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生论美学

2021-02-22 11:39张弓张玉能

张弓 张玉能

[摘 要]新實践美学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及其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人生论美学,建设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人生论美学的美论以自由创造的人生为美,实现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境界,努力达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艺术化。人生论美学的美感论倡导人生的积淀、超越、自由的境界,在积淀理性的直觉中直观人生,在超越功利性的审美愉悦中享受人生,在实践自由的境界中改变人生,努力实现人生的真善美融合。人生论美学的艺术论以“艺术生产”创造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以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完善人生历程,构成人的艺术人生。人生论美学的美育论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的不同阶段,努力实施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进行感美美育、立美美育、创美美育的实践,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联合体而创造条件。

[关键词]人生论美学;新实践美学;美在创造中;人生自由境界;人生艺术化;自由发展的人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1)04-0045-11

Constructing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human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ZHANG Gong1,ZHANG Yu-neng2

(1.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School of Communication,Shanghai 201620,China;2.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The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adheres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discourse system,inherits and carries forward the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 theor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and constructs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human life aesthetics takes life created freely as the beauty,realizes the purpose,value and realm of life,and strives to achieve the aestheticization and art of daily human life. The beauty theory of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 theory advocates the realm of accumulation,transcendence and freedom of human life,views life directly in the accumulation of rational intuition,enjoys life in the aesthetic pleasure beyond utilitarianism,changes life in the realm of practice freedom,and strives to realize the fusion for truth,goodness and beauty of life. The artistic theory of life theory aesthetics creates the aestheticization and art life with art production,carries on th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art of aesthetic ideology,perfects life course in the special way of mastering the world with“practice-spirit”,and constitutes the artistic life of ma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 of life aesthetics makes great efforts to carry out family aesthetic education,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veryone’s life path,carries out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feeling beauty,establis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cre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trains and brings up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people,and creates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union.

Key words:the aesthetic theory of human life;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constructing; beauty in creation; freedom of human life; art of human life; freely developing people

中国当代美学在新时期复苏,到新时代已步入美学流派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生态的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已经成为各个主要美学流派的基本共识。在这样的情势下,新实践美学应继续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及其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人生论美学,建设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

