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长群变了味

2021-02-04 07:53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群里共育家校

本刊编辑部

倾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搭建讨论交流的平台。2021年,本刊推出“师说心语”专栏,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反馈给我们,我们将为您广泛征集解决策略。也可将您阅读《教育家》杂志的感想反馈给我们,让这里成为您与杂志互动的平台。

家长群,一个和谐的闭环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教师 王艳霞

因为教师在群里要求家长帮着批改作业,江苏一位家长愤而退群,并且发视频抗议“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位家长的吐槽引起网络热议,有家长和教师不约而同地倒起了苦水。

本应是提高沟通效率的家长群,怎么变了味?如何让家长群回归家校共育的本质?本期“师说心语”,三位一线教师分享了他们使用家长群的困惑与心得。

收到2018级学生的名单后,我立即创建了家长群,然后挨个打电话,一是邀请家长入群,二是和家长进行初次沟通,初步了解各个学生的状况,以便后期能够更为顺畅地与学生家长进一步交流。

个人觉得,家长群建立的初衷,是让家长和老师有一个方便的沟通渠道。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群也理应有群规。所以,建群后我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各位家长:您好!非常荣幸您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生活,我们将与孩子共同度过高中的美好时光。请各位家长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孩子姓名+称呼;禁止转发广告、游戏、推销等内容;微信群属于公共场所,可以交流班级发生的共性问题,关于学生的个别问题请小窗口单独联系班主任;对于您的微信留言,我可能做不到秒回,我会在无课时间尽快回复,敬请理解!最后,希望我们在有效的沟通中,共同教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其实,许多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障碍,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正如我不希望在工作群里看到对我的批评一样,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有时候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可能比批评家长更让其难以接受。所以我发到群里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展现孩子们在校生活的精神面貌;有针对性的表扬或批评,我尽可能以面谈或电话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校共育重在育“心”。三年来,班级的家长群没有出现过冲突或矛盾,许多热心的家长还会在群里主动帮忙解决问题。我也会在每周的班会上,把家长群里家长们的积极行动讲给学生们听,如此也有助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系。这是一个和谐的闭环,我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融洽,从而也带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良性发展。

互相理解,共建美好家校共育关系

湖南省怀化市土桥小学教师 李思毅

看到该视频后,我陷入了深思。我认为这件事情、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纯是哪一方存在问题,而是双方各自受到多方面压力引起的爆发。针对家長们普遍压力大、部分家长辅导能力欠缺的情况,学校应给予理解和帮助,如尽量缩短辅导时间,尽量简化辅导任务,给予低学历家长适度的培训等。而对于老师要求家长所做的辅助工作,家长也应本着理解的心态尽量配合,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越来越好。

同时,这段视频也引发了我的共鸣,所以忍不住想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作为学校姚基金篮球季项目的引进人和具体实施人,近三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篮球运动变成我们土桥小学的特色运动,改变以往学生下课无所事事的状态。其中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2020年姚基金篮球季湖南省赛区的比赛开始之前,按照惯例我需要建立“篮球队家长群”,以便发布相关重要信息及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一些事宜。我通知学生务必请家长于12月中旬之前入群,但到了最后时间点,仍有一些家长迟迟未进群,直到我宣布给每一名参赛学生发一件球队队服作为奖励,才陆陆续续将家长们聚齐。

学生在校期间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发了一些篮球训练视频到群里,希望学生在家休息期间可以抽空进行训练,可是每周一到校总会有很多学生告诉我,因为家长没给看手机而没能在家训练篮球。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一度感到非常无奈,甚至有些生气。作为教师,我不求回报地为孩子们引入篮球项目,为的是让孩子们积极锻炼身体,希望他们能够习得一技之长,培养一种兴趣爱好,让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多一种可能性。我一直默默坚持着,甚至忍受一些不解和冷嘲热讽,于是我忍不住在群里批评了部分不配合工作的家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之后有不少家长主动加了我微信表达感谢,并同意让孩子周末使用手机观看训练视频。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老师和家长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从不解到理解,最终和睦相处。相比城市,我们乡村基础教育更需要突破家校共育的壁垒,引导更多的乡村家长转变思想观念,与老师相互理解,共同为乡村孩子的未来而努力!

别让家长群变了味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教师 高颖

这件事我挺理解家长的,大多数家长是通情达理的,愿意支持老师的工作。极少数老师的做法确实不妥,比如把考得不好的学生的成绩公布在家长群里。孩子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在群里进行说明,个别孩子存在的问题,和家长私下交流是较为妥帖的做法。

其实老师和家长的心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孩子,家长群应该回归它的本质。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班,刚入学的小孩还不大会写字,也不能完全领会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建立家长群就非常有必要。在家长群里发布通知、布置作业,确实提高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效率。此外,在家长群里可以分享孩子们的在校生活,前段时间我们班有一些学生参加了升国旗活动,我拍了一些照片发到群里,家长有空就看一看,看到自家孩子的照片就可以保存,家长们都特别高兴。

现在的家长都很忙,所以我能完成的事情,就不会再麻烦家长。实在是家长必须参与的事情,我也会用委婉的言语和家长沟通:老师有这么一件事请大家帮忙,请家长们支持一下。这样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即使有的家长本来不太情愿,最后也都尽量地去完成了。

有些事情我和家长一样感到无奈,比如在家长群里发一些讲座视频,家长有时间自愿观看,他心里不会有埋怨。可是因为要量化学校的整体收看率,我不得不施加强制要求,有的讲座长达一个多小时,家长们也有自己的工作,有时候确实顾不过来。有的家长把视频进度条从头拖到尾,就算观看完毕了。我觉得这违背了建立家长群的初衷,这样做,家长群就变味了,家长群应该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情感纽带,而非发布任务的工作群。

下期话题

日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对此,您有什么疑虑或者建议,请于2021年1月31日前投稿给我们,字数500-800字。

猜你喜欢
群里共育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奶茶群里戏精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金主爸爸的炫酷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买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