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2021-02-18 09:38陈红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渡槽溢洪道坝基

陈红根

(渝水区水利局,江西 新余 338025)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桥上水库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花堆村境内,控制流域面积6.98km2,属赣江流域袁河支流蒙河水。水库正常蓄水位89.88m,总库容502万m3,最大坝高19.6m。设计灌溉面积513.33hm2,实际灌溉面积344.66hm2,保护下游耕地666.67hm2、人口0.92万。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为4级。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201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1)型水库。

1.2 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上水库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隧洞和副坝涵管等。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主坝坝基存在渗漏问题;

2)副坝排水体局部淤堵失效;

3)主坝上坝公路跨溢洪道无交通桥;

4)主坝下游坝坡设置灌溉渠道,不满足规范要求,渠道现状漏水严重,威胁大坝安全。

2 除险加固设计

根据桥上水库设计标准及存在的问题,拟定的桥上水库枢纽建筑物除险加固的主要任务是:

1)主坝:坝基防渗;

2)副坝:排水体进行局部维修;完善下游坝面排水体系;

3)溢洪道:新建跨溢洪道交通桥,改建溢洪道进口段;

4)灌溉渠首工程:新建下游输水渡槽。

2.1 主坝加固设计

2.1.1 坝基防渗设计

帷幕灌浆深度根据岩体的透水性和防渗要求综合确定,设计帷幕灌浆线与原混凝土防渗墙整体连接,孔底深入弱透水层≥1m,顶部与原混凝土防渗墙搭接1m。帷幕灌浆按单排孔布置,孔距2m,分三序孔施工,灌浆压力0.2-0.3Mpa,施工时结合灌浆实验最终确定。

设计拟用帷幕灌浆措施进行坝基渗漏处理。设计帷幕灌浆线布置在原混凝土防渗墙上游边界上,顶部与原混凝土防渗墙搭接1m。

1)帷幕灌浆浆孔布置:

帷幕灌浆孔布置一排,钻孔轴线布置原防渗墙上游侧,孔距为2m,坝基帷幕灌浆范围为桩号0-010.0-0+254.5,全长264.5m,布孔133个,孔底深入弱透水层≥1m,帷幕型式为接地式。

根据《大坝基础灌浆》,单排帷幕厚度约为孔距的70-80%,则帷幕厚度T=(70-80)%×2.0=1.4-1.6m。

正常高水位时,作用在帷幕上的水头H=13.38-5.75=7.63m,帷幕的渗透坡降为J=7.63/(1.4-1.6)=5.45-4.77<[J]=18(大坝基础帷幕中规定,当T=1-2,[J]=18)

校核洪水位时,作用在帷幕上的水头,H =15.2-6.74=8.46m,帷幕的渗透坡降为J=8.46/(1.4-1.6)=6.04-5.29<[J]=18,说明帷幕厚度满足要求。

2)帷幕灌浆压力的确定:

灌浆压力0.2-0.3MPa,施工时结合灌浆实验最终确定。

帷幕灌浆的设计标准应按灌后基岩的透水率控制,对于3级及其以下的坝透水率宜为5-10Lu,本次设计标准为10Lu,即孔底深入弱透水层≥1m。

2.1.2 主坝加固后渗流复核计算

主坝加固后渗流复核计算采用有限单元二维稳定渗流计算方法,各透水性土层按多孔介质,渗透系数按各向异性考虑,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渗透系数取1×10-6cm/s.。计算断面仍选取大坝典型断面0+058。

稳定渗流计算水位组合为:

1)上游正常蓄水位(89.88m)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

2)上游设计洪水位(91.17m)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

3)上游校核洪水位(91.7m)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

大坝断面渗透分区、坝体及混凝土防渗墙的渗透系数见表1。

表1 主坝渗透分区及渗透系数

各计算断面按不同工况组合进行计算,绘制各种工况下的渗流等势线及浸润线图。3种水位组合情况下,渗流计算结果见表2,各种工况下混凝土防渗板墙、坝基出渗坡降值及计算渗流量值见表3。