一、人生论美学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美学精神

所谓人生论美学是一种以人生对人的审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思想体系。人生论美学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美学精神。人生论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的定向发展。在先秦时代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基本形成以后,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就在价值取向的“向内求善”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了以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境界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人生论美学。孔子把“仁”作为美的本质的规定。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159所谓“仁”在孔子那里有许多的解说,不过,最主要的是“爱人”(《论语·颜渊》),亦即“泛爱众”(《论语·学而》),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张岱年的《中国国学传统》指出:“所谓‘爱人’的具体意义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谓立?立即能独立生存而不依靠别人。何谓达?达即上进、提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求成立,也帮助别人成立;自己要求提高,也帮助别人提高。这是仁的主要含义。”[2]246那么,所谓“仁学”也就是讲究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学问,是以道德价值的“善”为中心的人生论哲学,而且这个人生论哲学的人格理想或者人格美是孔子反反复复论说的“君子”。孔子人生论哲学的思想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在《易大传》中定型进而发扬光大。张岱年认为:“《易大传》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了自然世界及社会生活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并提出了一个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本体论,达到了先秦时代辩证思维的最高成就;二是提出了以刚健为宗旨的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2]257《易大传》在孔子重视“刚毅”的基础上,提出了“刚健”“自强”的人生原则。《周易·乾·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这是儒家的人生论哲学和美学的雏形。孟子则大力弘扬了儒家的人生论哲学和美学。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1]161孟子在这里论述了人格的六个层次:善和信这两层属于道德的范畴,美和大这两层是美学的范畴,圣和神这两层就到了宗教信仰的范畴。因此,孟子所说的美和大主要是指的人格之美。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谈到“养浩然之气”时就指明了这一点。其曰“浩然之气”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4]30这里说的是培养浩然之气这种至大至刚的人格美,就必须配备正义和道德,要一以贯之,心安理得。换句话说,人格美是道德善行的充分显现。这应该是儒家人生论美学的进一步完成。到荀子就可以说,儒家人生论美学思想完全形成了。荀子不仅提出了“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而且提出了“君子以玉比德”的自然美观点,又推出了“美善相乐”的根本命题,这些就构成了比较完全的素朴唯物论的儒家人生论美学。《荀子·劝学》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4]42荀子结合道德修养的学习来谈美,也是谈的人格美、人生美。由此可见,荀子所谓“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讲的是人的道德美或者人格美。荀子的自然美观点是比德说,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5]2491的比德观,明确地以玉来比喻君子的美德。《荀子·法行》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4]43荀子把以玉比德君子的观点理论阐述系统完整。荀子还明确概括了儒家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的伦理特征。《荀子·乐论》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4]46这样,荀子在批判墨子的“非乐”的过程中,建立了“美善相乐”的人生论美学思想,继承发扬了孔子“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道家的哲学和美学也是一种人生论哲学和美学。从表面看,道家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然而二者在本质上论述的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只是道家完全否定儒家的仁学、仁政、礼乐教化、“美善相乐”那一套哲学和美学的概念和命题,提出了自己的另一套哲学和美学主张。老子在《道德经》中就专门针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类的说法,从“道”的本体论的高度加以反对,建构了道家的一套主张。这一套主张的核心仍然是人的存在和发展。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6]27这是针对儒家思想的礼制教化而言的,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不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天地,都应该是以“道”为本体的,而“道”的本原又是自然,所以人生在世就应该效法自然,自然而然,不能以礼制等人为的东西来扭曲人的本性。这样,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反对儒家所追随的西周天子分封制的一统天下,主张道法自然的国家应该是人口少、地域小的村庄式的政体。而且老子还认为,这样的小国的治理,也不能像儒家所向往的西周那样用礼制来进行管理,而应该“无为而治”,只有不强迫老百姓遵循礼制而生存和发展,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因此,老子的哲学是“道”本體的人生论哲学。而老子的美学同样是反对儒家的美学思想的,认为儒家所说的未必就是美,甚至还是适得其反。所以,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81章)[6]83可信的话不一定华丽,漂亮的话就不可信。这似乎与孔子所谓的“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5]4相反对。老子主张美的相对性。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恶矣。”(《道德经》2章)[6]4如果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的,就会竞相模仿,那么丑陋就产生了,主张美是相对的,是各各不同、各美其美的。在美学上把道家美学思想系统化的是庄子。庄子坚守老子的“道”本体论和“道法自然”的原则。他也认为美是相对的,人所谓的美,鸟和鱼就不欣赏,避之犹恐不急。因此,他鼓吹天地的无言之美。《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7]335庄子强调天地的无言之美,是要人们观察天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也是讲的人生美和人格美,主张圣人和至人的人格美和人生美是顺应自然的。他还主张“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素朴之美”。《庄子·天道》曰:“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7]192人们只有具有了虚静、无为的道德,才可能具有“朴素之美”,才能够顺应自然,从而成为与人和谐的人,达到人乐境界,进而成为与天和谐的人,达到天乐境界。这是典型的人生论美学,不过是虚静无为、顺应自然的人生论美学。庄子用“庖丁解牛”“佝偻承蜩”“解衣盘礴”“轮扁斫轮”等寓言来告诫人们应该由技进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虚怀积气,得心应手地虚静无为,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之美、“朴素之美”,得到人生的乐趣。庄子专门论述了“心斋”“坐忘”等修炼方法,让人们能够达到审美的自由境界,也就是能够化为蝴蝶、知道鱼之乐、鲲鹏展翅的出神入化的逍遥游的自由境界。所以,庄子的道家美学思想也是一种人生论美学思想,是要达到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与万物齐一、物我相忘的审美自由境界,这是庄子和道家的人生的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

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互补的人生论美学思想,将近现代、当代美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人生论美学发扬光大,建构完善。在近现代,有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等中国重要美学家,前赴后继倡导人生论美学思想。王国维的“境界”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的“趣味”美、朱光潜的“情趣”美、宗白华的“哲诗”美、丰子恺的“真率”美等,都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人生论美学精神,夯实了人生论美学理论建设的地基,旗帜鲜明地弘扬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美学精神。

