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知识服务

2021-02-13 09:23刘春萍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接受者传播媒介吸收能力

刘春萍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精准扶贫是夯实执政兴国根基的关键举措。在分析精准扶贫知识转移的过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精准扶贫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和路径,通过系统的理论梳理,将影响精准扶贫知识转移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特征、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以及知识转移情境。[1]并从知识的粘性、知识发送方的意愿和表达能力、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联系强度四个方面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对精准扶贫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机理与实际效应。[2]

一、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的粘性。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载体转移到另一个载体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传输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粘性形成于知识转移过程之中,指由于知识信息模糊、知识转移、吸收以及生成新知识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阻滞和缓慢。知识粘性主要发生在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受方这一基本关系之中。知识粘性对知识转移具有负面影响,但可以通过能力来缓解。一般来讲,知识的粘性程度越强,就越难被转移,这就导致不能被有效的掌握和利用后果;知识粘性越小,越有利于知识转移。知识粘性是知识转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困难因素,增加了知识转移所需要的时间,甚至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3]为确保知识吸收和应用的顺畅性,就需要降低知识的粘性,来消除知识的粘性特质对知识转移成效的限制。

知识本身的属性也是形成粘性的主要因素。知识属性主要包括:隐性/显性状态,复杂性,专业性,排他性等。一般而言,知识属性度与知识粘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①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被编码成为简单易懂的知识,难以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清晰准确表达,由此导致知识的粘性;②知识的复杂性越高,专业性越强,能够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的人越少,知识的粘性就越强;③知识排他性程度越高,传播范围越窄,越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粘性越强。[4]

(二)知识发送方的动机和表达能力。知识发送者是要转移的知识的拥有者,知识发送方的动机、情感、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都对知识转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知识发送者的发送意愿反映了它是否愿意将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接收者。转移意愿是知识发送方想要达到知识共享目标的一种反应。知识转移的意愿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也就越好。除了愿意将知识转移给接受者之外,作为知识的提供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能针对不同性质和内容的知识以及知识接受方不同的特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方法,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推送给合适的人。知识发送方较强的表达能力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5]知识发送者有相当的表达能力,才能够对自身储备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解释和说明,才有利于接收者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达到既定的知识转移效果。

(三)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知识接收方也是知识需求者,其学习意愿,吸收能力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一方面影响知识转移行为,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国外学者Szulanski认为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基于某种目的,由转移双方进行的知识信息的交换。知识接受方会根据自身需要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判断,一旦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存在问题,无法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知识转移也就成了一纸空谈。[6]知识转移实质上是知识的流动,学习和使用,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吸收才能实现转移。知识转移的目的在于接受者吸收、积累并运用知识。获取知识的成功与否要看知识接收方是否有能力对外部知识的获取、理解以及利用,知识接受方以往的知识、经验与他们的知识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将越好。[7]

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前提。知识转移的形式十分宽泛多样,精准扶贫知识转移也属于其中一种,具有一般知识转移的特点,但是由于接受者都带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精准扶贫的知识转移也有其特殊性。在精准扶贫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接受者获取知识的欲望、积极性则更为关键。当接收方认为该信息是自己需要的时,他才有兴趣和接纳的意愿,才能有很高的主动性,接受方才会根据现实需求积极配合知识转移。若出现接收方不愿接收知识的状况,接收方会在被动、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知识接收,从而导致时间和成本的浪费,甚至接受方会直接拒绝接收从而终止转移活动。[8]

(四)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联系强度。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转移。研究证实,社会关系质量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关系质量的维度包括信任,承诺,沟通质量,相互理解和包容,信任和沟通是关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本身的识别程度,知识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的信任和紧密程度,都会影响知识接收者顺利吸收和掌握知识的效率。在社会关系质量的三个维度中,信任和满意度对知识接受者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有积极影响,知识转移双方的关系质量影响知识转移行为及其效果,同时,社会关系质量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对知识粘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9]建立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机制,打破知识转移双方知识转移的壁垒,促进相互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的质量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质量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

社会联系强度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社会联系强度有利于知识转移双方彼此沟通,相互适应和协调,有助于构建信任,使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密切,共同进行知识规划活动,并达成共识,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了知识转移。社会联系强度是提升知识转移效率的有效手段。[10]

二、知识转移的传播媒介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转移的形式也变得十分多样,除了文字、面对面交流外,它还能以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知识的转移。传播媒介是将知识的发送方和接受方有效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其主要任务是将知识有效的从发送方转移到接受方,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知识接受方的吸收和应用。转移渠道越健全、越通畅,知识转移越容易实现。[11]

通过传播媒介,知识转移双方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减少距离带来的问题,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就知识转移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反馈,解决转移中的障碍,为知识顺利转移并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在精准扶贫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扶贫对象可以通过传播媒介这一重要工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接收的知识进行筛选,从而进行整合,进行知识创新。精准扶贫传播媒介构建起知识转移双方之间的桥梁,根据扶贫对象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积极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从而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的服务。同时,传播媒介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传递功能,形成相应的交互渠道,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互动,以保证知识转移可以为知识的接受方即扶贫主体提供帮助。所以应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提高知识转移的准确性,以较低成本尽快完成知识转移活动,以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12]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

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知识的海洋,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条件与平台支持,是实现其社会职能的基本体现。

在精准扶贫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保证文化扶贫工作的效果,这不仅意味着图书馆有效实现了其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也标志着图书馆有力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在资源、技术与相关人才方面的优势,搭建起文化服务平台,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精准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提高文化扶贫精准性与有效性,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鸿沟。[13]

在“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引下,全面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是实现精准扶贫初衷的前提。图书馆的知识转移在实现精准扶贫方面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知识来源。图书馆在以知识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紧抓扶贫工作重点,实现知识资源有效配置及提高知识资源利用率,坚持质量导向,发挥图书馆服务优势,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14]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是“解决问题”、“知识创新”以及对馆员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在信息环境变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在精准扶贫的特定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好更适用的服务,根据用户特点,准确地分析用户信息需求,提供精准知识服务,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在信息鸿沟日益加深的现代化信息社会,图书馆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开展多元化服务,搭建贫困就业信息平台,全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创新服务手段,努力保障用户平等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利。结合现在开展的工作提出知识服务应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 促进知识的开发、吸收和转化。[15]真正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底,找准致贫原因,形成分析报告,制定好脱贫方案,结合农户意愿和实际情况,图书馆要制定切实的目标,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确管理,对贫困户进行长期跟踪关注,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贫困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的信息服务,确保帮扶工作见实效。

四、结语

“扶贫先扶智”,文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任务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途径,还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有效措施。图书馆作为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力量之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知识服务为文化扶贫和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接受者传播媒介吸收能力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吸收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