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谣、谚语的概念初探及作品简介

2021-02-08 11:01张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杨玉环中华书局民谣

摘 要: 在中国民间,民谣和谚语的界限比较模糊,人们往往对其以“谣谚”统称。但经过考证之后,发现民谣和谚语的概念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本文旨在探析中国古代民谣、谚语的概念,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方家的关注。

关键词:民谣 “谣” “歌” 谚语

一、中国古代民谣、谚语的概念初探

在中国民间,民谣和谚语的界限比较模糊,人们往往对其以“谣谚”统称。但经过考证之后,发现民谣和谚语的概念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民谣指的是在人民大众间广泛流传的歌谣。关于“谣”的释义,《辞海》以“民间流行的歌谣”作解;《尔雅·释乐》以“徒歌谓之谣”a作解。对于“徒歌”的解释,孔颖达(唐代经学家)在《左传正义》中说:“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b杨慎(明代文学家)在《丹铅总录》中的说法更清楚明了:“徒歌者,谓不用丝竹相和也。肉言歌者,人声也。出自胸臆,不由人教故曰‘肉言。”c由古代典籍资料可见,“谣”的本义指的是人在没有任何乐器相伴奏的纯自在状态下的歌唱。“谣”的广义和“歌”是相通的,“谣”和“歌”可以互换互指。“谣”的狭义则要细致得多,和“歌”是有一定区分的。从总体分析得知,“歌”和“谣”都是民间诗歌创作的一部分,但“歌”长于抒情,“谣”长于叙事,“歌”的文学色彩和抒情意味都比“谣”要浓厚。

谚语是由民间大众创作并口耳相传,反映民众生产、生活经验、思想智慧的定型化的语言艺术结晶,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总结并经过验证的诗意化的生产、生活的经验表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哲理性、诗意性。关于“谚语”的释义,《尚书·无逸》以“俚语曰谚”d作解;《礼记·大学》以“谚,俗语也”e作解;《左传·隐公十一年》以“谚,俗言也”f作解;《说文解字》以“谚,传言也,从言,彦声”g作解;《说文解字注》以“谚,无非前代故训”h作解。另外,《汉书·五行志》颜注:“谚,俗所传言也。”《国语·越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杜文澜(晚清著名词家)亦说:“传言者,一时民风土著议论也,故从彦言;若鄙俚淫僻之词,何彦之有!观彦言而可知寓教于文也。”i由此可以看出谚语在不同方面的特征。笔者认为,谚语也是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是民众认识天地万物、社会事理,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定型化的短语和句子。谚语来源于民众生活,其結构简单,句式整齐,节奏和谐,语言生动,语义通俗易懂。谚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智慧,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体现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新的谚语将源源不断地出现,这些谚语将与其他民间文学形式一起,共同铸就灿烂的人类文明。

谚语和民谣存在相似之处,但民谣大多可以歌唱,故又称“歌谣”,谚语则不能歌唱。民谣以抒情和叙事见长,谚语则体现民众的生产生活经验,以其知识性、哲理性见长。

谚语或是从经典故训中来,民众将“典籍中的话”多次引用,逐渐达到了“普遍化”的效果,凡夫俗子都明白通晓,就变成了谚语。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j(出自于古乐府),“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1(出自于《史记》)等,都是从“典籍中的话”变成谚语的。谚语也可以是从“合于情理的话”中来,人民群众将明达者所说的有道理的话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并证明其准确性,当有相同情境的事情发生时,对这些出之于明达者嘴里的话反复引证并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也就变成了谚语。

二、中国古代民谣、谚语作品简介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是门楣。(“是”一作“作”)

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

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讽杨贵妃、安禄山谣

在乐史《太真外传》和陈鸿《长恨歌传》中,均记载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2“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是门楣”! 3两首民谣。天宝年间,唐太宗宠爱杨玉环,于是爱屋及乌,对杨氏一门照顾有加,使得其家族贵幸无比。杨玉环的三姊都被封为国夫人,就连她的堂弟杨钊也当上了宰相,赐名杨国忠。这两首民谣明显是人们对杨玉环的艳羡之词,并不是真正改变中国封建社会在生育上的传统观念,重女轻男了。