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复旦大学中文系蔣孔阳教授始终立足人生实践,关怀人的生存体验,最终落脚于人的存在和发展上,在美中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在人生中找寻美的理想,凝汇成一种独特的人生论美学。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出发,蒋孔阳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而综合论证,提出了“美在创造中”的观点,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gence),并将审美活动视为“恒新恒异的创造”[8]。他始终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9]在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人和人的自由始终是核心范畴,在美中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在人生中找寻美的理想。无论是他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是自由的形象”的论述,还是他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是‘世界的美’”等命题,乃至他后期关于美育、审美文化的理论阐释等,皆以人和人生为立足点和终极关怀。在人和社会关系上,蒋孔阳始终执着于追求人生自由境界和社会和谐构建,把个体自由精神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视为美学研究者的根本目标,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统一。蒋孔阳美学思想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并由衷肯定人生自由价值和无限推崇社会责任感,始终思考人生的自由和幸福,为社会的和谐和健康而努力,极大地提高了美学研究的思想境界和视野高度。这些也奠定了蒋孔阳人生论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之林中的独特地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王元骧教授也极力推进人生论美学的建设。他的《关于推进“人生论美学”研究的思考》指出,美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存在的[10]。传统美学重在学理分析,按“本体论”与“认识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把美学分解为本质论和美感论来进行研究,它对于美学学科的建设虽然功不可没,但在这种科学分析中把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给抽象分解了。“人生论”是研究人的生存活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学问,人的生存是应对现实境遇的人的意志活动,它的对象是处身于一定现实关系中的实际的、个体的人。研究人生论美学是为了克服以往美学研究脱离现实人生的局限,使之落实到对个人生存的人文关怀上来,同时使得对审美价值的理解在以往情-理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情-志的维度推进,而对之做出更全面、深入的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的聂振斌研究员也是推进人生论美学建设的主力。他的《人生论美学释义》指出,人生论美学根植于中国古代美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人的生命活动与艺术的生命精神”“生活与生活的艺术化”“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美”“文化理想与艺术-审美境界”[11]。这些方面基本涵盖了审美、艺术、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现代美学有着重要意义。他区分了人生和生活两个概念。他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过程,而生活是指人的生存活动状况。人的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人类自身的生育繁衍三项,可以简称为人生,而生活大概涵盖不了第三项。他认为,实现“生活的艺术化”,关键在于培养人们具有“美的态度”或“唯美的眼光”。所谓“美的态度”“唯美的眼光”,来自西方康德以来审美超功利性的美学思想,认为审美是超越现实的静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和现实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其实,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已经产生了。庄子的“心斋”“坐忘”,说的是要人们超越个体的官能欲望和现实利害关系,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正是西方美学所说的“审美态度”。他赞同中国文化是“重实际的”“乐感的”观点。这种文化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理想寄托在自己生存的“人间世”,而不情愿到虚无缥缈的宗教世界去飘荡。宗教理想,是与人的生命活动根本对立的;而艺术-审美,乃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艺术-审美是人的精神活动,虽然超越现实的物质关系,却没有离开人生。所以,一向受“重实际的”“乐感的”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对于宗教的虚幻故事和来世幸福的许诺,因怀疑而不肯信仰,宁愿在艺术-审美境界中通过生命活动的观照和体验,来享受人生的自由与快乐。

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中心金雅教授也与王元骧和聂振斌两位先生一道推进人生论美学。她在新时期第一个明确打出人生论美学的大旗,发扬人生论美学这个中国民族化美学,凸显人生论美学这个中国美学最具特色和价值的部分。她辨证了“人生论美学”与“人生美学”概念的同中有异,主张“人生论美学”可以用自己的学理原则来全面研究审美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包括对自然、人、艺术、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活动、审美现象、审美规律的研究,力图在今天中国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派建设过程中,发展和建构人生论美学的民族话语和理论体系,厘清人生论美学与西方的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等理论学说的界线,在中西古今的融汇中,夯实人生论美学的学理根基,完善人生论美学的话语体系,建构人生论美学的审美精神,推动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和学理原创,为引领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生命情致而努力奋斗。她总体建构了人生论美学体系,提出了以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美论、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论、物我有无出入相交融的美境论为基础的人生论美学基本理论框架,具有深刻的理论张力、厚重的理论深度、丰富的理论内涵。

