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呼吸功能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21-01-30 05:38李林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循证雾化消失

李林华 崔 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辽宁大连 116012

小儿哮喘是一种较多见的呼吸科疾病,具有病发率高、发病急及复发率高特点。小儿若有哮喘疾病,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否则将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且还可能影响患儿的肺功能,继而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1]。现今对小儿哮喘疾病,通常采取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其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2]。但因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差,为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对其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循证护理是一种较科学的护理方式,且在临床得到了广泛运用,并获得较好的成效[3]。现为了解循证护理在雾化吸入哮喘患儿中的临床价值,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接收的51例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予以循证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加以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所接诊的102例小儿哮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51例。A组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1~9岁,平均(6.7±1.5)岁;病情12例轻度,29例中度,10例重度;同时选取51名陪护家属,男15例,女36例;年龄22~48岁,平均(29.8±6.4)岁。B组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1~10岁,平均(6.5±1.8)岁;病情15例轻度,24例中度,12例重度;51名陪护家属,男12例,女39例;年龄21~50岁,平均(30.2±6.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皆满足“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有关哮喘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确诊为小儿哮喘;②每年出现哮喘次数在3次以上;③无先天性疾病或结核病;④在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平稳;⑤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⑥临床资料完整者;⑦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③精神异常者;④实质性病变者;⑤免疫系统疾病者;⑥伴有营养不良者;⑦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对A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如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注意临床症状的改变,若发生异常及时予以处理;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等。

在此基础之上,对B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对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加以确定,成立循证小组:经不断交流、经验总结,掌握哮喘患儿在护理期需注意的问题,而确定循证问题。随后再查找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服务[5-6]。①入院后:向患儿及家属介绍医院的大环境,向其说明相关注意事项;主动与家属了解患者相关信息,以便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②雾化前:为避免患儿因哭闹而出现呕吐症状,叮嘱患儿在雾化治疗前禁止饮食。为避免患儿情绪过激,可采取相应的手段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播放轻音乐等。若患儿持续哭闹,可选择在患儿入睡后再进行雾化吸入治疗[7-8]。③雾化中:给患儿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可对室内温湿度加以调节,湿度保持在55%左右,温度保持22~26℃[9];此外,还需对室内光线加以调节。对患儿所用药物,需将其存储在42度的水中,以避免患者治疗期产生不适感。引导患儿取舒适体位,通常为坐位或平坐位,若病情严重,可取侧卧位,且抬高头部[10-11]。雾化治疗期需注意患儿有无发生心率增加、呼吸急促等情况,若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医师。④雾化后:及时用毛巾擦拭患儿的口鼻,并引导其漱口,以便将口腔中的残留物质冲洗干净。家属或护理人员需对患儿的表现进行表扬,以提升其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⑤家属支持:家属支持与配合,对保证治疗、护理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家属交流,并通过视频、口头讲解等方式,向其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说明雾化吸入在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以便获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12]。为消除家属的顾虑,可向其介绍一些成功治愈案例,说明科室在此技术上的先进水平,而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胸闷等)完全消退,为显效;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胸闷等)有所好转,为有效;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3]。

1.4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②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展开调查。该表采取百分制,并分3个等级,即十分满意(≥85 分)、较为满意(60~84 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具体指标有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B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各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B组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各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d,±s)

表2 两组各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d,±s)

组别 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A组(n=51)B组(n=51)t值P值4.8±1.2 2.5±0.8 11.389<0.05 6.6±1.2 4.7±1.5 7.064<0.05 6.8±2.3 4.0±1.2 7.708<0.05 3.9±1.2 1.2±0.6 14.372<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FEV1、FVC、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FVC 高于本组干预前,且B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FVC 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B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5)(表4)。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FEV1(L)干预前 干预后FVC(L)干预前 干预后FEV1/FVC(%)干预前 干预后A组(n=51)B组(n=51)t值P值1.29±0.28 1.30±0.29 1.207>0.05 1.69±0.50a 1.89±0.61a 5.674<0.05 2.24±0.28 2.26±0.27 0.927>0.05 2.34±0.29a 2.65±0.36a 5.192<0.05 0.55±0.16 0.55±0.18 1.103>0.05 0.65±0.18a 0.81±0.16a 6.781<0.05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遗传、生活环境、气候等。一旦发病,将出现鼻痒、咳嗽、流涕及打喷嚏,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雾化吸入是一种将药物分解成微小颗粒,置入雾化装置,通过口、鼻吸入呼吸道,最后到达肺部组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效果明显,能降低患儿痛苦,且毒副作用少。但是在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患儿年龄偏小,会出现耐受性较差、自控能力差、遵医行为差情况,使治疗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非常重大意义。循证护理是一种较科学的护理方式,其依据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实践的流程展开,经循证找出小儿哮喘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中可能存在问题,如雾化治疗的体位、时间及温度等,又如患儿依从性差等[14]。对所找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的目的。如在护理中,可通过对药物保温处理,避免患者在雾化治疗时产生不适感;可优化室内的光线、温度、湿度,以便为患儿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循证护理以循证医学为理论依据,顺应社会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循证护理的B组,其护理总有效率(94.1%)高于A组(76.5%)(P<0.05),与许洢泺[15]的研究结果相近。另外,B组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呼吸功能恢复时间等短于A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徐传艳[16]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即在其研究实施循证护理的患儿,其护理后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短于未实施循证护理的患儿。这提示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能促进患儿各项症状的改善,且效果显著。在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前的FEV1、FVC、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FVC 高于本组干预前,B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FVC 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在改善哮喘患儿的呼吸功能,可起到积极作用。在护理满意度方面,B组的家属总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在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起到积极作用。

本研究样本比较少,调查对象局限于本院收治患儿,缺乏普遍性,在后续研究中,将增大研究样本量和来源。,本研究主要是以量性调查为主,对患儿及家长的各项观察指标评估,在后续研究中,可增加循症的心理护理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焦点访谈的方式进行质性研究,以保证研究严谨性,将量和质研究相结合。

综上所述,对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但可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且能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循证雾化消失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