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城镇化地区镇域村庄规划探究
——以东莞市中堂镇村庄规划为例

2021-02-12 02:35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乡风貌村庄

陆 兵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290)

0 引言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工业化的强力驱动下,东莞在4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实现城镇化,2019年人口城镇化率为92.1%。

然而,东莞自下而上以乡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也显现出诸多弊端,成为制约村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形势下,通过在东莞中堂镇进行村庄规划、设计及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实践,深刻认识到东莞高度城镇化地区村庄发展的多元化特征,为落实乡村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城乡资源、重构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的实施策略,制定符合村庄特色管控和治理的措施。为指导“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或详细设计的编制,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镇域空间范围内进行村庄规划研究。

1 东莞镇域村庄规划的现实意义

1.1 时代需求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东莞必须切实抓住历史机遇,突出生态环境支撑、地域文化承载、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1.2 实际需要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东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因此,城镇村庄规划是推动城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需要。

1.3 基本方略

村庄规划必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兼顾村庄发展的保护、发展、公平、效益与安全。在镇域范围内进行村庄规划,能全域统筹城乡关系,把握村庄经济发展趋势,合理布局村庄产业业态,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实现村庄联动发展,制定良好的管控体系,规范村庄的开发建设。

2 中堂镇镇域村庄规划编制的实践

2.1 中堂镇及其村庄概况

中堂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是穗莞深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地处东莞市北面的东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是典型的岭南水乡。至2020年底,人口城镇化率达62.3%,实现生产总值145.66亿元,以造纸、制革、材料加工、农业观光、汽车产业等为主位,经济排名全市靠后。镇域面积59.61km2,共有5个社区(中心社区、斗朗社区、江南社区、东泊社区、红锋社区)和15个行政村(潢涌村、三涌村、湛翠村、凤冲村、袁家涌村、吴家涌村、鹤田村、中堂村、一村村、东向村、蕉利村、槎滘村、下芦村、马沥村、四乡村)。众多文物古迹分布在村庄之中,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潢涌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等,村内龙舟文化、粤剧文化、篮球文化底蕴深厚(见图1,2)。

图1 潢涌黎氏大宗祠及村落

图2 龙舟文化

2.2 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

1)产业困境 产业融合缺乏平台,农村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传统的“以业兴城”模式,使建设用地占比高、用地效率低、生产性服务业配置不足,产业联动弱,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同时,现有农户、家庭农场与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乡村业态缺乏创新。

2)品质困境 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乡村生活缺乏品质。近年来,在中堂镇政府的推动下,各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整治后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水环境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庄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村庄配套设施配置不均衡,且不能满足产业配套的需求;村庄生活品质与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3)风貌困境 村庄特色不凸显,乡村风貌缺乏美感。村庄内部新村、老村、工业区建设风貌差别巨大,大部分老村居住人口少且年久失修,建筑风貌破败,新村建筑和环境建设中的材料应用杂乱,城市特征化倾向严重。整体上城乡空间混杂,特色不明。

4)文化困境 文化特色塑造不足,缺乏多元化展示平台。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破坏了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基础,使传统小农经济和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礼俗秩序瓦解。历经岁月洗礼的祠堂、戏台、古村院落等蕴含着浓厚乡村文化的建筑物,由于缺乏重视而逐渐凋落。

5)土地困境 空心村现象普遍,土地利用不集约。乡村各自为政,在集体权属土地内建设工业厂房,造成土地利用粗放,分散不集中;农民建新不弃旧,旧村外新建大量住房,旧村空心化。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村民拆旧建新的动力不足。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城乡发展空间受限。

6)特色困境 水乡特征不明显,特色亮点不突出。岭南水乡自然条件较好,但大多数村有水不亲水,与水的关系割裂。特色亮点如潢涌村,历史悠久,列东莞市四大名乡之首,其所遗留的文物古迹、传统水乡古村落、历史人文等均是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是中堂镇人,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其工艺制作、竞赛、表演等均是品牌,但都待字闺中,亟待保护和开发。