以上这些,都给今天建设人生论美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是进一步建设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出发点。

二、人生论美学的美论

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以自由创造的人生为美,研究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境界对人的审美关系,为达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艺术化而努力。

人生与生活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人生应该可以涵盖生活,但是生活却不一定能够包括人生。人生应该是一般的生活的升华和扬弃。同样,人生论美学和生活美学,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人生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比生活美学更加高层次的问题,如人生的目的、价值、境界,而生活美学主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关系。因此,似乎可以说人生论美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的形而上的美学,而生活美学则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形而下的美学。二者密切相关,同时有一些明显区别。

中国的人生论美学的美论,应该主要研究人生的目的、价值、境界对人的审美关系,也就是人类的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人生的目的是要将活着的人的生命“活出个人样”来,也就是說,人生的目的是充分显示出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成为真正“具有人性的人”。人生的价值是实现一个高尚的人格或人品,即人的格局,成为理想化的人,即儒家所说的“君子”,道家所说的“至人”,今天所说的“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或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从人生对人的审美关系来看,人生的价值也是人格美。人生的境界是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状态,这样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是人类的最终归属和终极关怀,也就是人生美。

人性是人的根本本性或者本质属性。人性应该是存在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有一般的人性,还有具体的人性[12]。毛泽东也说过,人性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但是,长期以来,受到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庸俗社会学、“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国现当代美学和文论界只承认具体的人性即阶级性和民族性,不承认有一般的人性,把研究人性的学说斥为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抽象人性论,长期进行批判。实际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说法:“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3]人性(人的本性)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人的需要,一般分为物质需要(生理需要等)、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因此,人类具有物质人性、认知人性、审美人性、伦理(政治、道德)人性,人性美也就应该是人的审美需要驱动的人生目的的实现。德国伟大诗人、美学家席勒把人分为三大类: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并且认为“审美的人”是人类由“自然的人”转变为“道德的人”的必经的途径。因此,人性美应该是人的审美需要直接在人本性上的表现。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超越了物质需要、认知需要、伦理需要的功利性,达到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共同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结晶。人性美应该是人类每一个成员最根本的属性,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所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比较人与动物的生产时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4]21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充分肯定人性美,研究和分析人性美的具体表现形态,这样才能谈论人类的“共同美”和“美美与共”,才能够通过人性美来沟通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格局和格调,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总体特征,是一个人人生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即我们常说的人品。人格或者人品,也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所谓价值即事物对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属性,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具有肯定价值,否则就是否定价值。一般来说,事物的肯定价值主要有利(实用价值、物质价值)、真(认知价值、科学价值)、善(伦理价值、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美(审美价值)、圣(信仰价值、宗教价值),与此相反,否定价值则是害、假、恶、丑、魔。人格美也是人的审美价值在性格和气质的总体特征上、格局和格调上的具体显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把人格美的理想叫作君子,还有圣人、至人、仁人、志士等说法,反面是小人。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于君子的人格做了方方面面的规定,而实现了这些规定的人也就有了人格美或者人格魅力。比如,儒家关于君子的说法:“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4]2512这是君子一词在道德上最具体的意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4]2471可见,仁是君子“成人”的总纲。君子有许多优秀品质。“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4]252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247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4]250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4]251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4]247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4]24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4]2462也可以说,君子能够坚持原则,而小人则结党营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4]250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4]251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4]245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人格美实质上是以感性方式显现出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整体上的利、真、善、圣等价值,是一个人整体性格和气质的格局和格调的感性显现。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格美的优秀遗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树立人格美的理想,以其为楷模培养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境界是事物的表现程度和能够达到的状态,人生境界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而人生美是人生境界的最高的理想状态。人生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达到一定的高度和状态,从而达到一定的境界。《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境界的小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2461他概括了自己从15岁开始到70岁的人生经历:15岁立志学习,30岁独立成人,40岁没有疑惑而事业有成,50岁知道天命是什么,60岁能够辨明是非,70岁就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越规矩的自由程度和状态。实质上,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审美境界,亦即人生美。当然,人生境界,特别是人生审美境界或者人生美并不是完全依据人的年龄大小机械地决定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教化和修炼。儒家一方面强调“礼乐教化”“六艺教化”,以审美教育使人们达到人生审美境界或者人生美;另一方面,强调“修身养性”,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尽心、知性、践形”“养浩然之气”“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的“学不可以已”“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15],都是如此。道家虽然反对儒家的礼教,但是也非常注重人们的自我修炼,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16章)[6]18,庄子的“心斋”“坐忘”等等,都是一种自我修炼的方式,也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法。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人生境界或者人生美的学说,鼓励全体人民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促进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人生论美学的美感论

