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助发展 手工促提升

2021-02-03 00:55李丹阳李国苹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纸杯结构材料

李丹阳 李国苹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操作需求。如果活动中材料投放适宜,便于激发幼儿的游戏开展,就能使材料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地互动起来。低结构的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较少,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想象,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美工活动。

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低结构材料,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所有事物的基础,有兴趣,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小班幼儿想象力、游戏能力还不成熟,所以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进行游戏的能力较低,在游戏中教师要提供一些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材料,有了这些熟悉的材料,幼儿一定会更加喜欢进行活动。由于材料来源于生活,幼儿很容易被这些材料所吸引,他们摸一摸,碰一碰,玩一玩,这样最初的兴趣就萌发了。例如:在开学初,教师向幼儿提供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低结构材料—一次性纸杯,幼儿对纸杯非常熟悉,有的小朋友说:“老师,纸杯是用来喝水的。”有的小朋友说:“老师,肯德基里的可乐就是放在纸杯里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教师欣喜他们知道纸杯的用途,但是怎么玩转纸杯,他们并不知道,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于是教师将纸杯投放到了各个区域当中,带领幼儿大胆尝试纸杯的玩法。

在美工区的区域游戏中师幼结合图片和范例一起制作纸杯花、纸杯电话,并将幼儿的作品装饰上墙。在积木区,幼儿先探索纸杯搭高的方法,齐齐通过大胆操作掌握了纸杯口对口搭高的方法,并用纸杯搭建了“埃及金字塔”。朝朝也不甘示弱,用纸杯围拢做底部,一层一层的搭建了“鸟巢”。在娃娃家,明明最近在娃娃家里开起了奶茶店,她将纸杯一只只整齐地排好,然后在每只杯子里放上一根吸管,一杯奶茶就做好了。就这样,看着幼儿对低结构材料越来越感兴趣,教师决定投放更多的低结构材料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有层次性的低结构材料

在美工活动中教师主张幼儿的自主性,投放的低结构材料越多越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然而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差异性,投放低结构材料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根据幼儿的认知,投放安全的生活材料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在美工区投放一些幼儿认识且玩过的可操作性材料。如:干树枝、果壳、贝壳、树叶、棉花等自然物,教师会对自然物进行晾晒、擦拭,检查自然物上面是否有扎手的干刺等;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奶酪棒、酸奶盒、月饼盒等瓶瓶罐罐,教师会先进行清洗消毒;经过日常检查与消毒步骤后,再分类投放在美工区,幼儿才能进行装饰操作,保证投放低结构材料的卫生与安全性。

创设游戏情境,提供形象的低结构材料 小班幼儿喜欢情景化的游戏场景,对不同的形状及一些颜色鲜艳的物体很感兴趣,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一些形象的低结构材料,更有利于吸引孩子,让幼儿产生强烈的游戏愿望。例如: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创设“春天来了”的情景,并为幼儿準备了几种低结构材料,有涂好颜料的彩色树枝、彩色的冰棍棒,还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泡棉,请幼儿自选材料进行创作装饰。丽丽选择了彩色的树枝,并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了春天的桃花。涵涵说:“老师,公园里有小亭子,我想做个小亭子。”在教师的帮助下,师幼一起选择彩色雪糕棒拼摆连接了一个立体的小亭子。还有小朋友选择了形状不同的彩色泡棉拼摆了小花和风筝。通过提供形象的低结构材料,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增添了游戏的乐趣。

在美工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低结构材料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要相应地变化,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在游戏中要及时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依据幼儿的需要在游戏中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低结构材料。例如:在小熊拔牙的健康活动中,幼儿对糖果非常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不同层次的低结构材料,有家园收集的原材料—糖果皮,教师用卫生纸筒制作的半成品糖果,还有糖果范例,供幼儿自主选择装饰糖果。大初看着教师装饰的糖果范例,效仿教师的样子选择了半成品糖果筒材料装饰了“草莓花”味的奶糖,并将自己制作的奶糖送给娃娃家小朋友品尝,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也为同伴间创设了自主交往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引领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根据主题开展有针对性地投放低结构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制定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教师在进行低结构材料投放的时候应该考虑主体性、季节性、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点等,本着因需而入的态度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投放。

结合主题,投放美工区低结构材料分类筐 在班级的主题开展中,教师会结合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幼儿的热点有目的地请家长收集一些安全、可操作的低结构材料。收集的低结构材料拿到班级后,过渡环节教师会和幼儿一起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按照材料进行分类,塑料瓶罐类、各种干果果壳类等,最终用分类筐进行收集、整理,让大小统一美观的分类筐成为班中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家”,教师以照片的形式将分类标识对应粘贴到分类筐上,方便幼儿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结合主题,投放低结构材料到班级各区域 将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各区域里,让幼儿与材料互动,玩出新的创意。美工活动中提供的材料还可以巧妙地与近阶段开展的主题相整合,使幼儿在操作低结构材料时,进入主题情景。班级五月份开展了“大大的动物园”的主题活动,在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师幼进行了低结构材料的运用,家园共同配合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幼儿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如:牙膏盒、鞋盒子、废旧物纸盒等,并借助网上的资源,家园一起制作动物园里的动物。林林与妈妈一起用鞋盒子制作了“非洲大象”,琳达与姥姥一起用纸筒制作的“长颈鹿”等,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主题墙饰上,并进行了动物园主题的规划。在户外搭建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用低结构材料酸奶盒制作了花坛,大纸箱拼接制作了奶牛,丰富了幼儿户外搭建游戏的内容,支持了幼儿的游戏,同时也延伸了主题活动。

巧妙运用,发挥低结构材料的隐性作用

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探究点的深入,真正做到低结构材料的有效运用。例如:在小班美工区活动“自制小乐器”中,萌萌在分类筐中找出了两个小瓶盖,将两个小瓶盖分别用双面胶粘贴到长条无纺布的两端,当无纺布两边的小瓶盖发出碰撞时,自制小乐器“响板”就成功了。佳佳在小塑料瓶里放上了豆子,拧紧小瓶盖,用力一摇晃,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一个自制乐器“小沙锤”就做好了,两个小朋友沉浸在自制乐器的伴奏中。

在运用低结构材料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能够回忆小乐器的样子与声响,并巧妙用美工区的低结构材料组合粘贴响板,特别是对塑料瓶的运用,幼儿在瓶子里放入豆子,制作了小沙锤。对于孩子在游戏中出现这样创造性的表现,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合理利用低结构材料的契机,在游戏讲评中让两位小朋友介绍他们用低结构材料制作的乐器,启发其他幼儿了解低结构材料,推进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的运用。

在研究中,教师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方面,有时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与引导的。因此,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游戏中,进行观察指导,推动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教师要不断地观察、肯定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精彩瞬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幼儿在自由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多样性。

另外,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有效的材料一定能够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能够满足幼儿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促进幼儿游戏能力发展和提高。低结构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引领下,教师应不断进行观察反思,充分挖掘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活动中的价值,使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更加自由、自主、愉悦。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新城东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纸杯结构材料
《史记》类传结构论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可爱的小瓢虫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纸杯提气球
材料
半包围结构
摇摇鹅
纸杯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