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在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的应用探究

2021-02-17 08:36康凌峰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灭火救援高层建筑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提高,同时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也给消防部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层公共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了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的重点,以及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高层公共建筑室内消防设施的应用,以期充分发挥我国消防技术的优势,开展高质量的高层建筑消防工作。

关键词:消防设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

中图分类号:TU99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6903(2021)10-0120-03

0引言

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类别之一,高层公共建筑具有多种用途,其主要被作为分为办公楼、商场、院校等来使用。从整体上来讲,这些公共高层建筑都存在人员密集、人流量大、建筑使用功能繁杂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严重的消防隐患。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被置于险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使用高层公共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消防重点,更是守护人们美好生活的必要保障。与此同时,还要重视高层公共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灾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并不断增强救援工作的可靠性,以不断增强建筑本身的消防能力。而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掌握建筑内各类消防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所产生的效能,并充分分析建筑物的必要结构。

1高层公共建筑的火灾特点

1.1室内空间较大,人员数量较多

高层公共建筑使用面积大的特点决定了这类建筑不得不面临人流量众多这一问题。而这便导致了火灾发生时,由于建筑内的被困人员数量较多而影响疏散工作的效率,使灭火救援工作的实施也难以做到全面、及时。一旦火势迅速蔓延,大量人员被滞留在建筑内会蔓延恐慌情绪,在逃生过程中也会出现踩踏事故这类二次伤亡。从以往的火灾事故案例中来分析,我们发现踩踏事故和浓烟中毒是高层公共建筑火灾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两项事故。因此,在高层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充分考虑消防设计工作要重视人流量大、人员多这一问题[1]。

1.2结构较为复杂,火灾隐患增加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高层公共建筑发挥着

作者简介:康凌峰(1988—),男,江苏如东人,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巨大的作用,但是结构日益复杂的高层建筑却带来了巨大的火灾隐患。空间单元的风格和划分是提高公共建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高层公共建筑的典型特点之一。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住户的使用需求,但是却需要大量的辅助性设施的配备,而这便在无形之中埋下了火灾隐患。并且,由于这些辅助性设施往往具有可燃性,这也给消防部门开展火灾预防工作带来了阻碍。此外,这样的空间隔断方式也会给灭火探测系统带来不利干扰,从而影响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

1.3火势蔓延较快,火势难以控制

公共建筑在建设时往往会为电梯井、设备井、管道等留出较大的内部空间,而火灾发生时,这些空间往往会产生类似烟囱的影响。当火灾发生时,与其他空间相比,这类空间的气流流动效应会更大,而这便导致了火焰在充分接触空气的情况下迅速扩张。于是,火灾所产生的大量浓烟,也会从建筑的底层向上蔓延,而各类管道井便成了扩散浓烟的最佳通道,使烟雾直冲顶楼带来巨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只需要1 min左右的时间,火势便会迅速蔓延,难以控制。

1.4燃烧产物有害,人体危害较大

高层公共建筑内的装修材料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和有毒性,比如木材、装饰化纤、涂料等。尤其是装修材料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类物质遇到火焰时会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而被火灾困者吸入大量的有害气体,则会出现中毒、窒息、头晕等一系列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亡[2]。

2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的重点

2.1有的放矢,注意室内防烟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高层公共建筑内部的防烟方式也各有特点。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考虑这些防烟方式的具体内容。最常见的防烟方式为自然防烟方式,机械防烟方式和智能防烟方式这三种。自然防烟措施通常是利用过道、楼梯等公共区域来防烟的。比如,可能会在过道楼梯附近安装可以打开的窗户,在火灾发生时便可以利用这一建筑结构将浓烟向窗外排出。机械排烟方式由机械设备组成,这一排烟方式的核心要点在于控制室的设置,利用控制室来操控烟雾的排放,高层公共建筑中所划分的各项空间和功能区域都应当安装相应的排烟系统。比如,在电梯内部、走廊附近等建筑部位就应当设置相应的排烟系统进行控制。智能方面方式是以信息智能技术为主,智能检测建筑内的烟雾浓度,从而开展烟雾控制的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机械防烟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发展而形成的。当这种系统检测到相应的烟雾信号后,会将该信息传送到智能控制终端,由终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一旦烟雾浓度达到预警标准,会自动开启防烟系统。这一防烟系统能够大大提高高层工业建筑的防火能力,是当前我国高层公共建筑在灭火救援上的主要发展趋势。

2.2夯实基础,优化供水设计

由于高层公共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出现消防队伍救援水量不足或水压不够等情况,因此需要在建筑内部提前准备好水带这一类消防基础设施。比如,充分考虑建筑设计构造中的各项情况,沿着建筑内部的电梯、楼梯等空间结构铺设水带,以满足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开展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时不能完全依靠外部供水系统,应当在建筑内铺设水带。比如,可以每隔一定数量的楼层就铺设水带,在控制造价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灭火救援需要。除了要在高层公共建筑内部铺设水带之外,还要保证供水干线日常巡查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检查供水端口設备是否老化、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

3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

消防栓系统、消防给水管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是高层公共建筑在施工、竣工、验收等过程中发生容易发生消防问题的部位,是整个建筑工程环节中必须关注的三个重要事项。