人生论美学的美感论,不只是一种认识论的美感论,也不只是一种实践论的美感论,还是人生论的美感论,因此它应该从人生的全视野来研究和分析美感。人生论美学的美感论应倡导人生的积淀、超越、自由的境界,在积淀着理性的直觉中直观人生,在超越功利性的审美愉悦中享受人生,在实践自由的境界中改变人生,努力实现人生的真善美融合。

美感,在人生论美学这里,不能仅仅是一种对美的认识、反映,也不能仅仅是一种对美的想象改造和创造,还应该是对人生的直观,对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积淀理性的直觉。

关于美感,自从16世纪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认识论转向”以后,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文论就一直占据美学和文论的统治地位,甚至至今仍然有比较大的影响。加上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庸俗社会学、“左倾”教条主义等的作用,认识论美学和文论在我国广为流传,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是社会生活的认识、反映、镜子、再现等等观点占据了中国现当代美学和文论的主流。与此同时,实践论美学比较流行,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当作是物质生产的结果和产物,并且,实践论美学与认识论美学和文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美感是美的反映。当然,认识论美学和文论、实践论美学和文论的这些观点理论,并非完全错误,只是不全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的发展。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界正在合理纠正认识论美学和文论、实践论美学和文论的偏颇。正是在这种纠正长期流行的片面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美学和文论观点理论的过程中,人生论美学应运而生,并且对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先行者们,主要是从价值论美学和文论的角度分析研究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因此,在人生论美学这里,美感或者审美主要不是美的认识、反映、镜子、再现,也主要不是物质生产劳动的产物,而是一种在社会实践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整体中产生的,包含着认识的、积淀着理性的直觉评价,或者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来说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创造性的、全面肯定人类自身的人生活动[14]21。在美感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是以想象改造世界,还在实际上设计人生的蓝图,以便实现真正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真正的人类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都是在人的需要的驱动下的目的性活动,是将目的观念地实现了的活动。因此,人类的美感活动,从人生论美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人生的设计活动,不仅包含着对现实人生的评估、改变,而且包含着对未来人生的设计。因此,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扬弃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美学和文论的某些观点理论,更加深入地分析研究美感的自由创造性、价值评价性、改造世界性,更加重视美感的人生意义。

美感在人生论美学中,应该是对人生的审美愉悦,对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超越功利性的审美愉悦和享受。

