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kel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1-02-01 02:50王小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表皮内分泌恶性

张 玲 李 理 汪 芸 曾 艳 王小玲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高度恶性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非常罕见[1]。临床上,MCC常见于日光照射部位,通常以明显、孤立、无痛的质硬结节就诊,一般<2 cm,但是也可见到>2 cm的,肿瘤生长迅速,转移率高,特别是区域淋巴结转移[2]。由于该肿瘤恶性度极高,所以对于皮肤组织发生的快速生长的结节,病理显微镜下发现小细胞恶性肿瘤,一定要考虑该肿瘤。本文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确诊的1例皮肤Merkel细胞癌,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90岁,2019年4月前发现右侧大腿内侧中下处指甲盖大小肿物,未予重视。随后进行性增大,2019年6月约核桃大小,瘙痒,无压痛,皮色暗红,表皮可见轻度干燥脱皮,皮温正常,无红肿,外围可见轻度红晕,无溃烂渗出,无异味。

MRI检查:右大腿中下段内侧皮下脂肪层可见类圆形肿块,呈T1WI等、fsPDWI高信号,大小约2.2 cm×3.1 cm×2.9 cm,边缘浅分叶状,病变向外突出,临近皮肤稍显增厚,增强后病变略不均匀强化。见图1。

2019年7月1日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术,肿块距离一侧切缘1.1 cm、距离另一侧切缘1.9 cm。该患者手术后1个月,切口有溃烂,住院消炎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

1.2 方法

标本用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 μm,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用EnVision法,抗体Galectin-3、HBME-1、CK19及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每种抗体均设阳性及阴性对照,操作用LEICA公司BOND-MAX全自动免疫组化机。

图1 MRI检查

2 结果

2.1 大体检查

皮肤及皮下组织一块,大小7.6 cm×6.2 cm×1.6 cm,皮肤面积7.6 cm×6.2 cm,切面皮下见一肿物,大小2.6 cm×2.5 cm×1.9 cm,肿物切面灰白色,质硬,界尚清。

2.2 镜下检查

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表皮未受累,癌细胞呈片状弥漫分布,细胞质非常少,未见核仁,染色质呈胡椒盐样,核分裂像多见,坏死较多。

2.3 免疫表型

AE1/AE3,CD56,CK20,CgA,Syn均呈弥漫阳性;CK20为核旁点状着色和帽状着色或胞质弥漫着色[3];LCA,TTF-1,HMB45,Melan-A,S-100阴性;Ki-67(+)70~80%。

3 讨论

MCC是皮肤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日光照射部位,例如头颈部和四肢,复发率很高[3]。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发生,特别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4]。Toker[5]在1972年首次发现并命名该肿瘤为“梁状癌”,这个名字后来被改成MCC,是因为肿瘤细胞与表皮基底部的Merkel细胞相似,特别是毛囊周围的Merkel细胞,它是温柔感觉受体,有神经内分泌特征。2008 年,Feng 等[6]在 MCC 中克隆出一种新型的多瘤病毒属病毒,命名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MCPy V),认为 MCPy V在M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及时、准确的诊断原发于皮肤的神经内分泌癌是很重要的,有56%的MCC患者在活检时临床认为是良性肿瘤[7]。临床Ⅳ期的MCC患者存活率大约11%,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这种肿瘤只有病理医师可以确诊,对于基底细胞浸润、皮下组织、唾液腺、淋巴结的认真评估可以帮助早期、正确的诊断MCC。在MCC的诊断中,病理也有缺陷,包括这种罕见肿瘤认识的缺乏、足够诊断的组织切片的缺乏、皮肤小蓝圆形细胞肿瘤的干扰、临床病史了解不充分,未充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8]。

