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香炉

2021-02-12 00:36魏红福
延河·绿色文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婆子香炉秧歌

魏红福

西北风悄悄地走进桂家沟,光秃的树木蔑视着寒风,连树枝也不曾摇动,门梁上挂的大红灯笼倒是格外殷勤。“哐啷,哐啷”发出了声响,吵醒了门后面熟睡的小狼狗,几声问候之后,一切又归于幽静。

就像桃花谢后长出的新果,因果原本就是一种注定,风刚途径这个村子,随后天空就飘起了雪。暮色降临,三十六在路旁燃了一堆火,烧了些纸钱,作揖、磕头,用泡好的浓茶画好了圆圈,点了一挂鞭炮,望了望远方,转身回了家,在地上踩出了一串清晰的脚印。

三十六快步穿过院子,径直走进堂屋。揭开门帘可以看到后墙的正中间摆放着年代考旧的木桌,上面整齐摆放着几个灵牌,又是燃蜡、插香、烧纸、磕头。接着,三十六的老婆在木桌上堆放了很多祭祀品,坐在炕上给小孙子喂起了热腾腾的面条。三十六看着外面说了句“天黑了”,然后顺着墙壁摸到一根细线,轻轻一拽,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整个村子忽然有了过节的样子,家家户户门前都亮起了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曳着,给人一种热热闹闹的感觉。放眼望去,三十多个灯笼从村头到村尾,恰好圈出了一个圆,像极了三十六年轻时设计唱秧歌的舞台。每个人手里掌着花灯,在院子组成一个圆,用着固定的步子逆时针挪动,我想当初谁也不想中途离开。

其实我们所遇见的一切人、一切事,都始于缘起,归于缘灭,自己哭着来,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人生就是一个圆。

三十六带着小孙子在院中放了几挂鞭炮,点燃了烟花,紧接着推开大门看着进村的路。傍晚时分踩出的脚印已经看不见了,三十六迅速抄起扫把又缓缓地放下。拿起灯笼走到村口又折了回来,踩了两排整齐清楚的脚印,抖了抖身上的雪钻进了堂屋。

三十六揭开墙上的帘布,拿开一块砖头,从里边掏出一个木匣子,在上衣口袋中摸出一把钥匙打开木匣,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莲花香炉,眼神里堆满了虔诚。

“老婆子,把我的二胡拿一下。”

“给你!”

三十六接过二胡,闭着眼睛拉了起来,小孙子一边听着爷爷的二胡,一边嗑着瓜子,顺便将瓜子皮全部吐在莲花香炉里。一曲终了,三十六照例会喝一口刚煮好的浓茶,一睁眼便看见莲花香炉里扔了些瓜子皮,骂道:“你这龟孙子,做肉丸子的东西,没地方吐就别吃了。”清理干净后放在炕头,看着莲花香炉和二胡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句:“还是这俩伙计最贴心。”

“还是咱们年轻那会好,过年也热闹。老婆子啊,咱们这一年比一年冷清了,唉……”

三十六的老婆没有接话,三十六像是诉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那个眼神很奇怪,感觉是失望又感觉是自信,开始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

这个莲花香炉是我那年在陕西赶麦场,花了一个月的工钱,在太乙宮的庙里买的。每年唱秧歌的时候,我都拿到会上,给咱们这四山八沟、五方五地的神灵插香。那个时候我也刚过三十,跟咱家的四十五差不多大。那会四十五已经可以装旦了,你看这娃现在才有个拳头大,真是赶不上咱那会了,这猴年马月估计都挑不起一担麦。

老婆子这次搭话了。“时代不一样了,跟你那时咋比?咱家四十五在城里落户了,住上了洋房,现在都是靠脑子赚钱,谁像你一天天只知道拉二胡,那上面能给你饭吃吗?”

这个地方有个习惯,孙子的名字一般是他出生那年爷爷的年龄。三十六那个年代结婚早,他出生时爷爷才三十六岁。等他生儿子的时候父亲已经四十五岁了,四十五生孩子更晚了,今年三十岁了,孩子才三岁半。

三十六的嘴此时像开闸的洪水,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故事——

上世纪末的甘肃山村,改革开放的风吹醒了农村人,揉开落后思想封闭的眼睛,推开上面还写着“农民公社好”的木制村门,跑出大山与深沟,踩着日光与星光,走向了电视镜头扫过的、到处都有灯光的远方。每当电视里的衣食住行出现时,女人们总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各自的男人,那会管那种生活叫幸福。所以,男人每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出去,麦黄六月归家,在家里做完农活,吃完中秋的月饼,又去到远方找幸福。等到寒冬腊月再次回家,把挣下的幸福一张张数给自己的女人,日子真真甜蜜。

西北山村寒冬腊月地里没有活干,男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排练节目,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正月的娱乐。

这种娱乐活动叫秧歌,通常会在晚上演出,全部由男人表演。高大威猛的男人充当探马走在队伍的前面,进到表演场地后就要围成一个圈,把观众挡在外层以免干扰表演。拿棍棒刀枪的都会武艺,第一个节目就是盘刀、耍枪、舞棍,武戏结束就是唱曲了。秧歌的唱曲与套曲、秦腔有些相似,里面也会有生、旦、净、丑,也会有人物道白,舞台呈现。唱曲当然少不了琴师,秧歌里最常用的是二胡。一场秧歌会有七八个小曲,配合两三个大曲。唱曲完了就是舞狮,舞狮包括演四门、吃灯与拉灯,也就是灯从狮嘴进去,屁股出来。舞狮结束,这场秧歌也就落幕了,由探马带着所有人回到集会点,烧纸谢神,卸下装扮准备第二晚的演出。

三十六的唱曲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大小曲子都能演唱,熟人都叫桂把式。大曲如《卖水》《牧牛》《花亭相会》《十里亭》《游龟山》《白蛇传》,小曲像《二十唐朝》《大十二月》《小十二月》《下四川》《绣荷包》《懒刘晨割麦》等。三十六那会可以算作当地的明星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喜欢唱流行歌曲,秧歌也就慢慢地被冷落了。

尤其这些年建筑业的高度发展,许多人都搬去了城里,过年也不回家。曾经三十六引以为豪的秧歌也无人传承,那些过去也鲜少有人提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摸摸那座莲花香炉,不知名的眼泪在三十六的眼里疯狂打转。

每逢除夕,三十六都会给村里的空房装上红灯笼,幻想着那些远行的人能回到村子,一起喝着茶温习那些很暖的过去。前几年三十六还会把路上的雪扫干净,今年只是踩了一排脚印,或许是想用那些清晰的脚印与温暖的灯笼告诉离乡的人,总有一条路永远清晰,总有一盏灯永远温暖。

三十六喝了一嘴已经浑浊且有点冰冷的茶,拉着二胡,唱起了《上香》,末了改腔唱了句“声声庆团圆”,用力一拉,弦拉断了。三十六放下二胡,抽搐着脸收起莲花香炉,心的波动胎生了手的颤抖,莲花香炉也掉到了地上。这是三十六拿香炉这么久,第一次让香炉失手落地。赶忙捡起一看,完好无缺。

三十六看看断了弦的二胡,再看看手里的香炉,扬手把香炉丢在院子里。老婆子赶紧下炕捡起来,还是没有一点破损,倒掉里面的雪,擦拭干净又放在了坑头上。

三十六用微弱的声音说:“娃,把瓜子皮扔进去吧,掉炕上扫不出来。”

猜你喜欢
老婆子香炉秧歌
程家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一只叫乖乖的老鸭
躲债
三个香炉
脚下踩着泥土
神算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