美感不只是认识、反映、镜子、再现美的人生,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人生。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是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禅三家都非常重视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教化”人民,讲究“人文化成”。儒家的礼乐教化、六艺教化,特别是诗教和乐教,道家的寓言教化、天籁教化,禅宗的以禅入诗、诗教、乐教,都凸显了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情感感染性。在美感的认识论的遮蔽下,长期以来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连美感的情感体验的特征都忽视了,只讲“坚决斗争”的阶级情,而爱情、亲情、友情、人情、恐惧、怜悯、同情之类的情感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让人不敢去欣赏花,也不敢花前月下谈爱情,更不能怜悯同情非无产阶级的弱者和受害者。尤其“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文艺作品中不能出现谈恋爱的场景,几个样板戏中的主角和英雄人物都是大义灭亲、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亲情,更没有爱情,他们除了阶级敏感、阶级斗争感觉、对阶级敌人的深仇大恨、对党组织的感恩之情,几乎没有其他的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的结果,是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百花园一片凋零,绝无人情,毫无人气,那些有人情味的审美活动,那些有爱情的文艺作品,那些表现人类的亲情、友情的文艺作品,不许登大雅之堂,只好在地下流传,《少女的心》《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等等作品,私下手抄,不胫而走。实际上,人的七情六欲,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人情之类的情感,都是人生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人类的高尚情操的主要表现方式。因此,每一个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于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都有感受、体验、表达的需求和权利,即使有人硬性规定要取消这些情感的感受、体验、表达的需求和权利,人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地顽强表现出来。因此,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把人类的情感的感受、体验、表达作为人类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的重要方面,作为人生论美学美感论的主要方面加以研究分析,以求得人们的美感的正确开展和健康发展。人生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对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的自然美的欣赏上,更表现在对于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欣赏和享受之中。这种欣赏和享受,并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的活动,更主要的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不断超越人生中的物质性和生理性的功利性的需求和追求。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在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欣赏和享受中所激发出来的高尚的情感、纯粹的情感、道德的情感、政治的情感,从而激励全中国人民复兴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共同奋斗。

美感在人生论美学这里,应该是一种对人生的自由实践的改造,对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自由创造,是人生价值的全面融会。

美感中是否存在意志活动,在学界曾经产生长期分歧。西方一般美学家都反对美感中有意志活动,如意志主义美学家叔本华主张美和美感应该排除意志活动,而只有尼采主张美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美感中存在意志活动,因此在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文论中,美感就仅仅是认识活动,是一种静观活动,与意志活动无关。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和文论特别重视美感中的意志活动。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荀子的“美善相乐”、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无言”,都是从人生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待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因此,它们几乎都强调了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目的性,特别是凸显美感的目的性和意志活动。因此,孔子闻《韶》可以三个月不知道肉味,孟子养浩然之气是要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荀子以玉比德是要使人成为君子,老子的美感是要达到虚静的状态,庄子讲美感要像佝偻者承蜩那样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像轮扁斫轮那样得心应手、像庖丁解牛那样技进于道。这些都是一种意志自由状态,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论所说的美感具有非常明确的人生论目标,即达到意志自由状态。从这种人生论美学的观点和理论来看,美感不可能仅仅是认识上的静观,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无功利目的,而是一种自由创造的意志活动,是要确立和实现人生的向善、为善的目标,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所说的“与民同乐”,荀子所谓的“成人”,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庄子的“得意忘言”。因此,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并不是要像康德美学那样完全弃绝功利性,而是要求涤除物质性的功利性,保存更高的精神性的功利目的,把美感作為人类的意志自由状态,亦即实现人生目的的一种手段,在意志自由的创造性的美感活动中去感受、体验、追求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最终为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形而上之“道”而进行审美活动。因此,孔子才能够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这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当代人生论美学也应有这种明确的人生论目标,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放于正确的位置上,为实现人生的目的而进行审美活动。

四、人生论美学的艺术论

人生论美学的艺术论主张以“艺术生产”创造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以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完善人生历程,构成人的艺术人生。

人生论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生的艺术化”,运用艺术手段,把人生过得像艺术一样,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最低级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让人生变成人们自己的自由创造的结晶,充满审美性(以美的形象和审美意象表达审美的情感)、艺术性(以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诗性(以含蓄、精练的语言符号表情达意),使得人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实质上,人生的审美性、艺术性、诗性是人类的自由创造性实践使得人生像审美、艺术、诗那样,超越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以审美意象、艺术形象、诗的语言“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生,实现人性美(人生目的)、人格美(人生价值)、人生美(人生境界)。