3.1消防设施不够规范

安装不规范、压力控制不规范是室内消火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具体设置过程中,有部分消防栓会被放置在墙体内部,但是墙体上所开凿的洞口却没有设置过梁,这就容易导致消火栓在上方墙体的压力之下出现变形、损坏等问题,因而消火栓箱门便难以顺利打开。为了提高救火效率,设计人员通常情况下会在消防栓的底部预留一个孔出来。但是这个孔的设置应当严格规范,不应当随意改变,更不能对消防栓底部的孔洞进行焊割,使箱体无法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消防栓口的出水方向难以与墙体成90°角,而这便导致了水流因受狭隘的空间限制无法顺利流出。除此之外,在一些建筑面积相对较大且功能结构很复杂的大型建筑内部消火栓的设置也无法充分满足消防栓水压要求,这严重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效率。因此,在消火栓的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供水能力和消防栓的水压要求,既要考虑最不利点,也要考虑次不利点。

在安装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时,部分施工人员偶尔会出现混淆这两项工作与安装室外消火栓泄水闸之间的区别的现象,在麻痹大意下出现重复安装或者是将其安装反了等问题。因此,应当重视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防栓的安装工序,在安装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这两项系统都应当在冻土层以下。消火栓和周围墙壁难以区分和消防水带容易脱落是消火栓箱及其内部附件最容易发生的两项问题。由于建筑在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装饰物往往会将消火栓遮盖住,这便导致人们无法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取出消火栓中的工具开展救援工作。并且,消火栓中的水带还会因为接口没有安装卡簧而导致扎接不够不牢靠,从中掉落[3]。

3.2给水管线不够畅通

强度试验和试漏试验是消防水管管网在测试时所要进行的两项主要工作。首先,要开展试漏试压,然后再对管网的强度进行试验,不能只做一项工作。试验工作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会给消防系统正常发挥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安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并在管网安装完毕之后,对其进行严密性和强度测试。部分施工队伍采用塑料材质的管道来铺设消防管道,或者直接将生活水管与消防管道进行连接。当火灾发生时,室内温度迅速上升,塑料材质会发生变形、出现破损,而这便导致了需要消防用水时,水流无法顺利流出,消防管道失效,难以控制扑灭火灾。并且,火灾发生后,与生活水管相连接的消防管道也会因生活水管的破损,导致水流无法运输流入到消防管道,无法扑灭火灾。

3.3专业技能培训不足

专业能力相对较低是当前消防施工队伍的普遍问题。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能培训,因而出现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有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忽视施工基础结构等问题,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导致故意下调建筑工程标准的现象。在他们看来,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即可,一切以企业利润为先。除此之外,缺少消防专家的相关指导也是部分建筑工程安全性难以达标的原因之一。工人在建设时没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和相关的科学检测方法,从而无法判断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

4高层公共建筑室内消防设施的应用

4.1灭火设施的应用研究

消防栓、消防喷头这类传统灭火设施具有较大经济效应性和灵活性。火灾发生初期阶段时,火势相对较小,可以利用消防栓灭火,从而迅速开展人员疏散工作。每层建筑安装消防喷头,并由电磁感应器实时监控室内烟雾浓度,当烟雾浓度达到相应标准时,室内的消防喷头将会自动开启洒水进行灭火。消防喷头与建筑供水干线相连,火灾发生时消防喷头便会自动洒水,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4.2排烟设施的应用研究

高层公共建筑排烟设施需要贯彻建筑地上和地下这两个部分。安装排烟设施的目的在于火灾发生时迅速抽离建筑内的浓烟,对人员进行疏散。因此,建筑设计应当扩大楼道宽度,以保证楼道内的大量浓烟能够迅速排出建筑内部,从而避免给人体造成较大危害。但在设计排烟管道时,相关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高层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规划,对于封闭的、可燃物较多内部空间可以增加排烟设施的数量。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电梯间和楼梯间排烟设施的设置,可以在相应位置设置正压机械送风设施,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阻止烟雾流向楼梯或电梯,从而保证人员疏散工作的开展,帮助被困人员安全撤离高层公共建筑[4]。

4.3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

加强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可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流程开展建设,以保证消防设施在设置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还可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火灾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不轻易触碰火、电等危险因素,并积极承担起保障住户生命安全的职责。

5结语

室内消防设施在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室内消防设施的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高层公共建筑结构设计,并不断加强设施管理。近年来,我国消防技术不断完善,消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消防设施的质量。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提高消防设施的可靠性,以保障火灾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惠翔.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0 (24):63-64.

[2]羅贤文.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24):28-29.

[3]刘睿君.自动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74-75.

[4]嚴丽贞.高层综合体建筑消防电气设计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20(12):107-108.

Application of Fire Fighting Facilities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f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KANG Lingfeng

(Zhejiang Fire Rescue Corps Lishui Detachment,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At present,the living standards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are improvi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has also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fire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the key points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f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are analyzed,and the problems of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the application of indoor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is studied,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hina's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carry out high-quality fire fighting work for high-rise buildings.

Keywords:fire fighting facilities;high rise building;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灭火救援高层建筑
生活中常见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基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的有关思考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