对菌群移位可能不会产生作用,但当细菌扩散到淋巴和门静脉时PCT就会相应升高。PCT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各种创伤均会引起PCT相应升高[8],因此PCT也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胃穿孔手术对机体创伤程度的理想标志物。通过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评估急性胃穿孔的严重程度、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合理指导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在本次研究探讨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差较大,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故有待下一步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PCT水平对急性胃穿孔手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胃穿孔降钙素住院费用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老年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