认识论美学和文论把艺术仅仅当作对生活的认识、反映、镜子、再现,因而艺术只能静观生活,只能被动模仿生活,根本谈不上改变生活,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诗化。而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论把艺术当作移风易俗、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艺术的功能披上了华丽的光环,使得艺术成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5]112。这给艺术赋予了一种改变人生的功能,同时给艺术加上了过于沉重的负担。实质上,这样做的结果,要么把艺术当作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要么把艺术当作有闲和有钱人游戏人生的工具。这样做,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统治阶级的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然而,对于广大受剥削和受压迫的人民来说,仍然是没有丝毫益处的。为了真正做到把文学艺术作为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的途径,似乎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把艺术当作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来看待。从一般的生产劳动来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而且改变着人类本身。人类是类人猿在生产劳动中自我生成的结果,因此,作为特殊的生产劳动的艺术,不仅可以创造人类本身,也可以改变人类本身。从异化劳动的角度来看,私有制和分工制条件下的生产劳动,首先造就的一批可以脱离生产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巫、史、优),特别是其中的文艺从业者,可以直接在“艺术生产”中改变自己的人生。文人墨客、艺术家的人生是在“艺术生产”中进行的,可以比较容易使得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其次,人类生产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特征,使得人类的产品朝着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的方向发展。即使是受剥削和受压迫的劳动者,他们得不到生产产品的恰当份额和优质的产品,但是,他们的生产不仅可以使得统治阶级的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现存的各个时代的皇宫建筑、藏品、装饰就是证明;同时,他们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得他们的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劳动人民中的一些能工巧匠的人生经历就是证明;即使最底层的劳动者,尽管他们的劳动本身并不能审美化、艺术化、诗化他们的人生,但他们有可能通过人类“艺术生产”的总体水平的提升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比如,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戏曲江湖班子、说书人、连环画等等通俗文艺的生产和产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底层劳动人民的人生,或者至少使其得到片刻的审美化、艺术化、诗化。再次,至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几乎都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人类的各个民族、各个阶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人生,都在这种异化形态的“艺术生产”中显示出各自的文明,同时主要把统治阶级的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了,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水平提高,显示出某种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的粗俗形式,比如,一般老百姓家里的财神画像、年画、对联等。也就是说,人类的审美本性本身促进着“艺术生产”来改变人生,让人生尽可能审美化、艺术化、诗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还把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来看待。这种美学观点理论是促使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的重要动力。意识形态的巨大力量在于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体系,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特征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也就是运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打动人的情感,从而影响和作用于人的整个心灵和精神世界,再影响和作用于人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一首歌、一首诗、一部小说、一出戏剧、一幅绘画、一尊雕刻、一座建筑等等艺术作品,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因试验弹药爆炸力发生意外而被炸伤,治疗期间他因阅读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身残志坚的事迹所感动,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根据自己的成长、战斗经历,吴运铎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后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激励了几代人为革命献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挫折、频频被贬谪的情况下,能够以艺术为友,寄情于艺术之中,不仅成就了他豁达、豪放、成功的人生,而且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成为开创风气的领军人物。苏轼心胸宽广,豁达狂放,处变不惊,随遇而安,以审美态度面对坎坷人生,以艺术来熔铸人生之美。他以广袤的审美视野拥抱大千世界,体悟到凡物皆有可观,处处可以发现美的存在。苏轼的人生虽然颠沛流离、曲折艰辛,但是,他的人生是审美化、艺术化、诗化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把艺术作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这种把艺术的自由创造本质概括为“实践-精神的”辩证统一的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既反对了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文论的纯精神的片面观点,又避免了纯物质、纯技术、纯实用的实践的偏颇。这样的美学观点和理论,把艺术返回到人生的本根:由技进道,道技融会。它不仅体现了技艺的纯熟,也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境界。正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实践与精神的统一体,它可以引导人们从艺术的这个统一体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并且能够通过艺术的创作生产和欣赏消费来把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诗化。正因为艺术是一种技艺实践和精神创造的统一体,它才可以使人们从艺术的这种自由创造的美的规律体验到人生的自由创造的本质,从而在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诗化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的艺术人生。因此,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實践的结果,又是自己的精神的结晶,这样人生的实践可以达到审美的自由境界,可以具有人性美和人格美的精神意蕴,从而显现出人生的诗意、情趣、哲理。因此,“实践-精神的”艺术全面地掌握了世界人生,世界人生也在“实践-精神的”艺术中显示出自己的人生目的(人性美)、人生价值(人格美)、人生境界(人生美)。