《新唐书·五行志》记载有“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 4谣。唐玄宗所喜爱的番将安禄山,一直在中国古代的燕国境内盘踞。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冬十一月发起反唐的战争,并于天宝十五年正月以雄武皇帝自称,定国号为燕。在这首民谣中,“燕燕”指的是安禄山,“飞上天”是指安禄山为获得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宠信,以认杨玉环为母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首民谣表现的是天宝之乱发生前的社会景象,暗指安禄山的篡权野心。

乐史《太真外传》卷下和《新唐书·五行志》均记载有“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5谣。这首民谣是咏杨玉环的,流传于天宝末年的长安城中。“义髻”,指的是用假发编制而成的高高的发髻,发髻上一般都佩有颤动的金珠,正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所描写的“鬓花颜金步摇”! 6。“黄裙”道出了杨玉环爱穿黄裙,吸引唐玄宗沉迷于她。“抛河里”“逐水流”是说把假发髻和黄裙都扔到河里面去,表现了人们对杨玉环的无比憎恶之情和对唐玄宗的失望之意。

冬至长于岁。

正月三白,田公笑嗬嗬。要宜麦,见三白。! 7

树稼,达官怕。——自然谚语

《旧唐书·礼仪志一》记载有谚语“冬至长于岁。”! 8这是景龙年间流传于民间的一则谚语,唐中宗曾于冬至日亲祀南郊时有所引用。是说阳气会在冬至过后逐渐回升,白天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直至今日,类似的谚语仍旧在民间流传:“过一冬至,长一权刺;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 9这是用“权刺”“杈把”“椽”等农具作比,说明冬至过后白天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的道理。

《古谣谚》卷57引《朝野佥载》逸文:“正月三白,田公笑嗬嗬。要宜麦,见三白。”@ 0这是唐代时流传于西北地区的谚语,根据《农政全书》中对“三白”的描述:“冬至后第三戍为腊,腊前两三番谓之腊前三白。”@ 1这则谚语是说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小麦在秋末时节播种,来年收获怎样,取决于冬天土壤水分的补充。腊前下雪或是冬月下雪都对小麦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在今天,我国西北地区仍旧流传有和这则谚语意思一致的民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说明唐代的这则谚语是民间科学经验的总结。

《舊唐书·五行志》记载有谚语“树稼,达官怕”@ 3。“树稼”是指在异常寒冷的天气里寒霜凝封了树枝的情形。“树稼”现象时天地昏暗,视野变得模糊,植物表面皆凝霜,显得玲珑剔透,像举办葬礼时的幡幢宝盖,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因此有“达官怕”之说。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宁王见而引谚:“树稼,达官怕”,认为必有大臣当之,宁王即死于当月。@ 4这则谚语是人们发挥了想象得出的结果,宁王之死也纯属巧合而已,毫无科学依据。

a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b 〔清〕杜文澜辑:《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52页。

c 〔明〕杨慎:《丹铅总录》卷 25,《丛书集成初编》本,第 336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d 俗语、谚语的由来[EB/OL]. [2011-11-19]. http:// iask. sina.com.cn/b/7783616.html.

e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9页。

f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g〔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页。

h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i 〔清〕 徐灏:《说文长笺卷十四》,齐鲁书社1995 年版,第 390 页。

j 〔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2页。

k〔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

lm汪辟疆编:《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7页,第117页。

n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 《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o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34 《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p〔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q! 8 t〔清〕杜文澜:《古谣谚》卷57,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82页,第212页,第682页。

! 9 @ 1 @ 2杨晓慧:《唐代俗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第44页,第44页。

@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1,中华书局1995年版。

x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7 《五行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56页。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1998.

[3]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4] 杜文澜辑.古谣谚[M].北京: 中华书局,195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俗文学传播研究》(编号:14XZW015)

作 者: 张莹,硕士,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杨玉环中华书局民谣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香尽空珊珊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民谣
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何为民谣
我爱校园新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