大多数MCC肿瘤细胞大小一致,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呈胡椒盐样,核仁不明显,细胞质缺乏,大量的核分裂像和核碎屑,坏死明显。MCC还有一些形态亚型,形似鳞状细胞癌(15%以上的病例)或基底细胞癌[9]。肿瘤细胞可以侵入上皮(包括表皮或附属器上皮)[10],肿瘤结节呈浸润性边界或光滑的结节状边界[11],细胞尺寸有小细胞、中等大小细胞和大细胞[12]。不论肿瘤什么形式,肿瘤主要位于真皮,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结节,可以侵入皮下组织,周围淋巴管内可见癌栓。本例患者肿瘤结节呈浸润性边界,主要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未侵犯表皮。

大多数MCC表达cytokeratins(CK),95%的病例表达CK20(核周点状着色和或细胞质着色),神经内分泌标志(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A,CD56)和神经纤维(NF)阳性表达。Thyroid transcripition factor-1(TTF-1)and CDX-2阴性表达。有报道显示P63在60%的MCC表达,与肿瘤的预后差有关[13]。CK7一般是阴性的,但是偶尔也有阳性的病例[14]。

对于病理学医师来说,MCC的诊断需要与很多肿瘤鉴别,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瘤。①鳞状细胞癌(SCC):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时很难与MCC鉴别,CK20、NF、神经内分泌标志阳性可以鉴别。②基底细胞癌(BCC):需要注意细胞质和基底的细节,特别是MCC缺乏栅栏状的外围细胞、表现特征性的神经内分泌的细胞质。MCC可以在表皮内或附属器上皮内出现癌细胞团,但是不会从表皮基底部发芽生长[15],Ber-EP4和表皮膜抗原(EMA)在MCC可以阳性表达[16],BCC也可以显示神经内分泌的染色质和免疫表型(例如chromogranin)[17]。③恶性黑色素瘤: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需要与MCC鉴别。它们都可以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区形成不规则的肿瘤细胞巢[15],也都可以在表皮内呈Paget样的扩散[18]。大且不规则的细胞核和显著的红核仁在MCC中不常见到,但是在恶性黑色素瘤中非常多见,虽然有研究报道20%的MCC可见核内假包涵体[15]。黑色素颗粒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多见,在MCC中偶见嗜黑色素细胞。免疫组化S-100 MCC偶尔阳性,但是HMB-45总是阴性的。④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一些病理特征是有帮助的,结构和细胞学特点包括:广泛的淋巴血管的癌栓,生长的腺样结构,细胞大小不均,大且不规则的核仁,粗的染色质和丰富的细胞质[18]。肿瘤的细胞形态与小细胞癌相似,然而与大多数小细胞癌的表现不同,Merkel细胞癌没有人工压碎现象[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TF-1、CK7和CDX-2可以帮助鉴别肺和甲状腺、大肠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⑤淋巴瘤:外周淋巴瘤可以模拟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PAX-5、TdT、CD56和CD99在MCC可以阳性表达[15],CK20可以帮助诊断。

多达一半的MCC患者在活检时是未知的,所以如果临床描述孤立的皮肤结节且取材表浅时,病理医师一定要想到这个肿瘤,因为有可能将MCC误诊为BCC,如果诊断不明确时,建议临床再次送检更深部的组织。对于CK20稀疏、微弱的表达时,必须要至少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例如:synaptophysin)阳性来帮助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特性,以免漏诊了CK20阴性的MCC。

在治疗上,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法,目前倾向于先做肿瘤的扩大切除,淋巴结清扫,而后再做放疗和化疗。

MCC预后很差,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肿瘤直径>2 cm,免疫抑制状态以及肿瘤已出现复发和转移。Harms等[20]报道,单纯皮肤表面局部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50.6%,有淋巴结转移的为35.4%,有远处转移的为13.5%。3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转移,所以及时明确MCC的诊断对于早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本文患者就诊时发现肾上腺上有结节,不除外转移,临床建议随访观察,现随访6个月,身体状况良好。

猜你喜欢
表皮内分泌恶性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