总之,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方法论的统一整体的艺术本质论来深刻而广泛地揭示艺术与人生的本质联系,以艺术来审美化、艺术化、诗化人生,将人生在“艺术生产”和消费中、在审美意识形态上、在“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过程中,升华为最高的人生艺术。

五、人生论美学的美育论

人生论美学的美育论倡导在人生道路的不同阶段,努力实施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进行感美美育、立美美育、创美美育的实践,以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联合体而创造条件。

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审美化、诗化,应运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对社会成员、全体人民进行“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让人们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以情动人,深入灵魂深处,在长期不断的审美教育中,受到非强制性的、自觉自愿的,春雨润物、滴水穿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联合体而努力奋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6]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生的不同阶段上,分别通过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途径,逐步进行感美美育、立美美育、创美美育,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生的婴幼儿阶段,主要实施家庭美育,以感美美育为主要目的,培养和塑造孩子对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感受能力,在感性实践中进行感美教育。

家庭教育除了身体、智力的培养,审美教育也是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奔小康的征程中。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精神需要的满足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方面。因此,家长应该纠正过去只重视身体和智力,尤其是“智育第一”的偏向,从美育入手,通过美育方式,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地把体育、智育、德育、劳育结合起来,通过形象、动人、非强制的方式培养学前婴幼儿的素質,以培养和塑造学龄前儿童的感受美的能力为主,进行感美教育。

人生的青少年阶段,主要实施学校美育,以培养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健康的、合适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把立美美育渗透青少年学生的德、智、体、劳各种教育中,落实到每一门学科中,深入到每一个课堂中,促进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和健康形成。

青少年阶段的早期,学校美育以立美美育为核心。培养和树立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经常被“智育第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应试教育”等等偏向所困惑,新时期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后,依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面貌。因此,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努力加强学校美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学校美育中明确以立美美育为主导,以培养健康、合理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为中心进行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实践,通过美育方式进一步树立正确、健康、现代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阶段的后期,应在感美美育和立美美育的基础上,实施创美美育,培养和锻炼青少年创造美的能力,以适应他们进入独立人生的新时期,为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诗化准备好充分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创造能力,并不断提高创造美和艺术的水平。实际上,人的创新能力也是以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能力,因为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蒋孔阳早指明了“美在创造中”“美是恒新恒异的突创”。因此,创美能力和水平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人生的青壮年和老年阶段,主要实施社会美育。

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应该提醒每一个青壮年,在繁忙而沉重的社会生活面前依然要加强美育,把家庭、学校所培养和造就的感受美的能力和水平,健康而合理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坚持下去,发扬光大。在工作之余,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依然热爱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享受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创造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努力将生活艺术化、审美化、诗意化。即使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应坚持审美教育的继续教育,活到老,学到老,让退休人生更加灿烂,更加丰富,更加辉煌,炫出夕阳红,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余热。为此,国家、各级基层组织、各个社区、各种群众团体,都应该组织好、管理好、开展好各级各类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让全体社会成员都享受到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锦绣前程。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是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形态之一,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论的结晶。新实践美学是以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为核心,实现中国人民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境界,建构人生论美学的美论;以社会实践的积淀、超越、自由创造为核心,建构涵盖人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完整心理的美感论;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论的艺术本质论整体,建构人生论美学的艺术论;以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学的途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别实施感美美育、立美美育、创美美育的具体实践,建构人生论美学的美育论。新实践美学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人生论美学而努力奋斗,全面推进着中国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吴世常.美学资料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张岱年.中国国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十三经注疏: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4.

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十三经注疏: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孟庆祥,关德民,孟繁红,等.庄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蒋孔阳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48.147.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J].民族艺术,1997(3):10-11.

王元骧.关于推进“人生论美学”研究的思考[J].学术月刊,2017(11):99-105.

聂振斌.人生论美学释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5):29-3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 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67-6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04.

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责任编辑 王艳芳]