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人物类视听作品的真实性表达

2021-02-21 08:42李文慧
今传媒 2021年2期
关键词:故事化叙事学人文主义

李文慧

摘 要:人物类视听作品旨在以“人”为主体,通过记录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状态和内心世界来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纪录片《不了神话:宫崎骏》运用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展示了动漫大师宫崎骏独特的创作经历和生活体验,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心灵共振。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究本片对于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呈现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关键词:叙事学;人物视听作品;真实性;故事化;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94-03

真实性是视听创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表现。它起源于西方现实主义,强调通过镜头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记录,忠于事物的原生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类影像的真实性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物类视听作品中,如何还原真实的人物形象,从而赋予受众真实的情感体验,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学界重要的探讨问题。《不了神话:宫崎骏》是由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一部关于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纪录片,其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豆瓣评分高达9.1,该作品秉承真实性创作原则,在塑造人物真实感的同时挖掘深层内涵,是一部有血有肉的高品质佳作,本文将运用叙事学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不了神话:宫崎骏》背后的真实性呈现。

一、多重叙事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叙事视角是指作品的叙事方式、立场和角度,是人物塑造、事件描述的立足点,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和情境体验,法国学者兹维坦·托多罗夫把叙事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内视角、外视角和全知视角,它们都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反映,只是展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在《不了神话:宫崎骏》中,影片开头没有宏观的叙事和壮阔的时代背景,反而是运用了富有主观色彩的内视角来引入主题,直面人物主体的日常生活,宫崎骏本人对着镜头的自言自语、抱怨葬礼的无聊、会跟掉下来的铅笔说话、找饼干喂窗外长椅上的小鸟等细腻的视角消解了宫崎骏的崇高性和神秘性。内视角将拍摄镜头置身于这位动漫大师的现实生活状态之下,使得观看者可以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缩小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与直接展现生活和活动空间的内视角有所不同,运用画外解说进行场景串联和评价论述的外视角更能为观众提供客观和深刻的观察角度,能够让观众理性地对人物的经历进行分析和体验。本片主要围绕是采用传统手绘还是新型CG技术进行动漫创作进行探讨,太多自然化叙述和日常画面会过于松散,配合外视角的表述则可以使画面内涵得到升华,如解说词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对新旧技术,以及动漫创作的本质追求等问题进行探讨,形成镜头语言和人物内涵相互交融的意境,引发受众的思考和想像。由于纪录作品的时长限制,镜头无法记录人物全貌和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往往是围绕主题对各种画面进行组接,适当运用外视角进行过渡而不让叙事过程产生断裂感,从而使得人物形象的构建更加连续和完整,也更真实生动,加深观众的认识和情感共鸣。

内外视角的综合运用既向我们展现出宫崎骏作为动漫大师的责任感,在世界大潮流中激流勇进,坚持自我;也让观众看到其在神圣光环下真实的创作过程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使得视听作品在单向传输的同时实现和观众的沟通交流,富有在场感使观众产生体验式的共鸣。相较于单一视角的运用,这种多层次的叙事方式不仅扩大了叙事范围,也由表及里,窥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也更加真实可信。

二、运用故事化叙事策略聚焦现实矛盾

故事化叙事一直是各类视听作品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理想表达方式,人是故事的构成主体,写人离不开叙事,叙事也离不开写人,通过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来塑造人物,反映现实生活,而人物的特性和形象反过来又推动故事情节的走向。而对于人物类作品而言,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要真实,更要精彩,合理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形成人物与故事的交叉发展,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矛盾是艺术创作中较为普遍的故事手法,运用矛盾既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也可以渲染紧张气氛,深化主题,从而影响观众的情感变化。矛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物内心冲突等。而在《不了神话:宫崎骏》中便呈现出多种矛盾共同引领故事的走向,其中有两组尤为明显: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冲击,技术对人性关怀的扼杀,此外还有年龄增长影响创造力的发挥,工作室制度对年轻人的限制等矛盾。而无论是传统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们的理念冲突、新技术的革新不利于动漫创作价值内核呈现等都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题。本片通过讲述宫崎骏尝试利用最新的CG技术创作搁置多年的梦想企划《毛毛虫波罗》来展现矛盾和冲突:宫崎骏以往是通过手绘来完成动画作品的。而现在的年轻动画师都是用CG来作图,于是他开始尝试,开始与新技术进行磨合。用手绘画一只毛毛虫的身体扭动状态可能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而运用新技术仅仅只需几秒钟就可以还原毛毛虫的运动轨迹,但对于动画创作来说未必是件好事,科技的发达及其对行业的过度介入是否合理,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而本片对于故事情节的展现也较为生动流畅,并非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大量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互动等细节的刻画让观众看到宫崎骏面对科技冲击仍坚持初心和不妥协的精神,从而强化了人物性格,引发观众为之钦佩和动容。例如,在呈现CG人员信心满满地来给宫崎骏展示由技术合成的动漫人物移动画面的故事情节时,他看完大声说道“制作这样画面的人,根本不懂得身体变成这样时的无奈与痛苦。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侮辱”,此时镜头完整地记录了宫崎骏因生气身体颤抖的动作特写以及制作人员哑口无言的面部表情。完整的情节是故事化叙述结构的基本,而细节是填充情节“骨架”的“血肉”,运用最深刻的细节捕捉点活人物形象,有利于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代入,从而增强了本片的真实性。

