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的校家共育路径探讨

2021-01-30 21:11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第一小学蔡辉斌陈远球
师道(教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育劳动技能

文/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第一小学 蔡辉斌 陈远球

一、劳动课校家共育的路径探讨

(一)校家共育设定科学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经过广泛的家庭调查,获取学生劳动技能的客观需求,并从中进行有效筛选,确定新一轮的教学目标。通过此种模式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家庭需求,也为学生的实践与应用提供基本土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所属班级中的72名学生进行家庭调查,收集了学生的劳动类型五类19种。经过收集到的结果,结合教学大纲以及与学生年龄对应的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筛选,发现其中更换电池、叠放衣物、小型宠物饲养以及微型农作物种植等符合相关要求。随后,针对上述劳动技能特征形成特定的教学教材安排,将之与现有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全新的教学目标。

经过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上述教学目标既满足了学生的劳动课程建设需求,又能够满足家庭的劳动需求。虽然在当下的家庭环境中,学生承担家庭劳动并非必须,但是通过新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学生家庭关系,优化家庭人文环境,并为学生在劳动中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校家共育达成良性反馈体系

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合与有效沟通可以将学生的劳动课程考核体系进行更为立体的构建。在校家共育语境下,针对学生劳动课程的考核能够更为立体,同时在引入了家庭评价指标后能够增加家长的课程满意度,也能够使得家长看到学生的成长与提高,从而增加学生自信,进而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教师建立了以课程评价为核心的调查问卷体系,在学期中以及学期末分别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是家庭劳动的关系调查,重点在于学生参与家庭劳动过程中家长是否陪同、是否奖励、是否予以指导;其二是家庭劳动现状调查,重点在于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按时完成家庭劳动,在特殊化劳动中,如宠物的饲养、农作物种植等方面,家长与学生的贡献比例等;其三是劳动教育的教学建议,重点在于家长对于现有的劳动教育的满意度如何,是否有进一步的改进建议等。

(三)校家共育达成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家庭走访以及家长会等形式形成了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紧密联合,进而对于教学方法的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意见基础,也为学生的劳动技能实践提供了有效土壤。

在教学实践层面上,通过校家共育达成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建设。在保障传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形成参观、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多位一体的多样化教学实践。在参观层面上,可以通过学生课上展示以及学习小组课下展示的方式来进行;在实地考察方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深入到家庭进行参观,在本学期陆续开展了7次小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在实践活动方面则以学校为主体,开辟了“我们的小菜园”,让学生体会应季蔬菜的种植,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解了相关农作物的习性,更在种植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辛勤劳动。

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体系构建,使得劳动教育方法更为多元,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疲劳感,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进一步改善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二、劳动课校家共育的未来之路

在具体的课程改革建设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通过校家共育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其二是通过校家共育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与实践情况进行客观反馈,进而反哺课堂改革;其三是通过校家共育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形成理论+实践的科学模式。通过上述三方面建设,相信小学劳动教育能够成为“看得见”的水平提升,从而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共育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劳动技能up up!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