3 制定村庄规划的基本策略

1)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走创新发展之路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及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及指标要求。结合总规要求完善城乡总体布局,划定各发展区,如潢涌“千年古村”区、东部“水乡田园”区、中堂“风情岛”区等(见图3)。根据村庄现状、资源禀赋,将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城镇改造型、乡村改造型4类,分类推进村庄发展(见图4)。

图3 空间管制规划

图4 城乡空间布局

2)建设美丽乡村,走美丽宜居之路 打造“田园水乡,古韵泽国”的岭南水乡风貌。结合地域传统文化特点划定特色主题村落,如以潢涌古村为背景,以内涌、外涌天然禀赋,串联打造古村游览、台资风情的“千年古村风貌片区”;以都市农业为特色,以水乡田园风貌为核心,以活化打造岭南水乡村落群为抓手的“水乡田园风貌片区”。针对各个片区从建筑风貌、生产空间、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四大方面制定乡村风貌导则。完善各主题村落之间的连接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

3)推进产业振兴,走质量兴农之路 产业发展的路径从“以业聚人、以人兴城”向“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方式转变。完善镇区及各行政村、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乡村全产业链;进行“三旧”改造,腾笼换鸟,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提供科研、文创、展贸空间;培育龙舟、体育健康、蔬果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等。设置复合型管理中心,解决功能区域要素协调问题,如北海仔造纸产业园、华润体育生态岛项目、潢新围都市农业连片区需要突破行政管理范围。

4)推进文化振兴,走文化兴盛之路 村庄孕育和传承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包括氏族文化(潢涌黎氏宗祠、凤冲陈氏祠堂等)、龙舟文化、名人文化(黎宿、黎光、陈伯陶等)、宗教文化(潢涌家庙、觉华寺等)、传统技艺(百岁牌制作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等。根据各片区的文化特质及产业发展特色进行文化元素引导,如在潢涌千年古村区打造纸文化和宗祠文化,在镇综合服务区打造龙舟文化、红色文化和禅文化。针对文物、古建筑、街巷等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制定文化活化指引。

5)完善民生基本保障,走共同富裕之路 从产业角度出发,构筑便捷的乡村对外交通体系,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智慧乡村(见图5),为村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图5 潢涌村规划指引

4 村庄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1)全域调查,基础分析 深刻理解新时代政策方向和经济走势以及新发展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认识村庄的发展动因,实地调查村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土地利用、村庄布局、村庄风貌、基础设施建设等,抓住村庄发展的主要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见图6)。

图6 潢涌村规划风貌引导

2)制定目标,明确定位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总部署,为镇域村庄定主题、定基调、定特色、定目标。中堂镇村庄以“东莞门户·水乡中堂”为主题形象,以“建设现代化水乡田园城镇”为主基调,突出“水乡”“田园城市”两大特色,目标是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3)统筹资源,落实空间格局 根据上位规划要求,盘清自然资源底图底数,落实三区三线,协调原城规和土规的用地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格局,明确分类村庄,强化各项支撑系统,制定约束性和指导性管控要求。

4)分类研究,完善要素支撑 村庄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基本单元,是历史人文的基本载体。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村庄产业、人居环境、文化发展、基础设施等构建专业支撑。在村庄产业方面,实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体系,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导,推进产业培育工程、全域乡村旅游。在人居环境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制定指标和编制风貌指引。在文化兴旺方面,以乡村文化发展为引导,实施“乡风文明”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文明风尚,保障文化民生;实施“文化传承”工程,延续传统文脉。

5)制定体制机制和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路径,实现共同富裕是结果。与政府主管部门一道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体制机制。

5 结语

东莞高度城镇化地区的村庄发展面对的问题、诉求和方向都极具代表性,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系统编制镇域村庄规划,有利于遵循政策纲领、落实上位规划、优化空间格局、强化要素支撑、建立实施保障;有利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塑造美丽宜居、生态和谐、人文特色浓郁的村庄空间;有利于推进全域全类型土地整治,释放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空间条件;有利于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形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村庄规划成果,规范合理有序的村庄建设,使村庄既能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新格局,又能立足本身资源优势,走出城乡融合又独具村庄特色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水乡风貌村庄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我的小村庄
包裹的一切
水乡哪里美
村庄,你好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