三、纪实性视听语言艺术增强临场感

从视听语言角度来分析,《不了神话:宫崎骏》中运用了大量极具感染力的特写镜头,虽然显现出的画面都较为单一朴素,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技术处理,但通过对人物特定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场景的细致展示,可以快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使受众能够沉浸在特写画面里,增强临场感。例如,“宫崎骏为画好毛毛虫的运动形态,架着放大镜去认真观察叶子上的毛毛虫”,迅速地把观众代入动画创作的情境中,感受到他的极致严谨;例如,“他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心烦时把满头白发挠成杂乱的鸟窝”的画面,还有“在专心绘制漫画时不停抖动的脚”,都直观地表现出主体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更为清晰有效地传递出拍摄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还会增强本片的艺术感染力,特写镜头是富有感性的,能够揭开艺术大师的神秘面纱,向观众刻画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他时而专注、时而无奈、时而暴躁、时而兴奋,不断变换的特写镜头把观众带入场景之中,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本片也运用大量空镜头如“花草、房间、器具”等,伴随故事的走向适当配合空镜头可给观众留出想象空间,有利于渲染气氛,为观众的情绪变化做铺垫,也能把主体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自然地交融在一起,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从而达到理想的真实性效果呈现。

叙事节奏也是视听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调节作品的情感基调,提升观赏性和感染力。《不了神话:宫崎骏》整体节奏缓慢有序,通过真实细节的刻画将故事娓娓道来。把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表现得更为真切,使得被摄主体在镜头中呈现出较为日常放松的生活化状态;但在探讨技术和人性这一主题时,叙事節奏便由徐转疾,把松散的故事情节紧密串联起来,气氛开始紧张急迫,通过控制节奏的快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节奏格局,深化了主题内涵,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此外本片的解说语言与叙事节奏巧妙配合,并非宏观概述和犀利的评述, 更多的是出自心灵的真实感悟,从而与观者实现共振,透视叙事主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人文主义叙事性内涵的朴素表达

宫崎骏的作品一直凭借着浪漫唯美的画面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他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治愈心灵的情感色彩,他本人也如同电影里的主人公一般纯真温暖,勇敢无畏。“成长”这一主题几乎涵盖了宫崎骏所有的电影作品,主人公们大多经过困难和磨练后方能发掘自身的潜能、克服自身缺点,逐渐走向成熟,最典型的代表作就是《千与千寻》。宫崎骏相信人性的的善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电影中认识自己,勇敢地在逆境中成长,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地追求“成长”,在《不了神话:宫崎骏》中,我们便看到了他的坚守初心和勇于尝试。面对CG制作技术对传统手绘方式的冲击,他并没有固步自封,在77岁的高龄年纪仍然去尝试,片中他说的一句话令观众印象深刻:“永远不想为自己做出的电影而感到羞愧,永远不想为自己没有尝试的东西感到后悔,尝试之后的失败,好过未经尝试就放弃”。从人类视角来看,片中并没有运用辉煌的语言和音乐去歌颂他,只是通过日常创作的故事情节和宫崎骏的喃喃自语凸显人物内涵,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朴素简单的感动,他的成长不仅是片中说过的话,而是他一直长久深信并践行的原则。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总是以人的生存状况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来进行叙述的,他把自己当作社会的观察者,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批判的同时把自己感悟到的人生哲理真实地表达出来。“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是他对创作的永恒追求。制作团队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出的动画形象只有身体没有头,而且行动怪异,因为宫崎骏见过残疾人的生活,理解他们行动不便的痛苦,所以他对这种不尊重生命的做法勃然大怒,“做这个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痛觉吗,总觉得这对生命是极大的侮辱”;当听到技术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制作“一台像人一样绘图的机器”时,他沉默不语,即便是制作再精良的好莱坞动画电影也仍难以替代手绘动画对于生命的尊重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艺术创作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坚守,只有亲自去感受才可能实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这是人工智能无法赋予创作者的灵感和能量,本片让观者既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宫崎骏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于平淡之间接受了拍摄者想要传达的深刻哲理。

五、结 语

主体人物的真实性呈现并不意味着只是还原现实生活,也包括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度透视。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拍摄主体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活动展现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说服力。同时构建起现实世界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关注到人物最本质的特征,融合人文主义情怀,向观众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使得人物更加完整和更具真实感,也使得宫崎骏善良温暖、坚韧勇敢的精神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郭劲锋.感动观众:个人生命体验的公众分享——纪录片的情感叙事策略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0):57-62.

[3](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58.

[4]宫崎骏,支菲娜.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51-55.

[5]安雪.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思想内涵[J].艺术研究快报,2017(3):19-24.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故事化叙事学人文主义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