表2 主坝加固后典型断面渗流计算成果表

表3 主坝加固后浸润线位置表

坝体浸润线下游坝坡出逸点及沿下游地基出逸坡降均有大幅度降低,渗透稳定满足要求。经计算,设置防渗体后,坝体下游坝坡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1]。

2.2 副坝加固设计

针对副坝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检查和工程复核计算发现的问题,确定副坝工程加固项目有:下游坝面处理和排水维修。

2.2.1 下游坝面处理设计

副坝下游坝面拟采用草皮护坡进行保护,在左右岸坡与山体相接处设两条岸坡排水沟,在排水体顶部内侧设置一条纵向排水沟,排水沟采用C15混凝土砌筑,岸坡排水沟净空尺寸为0.3m×0.3m,纵向排水沟为0.3m×0.3m,横向排水沟净空尺寸为0.30m×0.30m。

2.2.2 下游反滤排水设计

本次加固处理对下游坝脚贴坡排水体,进行维修处理。设计贴坡排水顶高程为84.90m,顶宽1.5m,边坡1∶1.5,另根据主坝排水体反滤材料比较结果,第一层采用10cm厚粗砂垫层,第二层为20cm厚卵石层,第三层为40cm厚块石层,在排水体底部设置一条坝趾集水沟,沟底宽0.5m,沟深0.5m,梯形断面,下游侧采用M7.5浆砌块石贴坡式挡土墙结构,顶宽0.3m,底宽0.5m,并用3cm厚M10水泥砂浆迎水侧抹面。坝趾集水沟与坝下游排水沟相连,坝下游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5m×0.5m,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

2.3 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2.3.1 进水渠加固设计

进水渠全长10.0m,宽度从15.0m渐变到10.0m,底高程为89.38-89.88m,底坡i=0.05,底板采用C15混凝土,厚0.2m,下设0.1m的砂卵石垫层,采用矩形过流断面,边墙为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2.3.2 公路桥设计

为满足上坝要求,在溢洪道进口应设置一交通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

公路桥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行车道净宽5.0m,桥跨10m,单跨5m,桥面板采用C25混凝土,厚0.2m。采用C25混凝土板式结构,栏杆柱高1.0m,柱截面尺寸为0.15m×0.15m,横挡0.08m×0.1m。

2.4 灌溉渠首工程加固设计

为避免新建引水隧洞后的北干渠经过主坝贴坡排水,在主坝贴坡排水下游新建一引水渡槽。

渡槽由进出口、槽身、基础排架组成,进口底板高程80.54m,出口底板高程80.00m,纵坡为1/200,全长279.16m。渡槽采用立模现浇,槽身、排架混凝土为C30,基础混凝土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20,两边墩为C25混凝土现浇。渡槽内空尺寸为宽×高(0.8m×0.8m),壁厚0.2m,底板厚0.2m,每8m为一个槽段,槽段间采用止水橡皮止水,槽段两端支承于排架上,排架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排架柱截面尺寸350mm×300mm,排架基座采用C20混凝土现浇,厚0.6m,渡槽排架基座置于强风化基岩层上, 渡槽支座采用350mm×220mm×16mmA3钢板[2]。

3 结 语

针对桥上水库存在主坝坝基渗漏、副坝排水体局部淤堵失效、主坝上坝公路跨溢洪道无交通桥、主坝下游坝坡设置灌溉渠道,威胁大坝安全等问题,采取了主坝坝基帷幕灌浆、副坝排水体维修并完善下游坝面排水体系、新建跨溢洪道交通桥、新建主坝下游输水渡槽等加固措施,经分析研究,所采取加固设计方案合理。

猜你喜欢
渡槽溢洪道坝基
GFRP筋替代钢筋在溢洪道泄槽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 ABAQUS 软件的预应力梁式 U 型渡槽受力分析
青山嘴水库工程(溢洪道)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的阶梯溢洪道消能研究
渡槽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方案应用
——以东风渠天宫桥渡槽和黎家沟渡槽为例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